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天堂
内容
试读章节

“喇叭赵!尔屡次唱邪曲教人反草学妖,本官念尔是新兄弟,事事包容,尔晓得么!”

茶肆改就的大帐中,熊丞相涨红紫掂大脸,正扯着他的岳州腔,声色俱厉地喊叫着。他膝盖前,茶桌腿边,一个四十多岁、五花大绑的汉子跪在那里觳觫着。

“小的晓……晓得……”

躲在茶肆外,隔着板屋缝隙偷窥的弟兄们对望几眼,也苦笑着摇了摇头:熊丞相脾气固然不好,对弟兄们却着实还不错。

熊丞相听得答言,脸涨得更紫了,在桌上摸了两把,却急切摸不着可充作堂木的物事,便“砰”的一声,拍碎了一把粗砂茶壶:

“尔既晓得,如何不思真忠报国,反要三更@偷逃归家?尔既归家,便该缩身潜藏,如何又招摇过市,致被钻天侯拿获送回?”

“噗嗤——”

茶肆外进出稚嫩的一声笑来,熊丞相狠狠瞪了门外一眼:

“小把戏!一边玩去,休得絮嘈!”

小把戏——一个十二三岁、数月前刚被他“裹”了来的半大孩子吐了吐舌头,慢慢向后蹭了几步。

熊丞相移眼看着喇叭赵,后者跪在那里,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不过七八寸长的短发,把他的脸遮得严严实实。

熊丞相暗暗叹了口气:钻天侯是衡州人,论起官爵来,比自己大着一级,管下十二个弟兄,也比自己足足多了四个。

想到这里他一狠心,捡起半块碎茶壶,又重重地拍在茶桌上:

“喇叭赵!尔三更反草,罪无可宥,论天法当过云中……”

“且慢!”

听得门口响起一声浔州白话,熊丞相硬生生把那个“雪”字咽回肚里,紫赭大脸上堆出一脸笑容来:“恭迎黄功勋!”

一个五十多岁,独臂独眼的男人慢慢踱进茶肆,大剌剌地坐下,给自己倒了碗茶:“娃崽,尔既做官,如何不晓得分寸?死生头等大事,何以不让喇叭赵把话说个清楚?”

熊丞相默然。黄功勋虽说在自己管下做能人,却是广西老弟兄,若非残废已久,此刻早已不知是何富贵了,莫说自己,就是顶头上司踺天义谭大人,见了他也要亲亲热热叫声契叔,笑嘻嘻地寒暄上几句的。

“喇叭赵,尔照实讲。”熊丞相的声音缓和多了。

喇叭赵甩了甩额上的短发,咬咬牙,抬起头来:

“回大人,非是小的要反草,只是我被抓……我投营做圣兵,家中连年兵灾,田禾无人收获,已近中秋了,老父老母,困顿终日,因此私逃,只为尽孝。家中油米俱无,老小无钱食饭,是以集市唱……唱邪曲揽钱,致被钻天侯大人拿获,所供是实。”

熊丞相搓着满桌子的碎茶壶块儿,沉吟着不知该如何发落;黄功勋呷了口茶,幽幽言道:“天父有好生之德,喇叭赵既然知错,也便罢了,如何?钻天侯那娃崽,我去分说好了。”

熊丞相吁了口气,站起身来:

“也罢,便饶了尔,不过,如此白白饶了,军法上须过不去。左右,给他脸上刺字,让他也长个记性!”

江南的秋柔柔的,本来不过些淡淡的凉意而已。

然而向晚湖边,浪拍岩岸,风卷旗角,蜷缩在草棚里的圣兵们也不由得个个裹紧了身上的单衣。

“在丹阳,在常州,我们住的什么?现在,哼,又冷又臭,居然也叫他娘的圣营!”

光棍刘咬着草棍儿,不满地嘟囔着。

铁柱,一个刚刚投降过来不久的勇丁,轻蔑地瞥了他一眼:

“这间本就是牛棚么,知足吧,我们当初在孝陵卫,住得还不如这儿呢!”

光棍刘扔掉草棍儿,正欲顶口,小把戏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衣袖。

众人都是一怔,转脸看时,却见喇叭赵捂着脸颊,呆呆地立在棚外。

黄功勋的独手上端着把小茶壶,用肘尖轻轻碰了碰他的后背:

“别想那么多了,万事自有天父主张、天兄担当么,好生休息吧。”

他佝偻着后背,一步一步地踱远了。喇叭赵浑如不觉,仍呆呆地站着。光棍刘使个眼色,众人悄悄地缩回草棚子去。

“这儿挺好啊,他干啥要逃呢?”小把戏低低的声音。

铁柱瞪了他一眼:“你是熊丞相的小把戏,当然挺好。我们……哼!不过话说回来,吃粮当兵,哪儿都一样,逃什么逃!”

光棍刘擤了一下鼻涕:“他这样逃回去,一样受穷,有什么意思,都说长毛富贵,长毛富贵啊……”

小把戏困惑地抓着头皮:他们说的,他一句也听不懂。

门外,突然响起幽怨的喇叭声。

但见枯柳树下,喇叭赵倚树而立,喇叭随着身躯一起一伏,仿佛远处拍岸的湖涛。

一钩弦月,把微光淡淡地洒在他脸上,众人真真切切看见,他的右脸颊上,赫然刺着四个端端正正的大字:

包打江山。P13-15

书评(媒体评论)

陶短房的历史小说极好,而且这个系列,都是从小人物视角切入大时代,当年也给我很大的震动。

——百度读者april_chan

看这小说(《椎沙》),忍不住觉得,越是小人物,越能够察觉本质和真相,选择的余地却也越小……

——流觞亭读者如耶如也

我认为《血路》这篇小说的精彩在于它的直面现实与鲜血。作者不加掩饰地揭露了屠杀,但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破口大骂,文中所包含的谴责和同情,都是十分深沉的。

——天涯读者numzero

老猫虽然没有经过战争,但是能够把几场战役描写得如此扣人心弦,如此悲壮与连绵起伏,实在是让人说不出话来。

——流觞亭读者游子离

目录

血路

月圆

血城

血洲

椎沙

孤城

鹦鹉之魂

序言

2001年,被几位同好怂恿着,开始踏上私撰文言纪传体通史《天国志》的漫漫不归路,写着写着,便日渐强烈地被一种情结所困扰。

是怎样的一种情结呢?

一方面,作为一名也算受过正规训练的历史爱好者,在撰写通史时不得不循规蹈矩,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连一都没有则只能说“存疑”、“商榷”,或索性什么都不说,以保持通史的客观性、严肃性;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普通人,面对头绪繁多、又存在大量“留白”的那些事、那些人,以及那个时代,却免不了产生诸多感慨、联想,而这些感慨和联想,随着了解的深入,又会逐渐在脑海中形成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活的画面和场景,撩拨着你、抓挠着你,不是要你去编故事,而仿佛是一个个慢慢成形的故事,逼着你去把它们“接生”出来。

太平天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离我们很近,是以留下许多传说、记忆;又离我们很远,因为它的国、它的典籍、它的大多数官方记载都付之一炬,留下的也是残编断简,支离破碎,且百余年来因不同背景、不同倾向和动机者的“古为今用”,在它身上涂抹的各色油彩,又让其本来面目难以辨认——一言以蔽之,太平天国不乏虚构、故事或传奇,从它刚诞生之初直到今天,绘声绘色乃至力乱怪神的相关传闻可谓汗牛充栋。

然而于我而言,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少了一种“严肃的虚构”——是虚构,但基于“历史人”的严肃。

曾对爱好诗词的朋友论诗词之意境,曰诗词中之情景,都是所谓“情的景”,即每个作者内心所感,见诸笔端的景致,而非无血肉的“死景致”;历史小说中的历史,同样也是“情的历史”,是作者本人心目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是非。太平天国的时代距今不远,又适逢古与今、洋与中纵横交错的风云际会,对此后百余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始料未及却深刻久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至今仍绵延不绝。作为一个自幼攻读经史诗文、却阴差阳错走上了外语专业学习道路,祖先曾因“剿捻”立过军功,自己的历史研究启蒙却是从捻军研究开始的人,一个出生于昔日“小天堂”所在地“天京”、也就是南京的人,就更不乏这样的感受和冲动。

但“情的景”又必须首先是“景的情”,诗笔再富想象力,也须方即是方,圆即是圆,草木即是草木,没有这“景的情”,“情的景”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其应有的鲜活度。作为一个专攻太平天国史的历史爱好者,在撰写相关“正史”之余,把不便入史的“情的景”写成历史小说,作一番“严肃地虚构”,自问聊可为层出不穷的“太平天国类故事”添上“万宝全书一只角”,让喜爱“正史”却觉不过瘾、喜爱传奇却嫌不信实的那一部分朋友,多有一个选择。

正是抱着这个念头,自2001年至2007年,在奔波非洲数国谋生、并在业余时间撰写《天国志》之余,挤出时问,断断续续地写下十多篇以太平天国时代为背景的短篇、中篇和长篇历史小说,其中除最后完成的长篇《歧路彷徨》(拟稍后出版)外,其余各篇,便都包含在这本《小天堂》里。

从2001年以第一人称撰写《鹦鹉之魂》起,我便有意识地从人性而非“神性”角度,通过一双双眼睛和一个个头脑,去演绎和解读那段纷纭的史事,和那个错综复杂的年代。“小天堂”说到底,就是每个人心日中的好时代、好生活、好前途,每个人都有权憧憬、争取和捍卫自己的“小天堂”——但这往往却是以打碎他人的“小天堂”为代价的。

自问在这些小说里,我并没有给任何一个人贴上“善”或“恶”、“官”或“匪”、“王师”或“盗贼”、“帝师”或“魔头”的标签,事自有是非,念自有曲直,但是非曲直,应该由情节来演绎,由读者来说出自己读后所感所想,倘作者越俎代庖,那便味同嚼蜡——用句俗话说便是“俗了”。

《小天堂》里几乎所有的篇章,都是在黑非洲极其恶劣、极其孤独闭塞的环境下所创,所幸已是网络时代,创作过程中隔着万水千山,与此前迄未谋面的朋友们交流、争论,是艰苦中最大的快乐和慰藉。小说中许多涉及地理、人文、民俗、方言的桥段和细节,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和熟知这些掌故的朋友交流、碰撞的结果,一些在非洲不便查找的典籍、史料,也都亏了朋友们不厌其烦的帮助,在此特表示衷心的谢意。

历史小说虽是热门,本人却算不得“热门小说作家”,甚至大多数仅从“这个天国不太平”系列认识我的朋友,大约还不知本人也写小说,因此可想而知,《小天堂》和稍后推出的《歧路彷徨》,说乐观些是“慢热”,说直白些,就是地道的冷门书。蒙中华书局不弃,将这些敝帚自珍的“仓底货”列入出版计划,对这份信任,此处也要致以真诚的感谢。

一个时代,一个王朝,一个运动或一个历史人物,您可以喜爱或憎恶,但这种喜爱或憎恶,最好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但愿我这些“严肃的虚构”,能帮助更多读者,去更理性地喜爱或憎恶这段历史,以及这段历史中的林林总总——当然,您也大可以在读后喜欢或憎恶这书以及这书的作者,只要是基于了解之上的探讨、争论,本人总是乐于奉陪的。

陶短房

壬辰年五月 北美素里市寓所

内容推荐

自2001年至2007年,陶短房在奔波非洲数国谋生、并在业余时间撰写《天国志》之余,挤出时问,断断续续地写下十多篇以太平天国时代为背景的短篇、中篇和长篇历史小说,其中除最后完成的长篇《歧路彷徨》(拟稍后出版)外,其余各篇,便都包含在这本《小天堂》里。

一个时代,一个王朝,一个运动或一个历史人物,您可以喜爱或憎恶,但这种喜爱或憎恶,最好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

《小天堂》涉及许多地理、人文、民俗、方言的桥段和细节。

编辑推荐

“小天堂”说到底,就是每个人心日中的好时代、好生活、好前途,每个人都有权憧憬、争取和捍卫自己的“小天堂”——但这往往却是以打碎他人的“小天堂”为代价的。

自2001年至2007年,陶短房在奔波非洲数国谋生、并在业余时间撰写《天国志》之余,挤出时问,断断续续地写下十多篇以太平天国时代为背景的短篇、中篇和长篇历史小说,其中除最后完成的长篇《歧路彷徨》(拟稍后出版)外,其余各篇,便都包含在这本《小天堂》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天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短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89554
开本 32开
页数 3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