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辽、金、西夏的衣、食、住、行诸方面,契丹、女真、党项既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又吸收、借鉴了汉人及其他民族的风尚和文化。同时,契丹、女真、党项的衣、食、住、行文化,对汉人及其他族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辽、金、西夏各族人民为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缔造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以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仅详细地解读了辽金西夏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同阶层和集团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体现出的礼仪和习俗。本书由宋德金著。
图书 | 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纵观辽、金、西夏的衣、食、住、行诸方面,契丹、女真、党项既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又吸收、借鉴了汉人及其他民族的风尚和文化。同时,契丹、女真、党项的衣、食、住、行文化,对汉人及其他族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辽、金、西夏各族人民为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缔造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以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仅详细地解读了辽金西夏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同阶层和集团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体现出的礼仪和习俗。本书由宋德金著。 内容推荐 《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以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仅详细地解读了辽金西夏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同阶层和集团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体现出的礼仪和习俗,《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还详细介绍了这一历史时期衣食住行所表现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影响。本书由宋德金著。 目录 绪言 衣:服饰装束 辽代服饰的演变 从文物考古看辽人服饰 契丹人的发式 首饰与面妆 金代服饰制度 女真人的发式、首饰及化妆 服饰风尚的变迁 党项的衣着与发式 左衽述考 食:饮食器用 契丹的头鱼宴与头鹅宴 辽国的酒与茶 风格独具鸡冠壶 辽人饮食特点 金人的面食 金人酒事 “学得南人煮茶吃” 金人饮食特点及影响 西夏人的饮食 住:居室建筑 契丹的穹庐、车帐与土屋 五京与捺钵行宫 床榻·胡床·交椅 辽人居所建筑的特点 “内地”金上京 楼阁峥嵘金中都 金人民居与火炕 西夏居所与建筑 行:行旅交通 辽国畜力马牛驼 长毂广轮奚人车 辽国的驿道与鹰路 金国的陆路交通 天下雄胜卢沟桥 舟楫与漕运 驿道·驿馆·游幸通道 西夏人的行旅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德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9233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4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