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颜色》视野开放深刻,文笔睿智深沉,并饱含真情实感,是作者刘汉俊多年文化思考的结集。其最终关注的,是在以世界眼光综合把握当代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文化之于民族、国家内在意义的阐扬。只言片语中,隐含着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强烈的民族情怀与危机意识。对于读者来说,作者的终极关怀,仍紧密关照国民的幸福与文化的理想。这种取向,置现实与历史的角度中看,影响连绵不绝,价值断不可缺。
图书 | 文化的颜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化的颜色》视野开放深刻,文笔睿智深沉,并饱含真情实感,是作者刘汉俊多年文化思考的结集。其最终关注的,是在以世界眼光综合把握当代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文化之于民族、国家内在意义的阐扬。只言片语中,隐含着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强烈的民族情怀与危机意识。对于读者来说,作者的终极关怀,仍紧密关照国民的幸福与文化的理想。这种取向,置现实与历史的角度中看,影响连绵不绝,价值断不可缺。 内容推荐 《文化的颜色》是一部有关文化和文明的思想作品。 作者刘汉俊将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建立在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历史审视与时代考察之上,置叙说、论述与史实于一炉,寓人物解读于历史事件之中,从文化与文明到文化与科技,从异域文化反思到中国文化解读,从孔子、屈原、秦始皇、刘邦、项羽、郑和到汶川观察、南海体验、祝福祖国,不一而足。自铺张有度的排比中,自澄净饱满的文字中,你会读见:一位沉浸于中国新闻实践和管理工作的知识分子,用足了对历史长河的关照,孜孜以求于从民族背景与细微感受中,去思索个体的存在与民族的未来。 作者的书写并非单纯的历史抒怀,其基于史实之上的文明掌故、文化故事,拥有一种引导的力量,引导读者通过一条奇妙的道路,走入作者或粗犷磅礴或纤细缜密的文明思绪中。细心的读者还能从这些思辨深刻的文章中,体悟一种感染力,从其旁征博引、亦庄亦谐、嬉笑怒骂之间,发现作者匿藏于朴素文本之内的赤诚与坦荡。 珍视坍塌,才知崛起。这是作者在或平静舒缓或激情澎湃的表达中,希望传达给我们的主题。 《文化的颜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Ⅰ 空谷足音 文化的本色与力量 辉煌与落寞 【关于文化与科技的话题】 文化的颜色 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 文化的力量 面对玛雅象形文字的断想 映秀石前的沉思 【关于精神与精神危机的散论】 读懂中国 Ⅱ 时空对语 2560年的月光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一个值得仰望的文化高度 一个人的帝国 两个人的战争 假如没有1433年 Ⅲ 天下情怀 五月的哽咽 【为5·12而作】 生死之间 【写在5·19全国哀悼日北川现场】 野菊花开 【为5·12一周年而作】 南海九章 新年的祝福 【献给所有喜爱我的读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的颜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汉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795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8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2013202722 |
中图分类号 | G1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6 |
宽 | 15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