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史论丛》,专门发表研究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论文的学术刊物。1962年创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刊。1978年复刊,由朱东润、李俊民、罗竹风任主编。以言之有物、不尚空论为宗旨,倡导理论与考据相结合,重视把文史哲作贯通研究,注意发表海外中国学研究者的论文。内容涉及从先秦到五四时期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版本目录学、中国古代科技、敦煌学、民俗学和中外关系、文化交流等领域。该刊专业性较强、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本书为该刊之第103辑,由蒋维崧、胡文波和奚彤云负责编辑。
图书 | 中华文史论丛(2011\3总第103期)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华文史论丛》,专门发表研究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论文的学术刊物。1962年创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刊。1978年复刊,由朱东润、李俊民、罗竹风任主编。以言之有物、不尚空论为宗旨,倡导理论与考据相结合,重视把文史哲作贯通研究,注意发表海外中国学研究者的论文。内容涉及从先秦到五四时期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版本目录学、中国古代科技、敦煌学、民俗学和中外关系、文化交流等领域。该刊专业性较强、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本书为该刊之第103辑,由蒋维崧、胡文波和奚彤云负责编辑。 目录 辛亥革命的再认识 辛亥革命时期清廷的战时财政运筹 清季三司两道改制 清末关於“无夫奸”的思想论争 “科学”的限度:辛亥时期革命语境下的学术与道德 那特径的《政治学》及其在晚清的译介 多面的弄潮儿:沈戟仪与清末民初的私塾改良 张之洞与陈实箴及湖南维新运动 唐宋人物轶事的不同风貌 杜诗《洗兵马》钱注发微 “饮中八仙”之聚散与天实文学走向 四“袁刘” 元继元义父子均为“道武帝之玄孙”解 皋辇司马 “□”字小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文史论丛(2011\3总第103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维崧//胡文波//奚彤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公司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710020031150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1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4 |
宽 | 14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