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也妮·葛朗台(全译本)/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本人十分珍视的一部作品。它的问世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葛朗台这样一个凶狠残忍、贪财好利而又吝啬成癖的资本家形象,揭示出为了追求金钱而牺牲人间一切美好感情的资本家的无穷贪欲及其对人的冷酷无情,有力地抨击了资产阶级“勤俭起家”的谎言。

内容推荐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过去在我国中小学生中大概是“耳熟能详”的。几十年前,它被认为是揭露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好教材。

在本书《欧也妮·葛朗台》里,作者巴尔扎克不单塑造了守财奴葛朗台老头的丑陋形象,而且还绘声绘色地刻画了欧也妮·葛朗台以及作为其配搭和反衬的堂弟夏尔。笔者以为,仅仅是欧也妮优美动人、忠厚笃实的肖像,就足以成为介绍本书的理由。那是作者的得意之笔,也正是他在卷首题词(借虚构的“马利亚”)中,以“画龙点睛”的方式,要向我们吐露的衷肠。

目录

主人公到底是谁

 老箍桶匠

 巴黎来的堂兄弟

 少女恋情

 吝啬鬼煞费心计

 苦难家庭

 忧患人生

 尾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外省有一些城市,那儿往往有某些叫人看了感到忧郁的房屋:那是最阴暗的修道院、最寂寞的荒野、最悲惨的废墟唤起的忧郁。也许这些房屋兼有修道院的鸦雀无声、荒野的寸草不生、废墟的白骨累累。

屋里的起居作息非常平静,陌生者准以为早就没有人了:除非是突然有一个家伙不动声色,从屋内射出一道冷冷的目光。他大约忽地听到一阵不熟悉的脚步声,才将那隐士般的脸相探出窗框。

索漠城高处有一条街,弯弯曲曲地通向古堡,街尾一座古宅就有这些忧郁的特征。

这街如今已很少有人走过,因为它冬冷夏热,街角阴森森的。不过它也自有特色:缀满细石的小道儿干干净净,踏在那坚硬的路面上就会荡出清脆的回响,弯曲的路面极其细窄,街上的住户又祥和又文静,宅子都是古堡下典型的旧宅。

这儿上了三百年的屋子,虽都是木质的建筑,却都还牢靠。它们里里外外都给索漠城的这个街区增添了特色,逗引得古董商们、艺术家们对它们格外青睐。

他们路过这里,准会对屋基的厚重梁木赞不绝口。而在这类老宅的底层往往饰有深青的浅雕,上面雕的人物栩栩如生,令人不由得不叫好。

这些旧宅的屋顶铺有横木,又覆盖了青瓦。旧宅的边墙有些不堪重荷,屋檐搭上了墙筋柱,柱子也因斗转星移而变得扭曲,而日晒雨淋又将屋面板冲刷得颓败不堪。

有些人家的窗台已因磨损而愈显灰暗,窗框上的精雕细刻难以分辨。那架子又脆弱得似乎托不住装满褐泥的盆景:那里或许栽着某个穷女工精心培育的香石竹或玫瑰枝。

在稍远处,有螺钉突起的大宅门儿。祖先们发明了家族独有的象形文字,一一刻在宅门儿上,如今已不能破译。兴许有的是新教徒的誓文,有的是十六世纪亨利四世时代天主教徒对国王咒词的碑铭。也有市井之辈,将荣升贵族的徽记刻上,让人知晓自己也充任过市政官。这里可是整整一部法国史啊。

又忽见一座摇晃的房舍,墙上抹着灰泥:那是匠人的标记,表示那灰浆耙儿就是他的神明。

近处又耸立一座贵人公馆,大石门的拱腹上残留有徽记,不过那已受到了从一七八九年以来历次法国革命的摧残。

街上住户的底楼不是大小商家,却是祖辈简陋的作坊。研究中世纪者会惊喜于这一发现。这类厅堂低矮而无橱窗,没有陈列,也不安玻璃,又黑又深,里里外外绝无装饰。大门分上下完整的两片,粗粗包了铁皮:上片内缩、下片可以开关,还安装了类似弹簧的门铃。

空气与阳光的通道是大门的上半片或屋顶与短墙间的空档,它们涌进这潮湿的穴居。短墙装了结结实实的百叶板,白昼卸去、夜间复置,再拴上厚厚的门闩。

短墙下可以陈放批发的货物,货色绝不会有假冒之虞:视不同行业,货样可以是两三大桶鳕鱼或食盐,可以是做船帆的帆布,可以是粗细绳缆,可以是绑扎小梁用的黄铜丝,可以是放在墙下的铁箍,也可以是高踞货架的布匹。

各位不妨进去看一看:一位干净利落的妙龄女郎就会迎上前来。她头披白巾,搁下手中的活计,伸开血色很好的臂膊,叫出老爹或妈妈。商人总是主随客便、丰俭由人。买两个铜板或两万法郎的货物,一概悉听尊便。至于待客的风度,自然凭他们的个性,或者不动声色,或者热情招呼,也有带着几分傲气的。

您兴许可以瞥见一位橡木板商人,他坐在自家门口,闲得绕动着拇指跟街坊聊着天。乍一看,他似乎只有一堆做酒瓶套儿的烂木板,外加两三堆板条。其实在港口货场上,他的货源充沛,供应着全安茹地区的箍桶商人。他心里明白:要是收成好,就可以做多少酒桶;算计的误差不会超过一块木板。

一天好太阳可以让他发家,一阵暴雨也可以整得他破产;一个上午的箍桶活计能净得十一个法郎,也能跌到六块钱旧币。跟在都尔地区一样,天气好坏决定着生意的好坏。大家都盼望艳阳高照,葡萄商、地主、木材商、箍桶匠、客店主人、船上的水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夜里上床他们抖抖索索,就怕明天一大早听说夜里上了冻。他们怕雨怕风又怕干旱,但又想呼风唤雨、祈望晴天。天意与俗利不断发生矛盾。

晴雨表忽高忽低,大家也就时喜时悲,一会儿频蹙眉头,一会儿兴高采烈。

这条街是索漠从前的大街,处处都有人在估摸、在猜测:“多好的天气!”于是有人应道:“天上落下金洋了咧!”谁都知道:一场大太阳、一阵及时雨,能让人赚多大的甜头!

到了黄金季节星期六的正午,就不可能从好心的卖主那里买到价廉物美的上等货色了。人人都自有葡萄田和小园子,都愿意到乡下去照料两天。

在这个季节,买卖得失和赚头大小都已经成为定局,商家舍得拿出大半天的时间,去跟人家闲聊,或者进行种种猜测,他们以此为乐。

谁家主妇买到一只竹鸡,邻居就准会问她的男人:鸡烧熟了没有?谁家女儿如果远望窗外,扎堆儿的闲散少年就不会无动于衷,定会发现这姑娘。

当地的民风却是心口如一。貌似深邃、昏黑幽暗的宅子,其实藏不住秘密。

日常的生活,是不怕公开的:全家都坐在门洞儿里,在那里进午、晚餐,也在那里吵吵闹闹。谁打街上过,都会被从头到脚打量和琢磨。所以,从前若有生人到外省城市,必被一传十、十传百地议论嘲笑过。

于是留下了种种趣闻和佳话,于是安茹居民得了个“快嘴儿”的雅号:他们生来就最善于进行这类市井式的冷嘲热讽。

老城的旧公馆都坐落在这条街的高处,从前本城的贵人全住在那儿。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那座阴郁的屋子里,那正是一座此类的宅第:那里留下了从前可敬可叹的遗迹。那时候的人和事无不单纯而古朴,不像如今的法国这样世风日下。

各位已经领略了一下这别致街道的千姿百态,它的起起落落都足以引起无限遐想,总体的观感也会是种种联想。各位领略至此,就可以瞥见一处相当幽暗的门洞儿了。那里深藏不露的,正是葛朗台先生的大宅门儿。

P1-4

序言

这是一套配合中小学生语文课学习而编辑的丛书。它收入的是中国和外国一部分文学作品,包括寓言、神话传说、童话、小说、传记、散文等各种体裁。除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和成语故事是依据古书记载用现代汉语编写的以外,其他的均是作者的原著或原著的译作。这些作品以其文化上的价值和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早已被人们视为中外文学名著的代表。

文学名著,人类独特的精神创造,语言艺术和典型形象的结晶。一部文学作品,如果它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的本质,如果它具有塑造人、感化人、教育人的力量,如果它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它就成为人所公认的“名著”,也就有了高层次的认识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有了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年龄的无穷魅力,成为一代代人,特别是一代代青少年都愿意阅读的必读书,都希望游览的精神乐园。

自从人们认识到文学名著的价值之后,名著的整理出版就成了图书业的热门,各种版本层出不穷,畅销不衰。这套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丛书,与其他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鲜明地体现了为青少年服务的特点:一是有简明实用的注释,为读者解答疑问,输送知识;二是外国名著的译文简洁生动,便于中国青少年阅读;三是有专家精心撰写的导读文章,为读者打开理解名著的大门;四是许多作品配有原著或新绘的插图,为读者欣赏名著助兴;五是所选作品是在教育部教学大纲推荐书目的基础上确定的,对于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和增加课外知识大有益处。总之,丛书力求从各方面适应当代读者的需求,以利于名著的阅读和传播。

如何阅读和理解文学名著,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肯定,在新的时代,它仍将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这些名著的时候,要结合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实际的效果,加以思考,真正理解它们的社会和文学价值,使阅读的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以利于自己思想的成熟,学习的进步,并提高鉴赏和写作能力。

本丛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许多专家、作家和翻译家的支持,有的还提出了宝贵建议,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感谢。

后记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过去在我国中小学生中大概是“耳熟能详”的。几十年前,它被认为是揭露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好教材。

撇开对巴尔扎克如何全面评价的问题不谈,至少可以指出:同任何伟大作家一样,我们不应忽略其作品的文化积累价值和认识价值。

在本书里,作者不单塑造了守财奴葛朗台老头的丑陋形象,而且绘声绘色地刻画了欧也妮·葛朗台、以及作为其配搭和反衬的堂弟夏尔。笔者以为,仅仅是欧也妮优美动人、忠厚笃实的肖像,就足以成为介绍本书的理由。那是作者的得意之笔,也正是他在卷首题词(借虚构的“马利亚”)中,以“画龙点晴”的方式,要向我们吐露的衷肠。

巴尔扎克当然不是“全才”和“完人”。在其匆忙而短促、靠每天喝五十杯咖啡提神而写作的一生中,似乎不曾拨冗专门为青少年讲故事。但这不要紧,青少年朋友们,就请好好读一读《欧也妮·葛朗台》吧。

如果有兴趣,也请你们看看《高老头》、《双重家庭》、《幻灭》吧。在那里,可以找到那个时代另一些青少年的“众生相”。

为此,译者怀着满腔热情,完成了这个“老故事”的重译工作,希望青少年朋友认可,至少能够“明白畅晓”地一读到底。

英语较好的晚辈丁松帮助我从N·wonnely的英译详细核对了一遍,对译本不无助益,也应在这里提到。

译者 二OO二年四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也妮·葛朗台(全译本)/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巴尔扎克
译者 丁世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8642901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