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逢乱世童年不幸、齐发奋名校读书、为求学远渡重洋、同教书为人师表、舍小我高风亮节……《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作者张克群)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著名力学家、教育家、科技活动家、两院院士张维先生和他的夫人——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教授陆士嘉女士的成长、工作和生活经历。

内容推荐

《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著名力学家、教育家、科技活动家、两院院士张维先生和他的夫人——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教授陆士嘉女士的成长、工作和生活经历。

《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的作者是张克群。

目录

正文:

一、逢乱世童年不幸

二、齐发奋名校读书

三、为求学远渡重洋

四、同教书为人师表

五、舍小我高风亮节

附录一 唁电

附录二 张维教授生平

附录三 张维著作

附录四 陆士嘉讣告

附录五 在纪念陆士嘉教授逝世一周年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

附录六 陆士嘉主要学术著作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有一条名叫南半截的胡同。绍兴会馆就坐落在这条胡同的7号。在南城众多的外省会馆中,它算是比较小的一个,再加上来往的人都操着比英文德文也好懂不了多少的方言,令当地很少有人跟里面的人有什么交往。要不是后来鲁迅先生曾在这里住过一阵子,恐怕除了一些绍兴人和比邻而居的人以外,一辈子也不会有人知道它。它与世无争地钻在胡同深处,恪尽职守地接待着南来南往的绍兴籍人士。即使是1911年,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那年里,也没让它显出与往日不同的景象来。

这一年的初冬,寂静的小院儿还在干冷的清晨中酣睡,门房的老吴突然被一阵“嘚,嘚,嘚”的马蹄和车轮声惊醒。侧耳听了片刻,那声音分明是朝这边来的。就在老吴边嘟囔边穿棉袄时,那声音却嘎然而止,像是停在了院门外。“咦,格似撒宁啦?”老吴用绍兴话在心里嘀咕着,睡眼惺忪地打开了厚重的大门。只见门口有四辆四轮大马车,赶车的几个灰头土脸的汉子各个东倒西歪疲惫不堪,车篷顶上积着一层厚厚的黄土,显然是从老远的地方来的。

老吴走下台阶,正待张嘴要问最前面一个赶车人,只见从那辆车里下来一位40来岁的身着重孝的老爷模样的人。他朝老吴点了一下头,没顾上说话,就快步走向第二辆车,向里面说了句:“阿嫂,我们到了。”然后,和赶车的一起搀下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那老爷再次向妇人说道:“阿嫂,我们到了,这就是绍兴会馆。”

娇小而清瘦的女人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一双天足上穿着戴孝标记的白鞋。她对小叔子说道:“看看后面车里你的侄子们,看他们醒了没有。”就向大门口慢慢走去。

老爷对车夫吩咐了一句,便赶紧扶着妇人一起向被冷落在一旁目瞪口呆的老吴走过去。

“这位,”老爷模样的人开口说道:“我们是从山西太原过来的,是严兴缪严先生介绍来投奔绍兴会馆的。”

“噢,严老爷介绍来的。好,好。那你们跟我进来吧。夸低(快点),外面吓奇冷各。”老吴显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他知道,严老爷是会馆的大股东,掏钱很爽快,也常常介绍一些有地位的人来这里投宿。尤其是那人也操着令他听着舒服的绍兴话,让老吴觉着回老家了似的。毕竟好长时间没人来了,老吴有些闷得慌。

后面的车里陆陆续续下来一男一女两个仆人模样的人,男仆手里牵着一个10岁的和一个刚满5岁的男孩,男孩子们头上都缠着白布,显然也是在戴孝。那女仆两手抱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襁褓。一行人在老吴的引导下,来到了前院倒座房的一问屋里。一番交涉后,便被安顿到了第二进院子的东、西厢房住下了。

回到门房后,老吴就纳开了闷儿了:“格一家是啥个人哪?怎么全都戴孝啊?那女人和小人戴孝,大概是当家的不在了。可那位老爷,好像是孩子们的爷叔,他怎么也戴孝呢?有给阿哥戴孝的吗?”

老吴啊,你有所不知啊。这是一场特殊的惨剧。在那场惨剧中,那三个孩子的父亲和他们的爷爷,竟然在同一天,突如其来地死在了同一个人的枪口下。

事情还要从浙江道台陆锺琦调任山西巡抚说起。

1911年,初春的江南,片片桃花点缀着嫩绿的大运河畔。一队豪华的车马沿着河边的古道向北缓缓而行。第四辆马车里,30来岁的清秀少妇施桐君一手揽着9岁和5岁的两个儿子,另一手不停地抚摸着大大的肚子。她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知道清朝气数将尽:日本留学归来的丈夫,一个巡抚的儿子,还是个三品官,竞也热烈地投身到了这摧枯拉朽的事业里去了,那大清国还能不完吗。可她那无限忠于大清王朝的公爹陆锺琦,这会儿竟然还迂腐地捧着清政府的任命书,带着一家老小远赴千里之外的山西巡抚任。“唉,万一肚里的孩子生在半路上,丈夫又不在身边,出了事情可怎么办?”她不敢想下去了。虽然办事周到的公爹已带了一名产婆、一名奶妈和她正吃奶的孩子小栓子一同上路,她还是挺紧张的。

车子走了一个星期,在苏州知府衙门(知府是陆锺琦的学生)休息了两天就又开拔了。谁知刚离开苏州不到半天,施桐君的肚子便一阵紧似一阵地痛个不停。产婆不敢怠慢,赶紧跑到老巡抚的车旁:“老爷,不好了!大少奶奶恐怕是受了颠簸,快要临产了!”

陆锺琦眉头一皱,连车都没停便探出头来大声吩咐道:“快,赶紧回苏州知府衙门。不是说还有20来天的吗?怎么就要生了呢?”

“驾!驾!驾!”急促的赶马声中,一行人又回到了知府衙门。一阵忙乱之后,陆士嘉便诞生在了苏州知府衙门的内宅——狮子林里。按照规定好的排行,爷爷给起了个名字:陆秀珍。那一年是辛亥年,1911年的3月18日。

三个月后,陆巡抚带着随后赶过来的二儿子陆敬熙一家、产后康复了的大儿媳和新得的小孙女秀珍,以及几个孙子、仆人等一行人马在辛亥革命的枪炮声中继续北上。陆锺琦虽然政治上迂腐然而经济上廉正(《二十四史》里的评价),乍到太原任上,一不拜当地豪绅,二不吃大小筵席,而是忙着组建和训练新军。

看看到了8月,天气热了起来。几个孙子孙女不适应北方的燥热,一个个闹起了病。陆锺琦对二儿子陆敬熙说:“去把你大哥从顺天府(北京)叫来吧。我看他那三品编修当得太清闲,不如到我这里来干点正经事。他在日本学的是陆军,可以帮我训练军队。再说他新添了个女儿,也该来看看啦。”

陆敬熙遵从父命来到了顺天府,见到他哥哥陆光熙,如此这般一说。陆光熙不敢怠慢,第二天就在衙门告了假,跟着弟弟去了太原。陆光熙是个大大的孝子,当年他父亲生病,不知哪个烂大夫出的馊方子,说熬药需用人肉做药引子,他竟然几次割下自己腿肚子上的肉,为父亲合药!而且他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同盟会的人,算是参加了革命,正想借此一行说服老爷子归顺同盟会。P1-3

序言

2004年初夏,正是杨柳青青近却无的季节。我、我丈夫黄二陶和我弟弟张克澄,我的一儿一女高晓松、高晓江,弟弟的大女儿张姗姗等六人带上爸爸妈妈的骨灰和刚才在照澜院买的一束红玫瑰花,来到圆明园的一弯水池边。池中的荷叶还没露出它们尖尖的角,水面上只漂浮着一片片翠绿的睡莲叶子。粉红色的莲花静静地依傍在叶子边上,一派平和。我指着一弯汉白玉的罗锅桥的东侧建议道:“就在这里怎么样?”“好啊。”弟弟同意了。

妈妈曾在遗嘱中说,要把她葬在圆明园的湖里。爸爸也明确表示过不要墓地。“一人占一块地,再过若干年,地球就成了大坟场了。再说,你们还记得墓地在哪里,你们的孩子就未必记得了,孩子的孩子呢?”爸爸如是说。

遵照父母的意愿,我们决定将妈妈的骨灰从八宝山取回来,把爸爸的骨灰从玉兰树底下起出来,合在一起,掺上玫瑰花瓣撒在水里。

仪式开始了。我们找了个枝叶繁茂,又盛开着一朵莲花的去处,每人抓起一把骨灰,再加几片鲜红的花瓣,带着一丝怀念,些许忧伤,将它们慢慢地撒在了水中,一边口中念念有词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张伯伯张伯母),愿你们在洁净的湖水里与花为伍,结鱼为伴,好好休息,尽情享乐吧。”

那些骨灰听话地纷纷扬扬钻入水里不见了,只有花瓣漂浮在湖面之上,久久不曾散去。

是夜星光灿烂。

天空中多了两颗明亮的星。

那是爸爸妈妈的星座——双子星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克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21927
开本 32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3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1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