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博弈与决策
内容
编辑推荐

南旭光所著的《博弈与决策》摒弃了传统的博弈论中让读者望而却步的纷繁复杂的数理公式和过程推导,彻底避免了令人炫目的数学模型,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和简洁的图表来描述,让读者朋友们根本不需要有高深的数学知识储备就可以读懂本书,也许你需要做一点点加减乘除运算,至于是否“简约而不简单”,还需要你自己去判断。所谓清新,本书每一章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一个专题,方便你随时随地随性地阅读,并且本书在语言上尽量生活化、活泼化,将正规教科书式的语言放到了一边,因为那样读起来会过于沉重,但是仍然可以让你领略到博弈论的真谛,这也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所谓鲜活,本书所涉及的决策,涵盖了社会、政治、法律、军事、国际关系、经济、管理等活动中的方方面面。

内容推荐

南旭光所著的《博弈与决策》是一本谁都应该读,而且谁都能够读懂的博弈理论通俗读物。它可以帮你了解政治、商业与生活,可以告诉你如何更好地做决策。

博弈论是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研究博弈方策略相互依存的最佳决策模式。它不仅体现着我们的智慧,也表达了我们处世的方法,更已经成为一种我们生存的方式。因为我们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时刻都要面临着决策,而决策就需要博弈,博弈就决定了输赢。

《博弈与决策》通过一些浅显的故事和鲜活的案例,利用通俗的语言和简洁的图表,以清新的风格,阐述博弈论的思想和观念,普及博弈论的知识和方法,让读者朋友在没有纷繁复杂的数理公式和过程推导的情况下,就能领略到博弈论的真谛,并可以运用于我们面对的各种决策之中。

目录

第1章 策略行为:决策即博弈

 田忌赛马

 博弈论及其发展

 博弈要素

 博弈树

 博弈与信息

 寻找优势策略

 小结

第2章 囚徒困境:个体理性的决策缺憾

 价格联盟

 公地悲剧

 军备竞赛

 集体腐败

 绩效评估

 走出囚徒困境

 小结

第3章 纳什均衡:让自己的决策不后悔

 最优策略的下划线法

 纳什均衡

 加薪博弈

 不正当竞争博弈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

 小结

第4章 混合策略:随机出招的决策

 “石头、剪刀、布

 不确定性与策略选择

 混合博弈

 华容道之谜

 社会福利困局

 监督博弈

 正确选择混合策略

 小结

第5章 承诺与威胁:使决策更加可信

 动态博弈

 破釜沉舟

 承诺及威胁

 私奔博弈

 市场进入博弈

 再谈加薪博弈

 诉讼博弈

 小结

第6章 合作与协调:让决策实现共赢

 斗鸡博弈

 情侣博弈

 智猪博弈

 电影博弈

 交通博弈

 猎鹿博弈

 大规模协调博弈

 小结

第7章 重复博弈:声誉与长期合作决策

 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

 重复博弈

 连锁店悖论

 产品质量博弈

 声誉机制

 鹰鸽博弈

 小结

第8章 议价博弈:洞悉谈判的决策

 冲突与谈判

 讨价还价

 拍卖

 赢者诅咒

 选址博弈

 边缘政策

 小结

第9章 信号博弈:避免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

 柠檬市场与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举例及思考

 信号显示与传递

 信息甄别与筛选

 小结

第10章 激励设计:规避道德风险——

 委托—代理

 道德风险

 反常识的“保险”

 激励约束

 效率工资

 激励机制设计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走出囚徒困境

《蝙蝠侠之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是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执导并于2008年上映的一部科幻动作电影。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小丑已事先在两艘渡轮上放了炸弹,一艘载着民众,另一艘载着囚犯,并告诉两边的乘客,自救的方法就是先用他准备的引爆器,引爆另一艘船只。否则,两艘船都会在午夜时被遥控炸毁。小丑有句台词说“……不过你们动作要快,另一艘船上的人可能不那么高尚。”随后,船上的乘客都开始吵着要引爆炸弹,说没道理陪另一艘船上的囚犯们一起死,甚至要求以投票的方式来表决……这个场景充分说明了乘客们“囚徒困境”的心态:双方都不引爆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们不能保证那艘船上的人不会引爆,所以我们最好的办法是引爆。当然电影的导演并没有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是什么让这个囚徒困境失效了呢?原来啊,由于道德作用,船上有人站出来把引爆器扔到了海里。

这是我们要说的第一点,道德的层面可以解决。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如果存在一群“善良的人”,不管站在个人理性的角度能够带来什么物质利益的回报,他们仍然愿意服从集体理性,也就是说他们都愿意选择合作,那么这个“囚徒困境”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即使有些人一开始和“善良的人”在一起博弈时没有选择友好的方式,也就是没有合作,那么他的私心就昭然若揭,如果还存在后续合作的话,这个人就会变得善良一些,因为他会感到不好意思,即便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本质吧。这样一来二去的,大家都从合作中得到了好处,这是符合集体理性的,那么也就逐渐影响到了那些因为个人理性而不愿意合作的人,他们也许会仿效“善良的人”的做法,更多地选择合作,换取其中的好处。即便是有些人进行合作纯粹是一种虚伪的欺骗,这种欺骗也是可以换回好处的。

其次,如果这个博弈过程不是独立的一次,而是反复的,而且没有证据证明在未来有限的几次就会结束,那么这个“囚徒困境”也会改善。在一个要存在很多次的博弈中,任何一方的不合作,就会让对方知道你的作弊行为,这样就会导致合作终止。当然,合作终止的代价是比较大的。是合作重要还是换取暂时的收益重要,你要仔细权衡。也就是说,你要对现在和未来作一番仔细的研判。比如,前面提到的欧佩克,如果成员国伊朗为了暂时的利益,偷偷地提高了产量,就会将自己暴露在其他成员国的视线之中,那么就会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来自于其他成员国的代价或者报复。那样的话,必定将得不偿失。作为伊朗而言,他也轻易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背弃合作的信条。除非,他能预期到某一次是最后一次合作,那么违背一次合作,或许会带来较高的收益。但是,到底哪一次是最后一次呢?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这一点,所以,只有合作才是最好的策略。

第三,那就是较严厉的惩罚措施。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的两个犯罪嫌疑人的故事——也就是“囚徒困境”的原型吗?如果双方都加入了一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而这个组织又有着严厉的惩罚办法的话,这两个人谁先被放出来的话,就很容易被这个组织知道他背叛了组织,成了警方的污点证人,那么他或许与他有关的亲戚朋友也就会为此遭到该组织严厉的惩罚,这一点我们在黑帮电影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话,哪个犯罪嫌疑人还敢轻易承认罪行呢?即使警方答应他“我们警方会好好保护你的”,他也不敢轻易相信这个承诺。所以,我们也会看到,有的时候,警方为了让犯罪嫌疑人开口,甚至会说“我们马上把你放出去”。也许这一招挺有效,因为,该犯罪嫌疑人知道,一旦警方放我出去,对外面的组织而言,就意味着“我背叛了”,那么“我就惨了”。当然,举这个例子不是我们的本意,我们还是期望犯罪嫌疑人“合作”开口说真话的,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和谐安定。即便是面对着职业绩效考核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明确对于那些偷懒的人采取即刻开除,那么效果会是什么样昵?也就是说,给出的惩罚代价远远大于他背叛可能获取的收益的话,他就有理由会选择合作的。

好了,我上面说了这些(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破解办法,后面我们会逐步谈到),就是要告诉你们,面对着“囚徒困境”,我们就是要化解它成为困境的条件,只有这样,才会使合作成为可能。

小结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了基于个人理性的个体最佳选择并非集体最佳选择。该博弈的结果对参与者个人而言都是最佳的,即符合他们个体理性的选择,但是就整体而言却是一个最差的结果。它是一个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的抽象概括,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合作?还是背叛?本章将囚徒困境博弈充分展开,通过分析了涉及很多领域的价格联盟、公地悲剧、军备竞赛、集体腐败、绩效评估等具体问题,挖掘了其深层的人性基础和理性信任观,让诸位领略了人们在试图合作中可能遇到的诸多困境。对于“囚徒困境”,我们知道,如果参与决策的多方保持合作的状态,各方所得利益的总和便可最大化。但是问题就在这儿,签订或口头达成合作协议并不是很困难,困难的是这个合作协议达成之后,是否对博弈各方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这种情况虽然很难,但是也不是不能实现,也正是如此,才能让我们从中知悉如何行动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否则,我们还是在此类情况下摆脱不了“囚徒困境”的宿命。P51-53

序言

当今社会,正如你所见,各个方面的竞争性和对抗性日益加剧,大家对自身行为、理性决策和对效率的追求日益增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无休止地经历着工作、生活和社交,也在无休止地为其间出现的问题和冲突做着决策。如何和你的同事开展合作?如何让你的上司同意给你加薪?如何说服你的父母同意接受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你是该为电脑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还是UNIX操作系统?你在eBay上拍东西时该如何出价?诸如此类,林林总总。要知道,对待每一件事情,你的选择和你身边的人一样,都在相互作用着,这种互动关系必将对你的行动和思维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经济学界,有人认为经济学的发展至今经历了若干次(因为观点不一,不便详述)重要的“革命”,而最近的一次革命的主角就是博弈论。它在英文中被称为“Game Theory”,就是关于游戏的理论,但是这种游戏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围棋到战争,从讨价还价到企业并购,从足球比赛到政治对决,从审问犯人到军备竞赛,可以说无所不包。从学术的角度看,博弈论通常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博弈论的发展的确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经济学革命,其不仅代表着一种新概念、新方法论、新分析方法,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思想。经济学大师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就这样告诉我们: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什么呢?因为博弈论的研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我们面对的各种决策之中。为了普及博弈论以及介绍如何利用简单的博弈思想做好决策,我决定大干一场,写出有关这样主题的一本书。

正如你所看到的本书的书名为《博弈与决策》,这本不是我自己想要的一个题目,但是我又不能不要这个题目,因为站在我的立场上而言,这个题目或许可以为我带来比较满意的版税收入。这是一场博弈,参与者之一就是我。抛开我和我的书不谈,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在不停地上演着博弈对局,所有的人都轮番出着各自的招数。我们每一个聪明而且自利的人,即通常说的理性经济人,都追寻着在自己人生的每一场对局中如何采取行动以及如何与对手互动。这就涉及如何参与博弈并做出相应决策的问题了,本书就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写的。

在我未动笔写本书之前,我就虚拟了与读者朋友们的博弈: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博弈论书籍?我能提供给你们什么样的博弈论书籍?你们想在书中寻找出哪些信息?我如何做才能让你们不后悔购买本书?我能否仅仅和出版社一道在封面、版式和目录等细节上下点功夫就能让你愿意掏钱购买了呢?如此等等。考虑到这些,我在写作之前就坚定地确定了本书的风格:简约、清新、鲜活。

所谓简约,本书摒弃了传统的博弈论中让读者望而却步的纷繁复杂的数理公式和过程推导,彻底避免了令人炫目的数学模型,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和简洁的图表来描述,让读者朋友们根本不需要有高深的数学知识储备就可以读懂本书,也许你需要做一点点加减乘除运算,至于是否“简约而不简单”,还需要你自己去判断。所谓清新,本书每一章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一个专题,方便你随时随地随性地阅读,并且本书在语言上尽量生活化、活泼化,将正规教科书式的语言放到了一边,因为那样读起来会过于沉重,但是仍然可以让你领略到博弈论的真谛,这也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所谓鲜活,本书所涉及的决策,涵盖了社会、政治、法律、军事、国际关系、经济、管理等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我尽量将各类现实生动的例子呈现给大家,当然限于篇幅,也为了节约你的购书成本,我只能点到为止,更多地还是需要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完本书后用博弈论的思想去领悟你周围的世界。

那还是在十年前,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才真正认识了博弈论。现在几乎每一个攻读经济学或管理学学位的人都会在课堂上正式接触博弈论。但是我发现,除了其中那些艰涩难懂的原始文献和玄妙高深的数理模型需要得到教授的口头传授和同学们的集中研讨之外,博弈论其实更适合自我钻研,而且这应该会更有趣。我不知道读者朋友门都各自从事什么工作、学习什么专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学习了博弈论,你一定和别人不一样,它会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潜在的影响,事实上,很多职业经理人、企业家、外交官、军事家等都或多或少地洞悉一些博弈论。当然,也许别人不一定看得出这种影响,因为你更多地是在心里考虑对方可能怎么做,然后你再采取什么行动。现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做决策,你该如何增强你在博弈论方面的功力呢?我已经替你想过了,你应该找一本简洁明快并且便于阅读和理解的博弈与决策方面的书来看。如果你看到本书之后,你就可以下单购买了,相信你不会为此感到后悔的,因为这是你的一个明智之选。

本书付梓之际,有很多人值得感谢。首先感谢我四岁多的儿子南梓墨。自从他记住并会拨我的手机号码后,只要他不在幼儿园而我又不在家时,都时不时给我打几个电话,无非是问“爸爸你还不来啊?什么时候回家啊?”这真的促使我加快了写作步伐,以便更好地将本书呈现给读者朋友们,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些。其次,我要感谢很多为了使本书内容更加清晰而提供了评论以及发现了书中错误的人们。周苹逢博士、阳军博士、罗慧英博士和我一道儿从头至尾地讨论本书的目录、风格、结构、逻辑和内容安排等,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使本书更加清晰;曹小春、付攀、李宁、艾向军、黄成节等好友提供了不少研究资料,为本书增色不少;孟卫东教授、周孝华教授、严太华教授、吴海东教授、郑辉昌教授等一直以来给我提供了很多支持和鼓励,在此表达我由衷的敬意;邓红学、吴南中、张海深、向玲、王小平、田永进、陈晓红、胡志强、周志高、余路、廖文、周丰、江洞、邓清勇、谭长红、代宁等同事及朋友提供了诸多便利,也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帮我们照看着孩子,在饮食起居上都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关爱,我也为此深感愧疚,谨以此书献给他们。

南旭光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于重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博弈与决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旭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515962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数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225-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