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说论语
内容
编辑推荐

陈忠实、张正隆推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古人云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古人对话中的内涵却一直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何将知识吸收并且为我所用,首先是要便于理解,张怀帆的《微说论语》通过现实生活的语境对论语加以解读,让传诵千年的儒家经典接了地气。

内容推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古人云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古人对话中的内涵却一直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何将知识吸收并且为我所用,首先是要便于理解,张怀帆的《微说论语》通过现实生活的语境对论语加以解读,让传诵千年的儒家经典接了地气。

《微说论语》让《论语》从高处降落到人间,为《论语》铺就了一条可供普通人观景的、愉快的通道和窗口。

目录

学而篇

为政篇

八佾篇

里仁篇

公冶长篇

雍也篇

述而篇

泰伯篇

子罕篇

乡党篇

先进篇

颜渊篇

子路篇

宪问篇

卫灵公篇

季氏篇

阳货篇

微子篇

子张篇

尧曰篇

试读章节

1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我们伟大祖国的人民大会堂“众星拱之”的壮丽图景,而我的耳畔同时回响起听了几十年的“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的周围”的铿锵声音。地心说、日心说被证明都不确切,那么,宇宙到底有没有中心?我们看到的北辰,明亮不用说,但要说众星拱之,就有点吹牛。百鸟朝凤其实也是一厢情愿,若是麻雀,陋檐可栖,凭风可飞,为什么非要看凤凰的眼色呢!世界的秘籍和美丽在于各得其所的秩序,美猴王被簇拥的日子似乎惬意,但再大的树如果倒了,也是猢狲散的混乱。国人习惯围绕中心,唯上司的马首是瞻,便多了一堆机械的机器和奴才。德政是老百姓可怜的美梦,奴隶不得,或坐稳了奴隶,主子如果稍微慈悲一些,便觉得屁股不痛,幸福美满了。无疑,再好的德政还是人治,而人治就会有中心,就会有人的三六九等,就会有等级森严的尊卑贵贱,就会有极权和腐败。人类几千年历史证明,法治会更好些,当然要佐以深度的民主。既然伟大的太阳也不求众星相拱,那么,就让每一颗星都在各自的位置闪光、共同照亮这个世界!

1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夫子果然不凡,对于浩浩荡荡的《诗经》,竟然可以一言蔽之,可谓空前绝后。后来的鲁迅就谦虚多了,他在评《红楼》时就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官闱秘事”……现在大家普遍会认为,文学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汉姆雷特。诗歌更应是多义,所谓诗无达诂。说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是小学生干的事情,而且这样的训练也很恶劣,既“阉割”文章,又囚笼思维,恐怕只有僵化的中国教育才会这么干。夫子这么狂傲地评价一部巨著,是因为他是圣人,其他人这么干就是可笑而不自量。那么,夫子说的“思无邪”到底指什么?方家以为,无邪即“直”义,也就是说,《诗经》篇什,皆出于本心,至情流溢,直抒衷肠。这么说《诗经》的《风》倒也中肯,对《颂》我看就偏颇了些。不过,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中国一路思无邪成为诗的国度,夫子算有慧眼。只是后入念歪了经,不管什么无邪有邪的,一味食洋,把祖先丢在一边,最后干脆“身体写作”,把诗歌当成了梦呓和口水,终于走进了胡同,成为一批操分行文字者相互按摩的游戏。这个时候,让我们想想夫子的“思无邪”那句话,想想诗歌原来是心灵的产物吧!

19.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德政礼治是夫子一贯的理想,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这样的理想有慈善的面孔。尽管夫子满腹经纶,但我看对君王的影响力实在有限。做老师,夫子无疑是全国优秀教师,但论政,就和马谡差不多。中国历来把民众视为群氓,因而要道之,刑之,夫子不过是说要德之礼之,群氓还是群氓。至今,中国人都很少知道,政可以是民主的“政”,刑可以是由民众推举的“刑”,而民众可以是受“刑”保护的、有独立意识的公民。在这样的环境里,德和礼可以健康生长。但夫子这些话如果是论育人,我看就不错,用心感化、交流、温暖,一定会比板着脸孔强迫压制受人喜欢。什么时候,中国人能习惯于自由思考、做独立的人?中国人是单位的人,是领导的下属,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还是纳税人、公民。

20.子曰:“吾十有五而于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据考证,夫子活了73岁,这在古代是稀有的事情。由这样一位智慧的老人总结一生,必有惊世之语。后来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谈到了人生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妙也妙,但太掉书袋了,与夫子相比,就显出了大师和圣人的高下。直到今天,人们还喜欢弓l用夫子的说法,足见夫子所论之精到、深刻。夫子其实说的是治学的事:十五岁的时候,就确立了学的志向。这是难得的,有志向才有方向动力(我十五岁时,一脸青春痘,总想着怎样讨那个脸长雀斑女生的喜欢呢)。三十岁时,就能坚定自立,对所立之志有得有守了。现在把这句话扩展到学有所成,事有所立,成家立业了,有些曲解,但鼓舞了多少代人!三十岁还游移不定、蹉跎岁月的人,就会感到危机羞愧;到了四十岁,经过人事“代谢”,生活兴衰,岁月浮沉,差不多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看惯了秋月春风,因此,内心安静,不为所惑了。不过夫子原本仍然指的是进学,至此年龄,知明居安,皆无可疑(想我再不到一年,即迈入四十岁之列,年华虚掷,心有惭愧)。至五十岁,人生的年华走到了顶峰,你最终成为什么模样大抵不再改变。进学到了六十岁,则百事过耳,万象入心,正反曲直,是非由来,皆不为所动所惑,居安行泰。至七十,修炼圆熟,臻于自由之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内外合一,随心所欲,皆合法度自然,圣人呼之欲出。夫子以自己勾画了进学之路和境界,令人感佩!我们凡夫俗子,亦能有所领悟。人之一生,当有所求,虽未必至于境界,也可以做到通达释然,乐天知命。而不至于纠结沉惑,胡子一把,仍斤斤计较,样子一点儿都不可爱。人人不可能都成圣人,但人人都可心中有圣。上知天达意,下孜孜以求,心之所至,行之所往,或若春风,或似流云,则人间七十年,何其美好!P11-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说论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怀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203244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