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画论中的“色彩”观念与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旨在把东、西方绘画中有关“色彩理解的历史的、文化的差异”纳入思考的范围,探讨东方画论与绘画表现中“色彩”理解的特色。通过对中国、日本画论的讨论,进而借助对绘画作品的分析,来考察东方绘画中有关“色彩”观念的特殊性。……”这是来自李砚祖主编的《艺术与科学(卷13)》的节选部分
图书 | 艺术与科学(卷13)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东方画论中的“色彩”观念与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旨在把东、西方绘画中有关“色彩理解的历史的、文化的差异”纳入思考的范围,探讨东方画论与绘画表现中“色彩”理解的特色。通过对中国、日本画论的讨论,进而借助对绘画作品的分析,来考察东方绘画中有关“色彩”观念的特殊性。……”这是来自李砚祖主编的《艺术与科学(卷13)》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艺术与科学(卷13)》以“吉祥文化与工艺美术”为主要议题,来自国内外美术、工艺美术的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等不同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吉祥文化、工艺制度、工艺美术的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日本学者岩城见一的本书一文,从中、日画论的讨论出发,展开了对东方绘画中“色彩”观念的剖析;张道一先生《吉祥艺术与吉祥文化》一文,则是从中国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人手,对吉祥文化的深入阐发;国内青年学者朱怡芳、张朵朵、顾浩等针对当代工艺美术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亦有较深入的研究心得。英国及土耳其学者的《当代英国家庭手工艺的制作与接受》及《非正式经济的设计: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地区的工艺美术》等文,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国外工艺及研究现状。 李砚祖主编的《艺术与科学(卷13)》适用于艺术院校师生及从事艺术与科学研究的从业者及研究人员学习及使用。 目录 思想 [日]岩城见一东方绘画中的“色彩”——画论及相关领域 探索 张道一吉祥艺术与吉祥文化 杨阳吉祥文化中的“福虎” 视界 朱怡芳传统工艺美术生产要素解析 张朵朵居住空间中的家庭手工艺——以苏州镇湖城市化进程中刺绣手工艺的变化为例 徐东树礼制限定下的技术知识——《考工记》工艺“资本”的固化趋向 史学 [中国台湾]林保尧火宅菩提、此土不毁——北魏太和廿二年的一铺早期法华“释迦出山”经变图 长北王世襄《<髹饰录>解说》引文校勘 工艺 田青论中国民间靛蓝染地域特色与传承发展 任玉凤刘兵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毯、挂毯制作技术与艺术 田野 顾浩游方——苍山小郭泥塑的一种存在方式 译林 [英]乔·特尼当代英国家庭手工艺的制作与接受 [土耳其]西格丹·卡雅布鲁斯·雅吉兹非正式经济的设计: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地区的工艺美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与科学(卷13)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砚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3130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3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5 |
宽 | 20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