《金文释读与文明探索》收入了作者赵平安近年来已发表的有关金文方面的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文字考释、语法词汇、铜器纹饰及铭文所见器物自名、方国姓氏、诉讼制度等相关问题的探索,并利用新出材料多有补充,其中字词的释读考证尤为精到,集中反映了作者多年来在金文方面的研究成果。
图书 | 金文释读与文明探索 |
内容 | 编辑推荐 《金文释读与文明探索》收入了作者赵平安近年来已发表的有关金文方面的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文字考释、语法词汇、铜器纹饰及铭文所见器物自名、方国姓氏、诉讼制度等相关问题的探索,并利用新出材料多有补充,其中字词的释读考证尤为精到,集中反映了作者多年来在金文方面的研究成果。 目录 從《我鼎》銘文的“祟”談到甲骨文相關諸字 《□簋》銘文在文字演變上的意義 跋《虢叔尊》 《郝子中盐》的名稱和郝國的姓氏問題 山東泰安龍門口新出青銅器銘文考釋 唐子仲瀕兒盤匝“咸”字考索 《鄭太子之孫與兵壺》“不撃”解 河南淅川和尚嶺所出鎮墓獸銘文和秦漢簡中的宛奇 紹興塔山甬鐘的自名名稱及相關問題 紹興新出兩件越王戈研究 《骉羌鐘》銘及其長城考 《哀成叔鼎》“盟蔓”解 釋“易”與“匝”——兼釋《史喪尊》 釋“孛”及相關諸字 說“役” 釋“釆” 金文考釋四篇 金文考釋五篇 附:試辨□□ 釋戰國文字中的“乳”字 金文“确鴕”解——兼及其異構 從語源學的角度看東周時期鼎的一類别名 西周金文中的□□新解 釋“參”及相關諸字 釋“□”及相關諸字 從失宇的釋讀談到商代的佚侯 迄今所見最早的褒國青銅器 山東秦國考 商周時期金屬稱量貨幣的自名名稱及其嬗變 從金文看西周訴訟制度 兩周金文中的後置定語 論銘文中的一種特殊句型——“某作某器”句式的啟示 試論銘文中“主語+之+謂語十器名”的句式 銘文中值得注意的幾種用詞現象 論燕國文字中的所謂“都”當為“酈(縣)”字 燕國長條形陽文璽中的所謂襯字問題 釋“行木” 《禮記》“草工”鈎沉——略論先秦兩漢時期主管漆器製作的工官 漫話青銅器的花紋 後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文释读与文明探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平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6034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2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7.34 |
丛书名 | |
印张 | 8.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