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法治论衡(第18辑宪制与制宪下)》是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法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法学集刊,由高鸿钧教授担任主编。本书之主题力求“新”、“深”、“实”,所刊之文力倡平实言理、从容著文,尽量避免玄奥晦涩之论;每辑将提前策划,聚焦一个主题,特邀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深度讨论,并以专号形式推出。本书主要适合环境法领域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使用,也适合于关心环境和生态的其他读者作参考之用。
图书 | 清华法治论衡(第18辑宪制与制宪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清华法治论衡(第18辑宪制与制宪下)》是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法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法学集刊,由高鸿钧教授担任主编。本书之主题力求“新”、“深”、“实”,所刊之文力倡平实言理、从容著文,尽量避免玄奥晦涩之论;每辑将提前策划,聚焦一个主题,特邀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深度讨论,并以专号形式推出。本书主要适合环境法领域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使用,也适合于关心环境和生态的其他读者作参考之用。 内容推荐 高鸿钧编著的《清华法治论衡(第18辑宪制与制宪下)》旨在研究现当代西方国家宪法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前沿问题,并对其主要领域和层面进行反思、总结、梳理与探索,既有理论评析,又有历史考察。作者既有宪法领域权威学者,又有学界中坚新锐。诸君平实言理,从容著文,注重理论而又关切实际,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认识现当代西方国家宪法实践的经验与教训,能对中国的宪法建设、依法治国建设,提供富有价值的借鉴。 《清华法治论衡(第18辑宪制与制宪下)》适合法学、政治学与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专业学生阅读,对政府官员和关心宪法与法治改革的社会各界人士,亦有重要价值。 目录 论法律实力主义林来梵(1) 宪法圣杯的奥秘余盛峰(5) 主题文章 法国宪政的产生与发展李晓兵(11) 论德国的宪法诉愿制度刘兆兴(58) 魏玛宪政之反思——以卡尔·施米特为中心的考察 刘毅(77) “新”与“旧”之间的英国宪法:原则及其解释何永红(98) 强形式司法审查抑或弱形式司法审查?——一场有关 司法审查性质的论战王锴(130) 美国宪法中的双重公民身份:联邦主义的法律实现汪庆华(166) 美国制宪中的《权利法案》问题姜峰(182) 宪法修正案与“法外修宪”:美国宪政变迁研究 刘晗(200) 马伯里诉麦迪逊:打造联邦最高法院陈皘(215) 域外法音 行政国家的法律与立法[美]爱德华·L.拉宾著 王保民、唐学亮译王保民、姚志奋校(235) 法治纵论 理由的浮沉:透视公权力合法性基础的变迁苏宇(303) 全球化时代法律多元论的基本特征杨静哲(328) 谁之代言人?——传媒帝国时代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 孙培哲(339) 编后记高鸿钧(35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清华法治论衡(第18辑宪制与制宪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鸿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3205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5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0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