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下都乐(一代电影大师赵丹画传)/中国电影百年人物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1980年10月10日凌晨2时40分,赵丹和我们永别了。癌症夺走了赵丹的生命,也夺走了中国影坛上的一代明星。

在中国舞台上和银幕上,赵丹整整活动了半个世纪,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赢得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赏。

本书分三个乐章,通过赵丹的图画,别人对他的追思文和介绍赵丹的表演论三种方式,再现这位电影大师的的电影人生,来达到缅怀的作用。

内容推荐

赵丹的名字,对中国的广大观众来说,当然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位早已深深扎根在几代影迷朋友心中的“电影皇帝”,在他的生前死后,已经以众多的电影代表作品,广为人知,并被奉为“人民艺术家”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他饰演的小陈、老赵、小广播、武训、李时珍、聂耳、林则德、许云峰等银幕形象,在影片本身成为中国电影经典名片的同时,也成为观众心中永久的不朽。赵丹,是中国百年来最有成就、最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然而,巨星之大,耀眼光辉,星光背后的赵丹,却比平常人、普通人和同代的演员们,要承受更多难以想象的巨大痛苦、灾难和打击,也给他过早消失的肉体,留下了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本书主要以图画的形式,再现了这位一代电影大师赵丹的传奇人生。

目录

(代序)一代明星赵丹

第一乐章:风雨中的雕像

 赵丹大师的巨星孤影

 宗英老师引开的话题

 《武训传》由“捧”到“批”

 朝鲜前线血与火的洗礼

 “新侨会议”催生出“22大电影明星”

 《鲁迅传》的不幸天亡

 踏遍青山人未老

 山雨欲来时的挨批挨训

 银幕上最后绝版的身影

 厄运中的“混世魔王”

 四次入狱 两假两真

 走出樊笼 初暖乍寒

 此恨绵绵无绝期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丹心一点报春来

 地狱天堂索艺珠

 振聋发聩的临终遗言

 永恒·永久·永远·永生·永存

第二乐章:追思与追忆

 明星不灭

 阿丹的人与风格

 和阿丹在一起的日子里

 明星陨落 山河同悲

 我和阿丹的最后一次见面

 我深深地怀念着你——阿丹

 他永远活着

 不思量自难忘

 阿丹,我们等你演鲁迅

 天下都乐:一颗永不陨落的星

 痛悼阿丹:我与他相见的最后一面

 欣闻赵丹传记上荧屏

 浅谈阿丹的表演艺术

 赵丹眼里那层薄薄的泪花

 我们向赵丹老师学习什么

 怀念我最可敬的赵丹老师

 怀念赵丹老师二三事

 我心目中的赵丹老师

第三乐章:赵丹谈表演与谈论赵丹表演

 解答电影表演艺术的四个问题(1961年7月4日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讲座)

 赵丹——中国影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赵丹永远活着:一句话,再,一句话(跋)

 赵丹电影作品一览表

 赵丹获奖全记录

试读章节

欣闻赵丹传记上荧屏

王为一

201O年1O月10日,将是我国“人民艺术家”极负国际声誉的表演艺术家赵丹逝世30周年。我记得七年前9月中旬的一天,我突然接到赵丹的女儿赵青从北京来的电话,她高兴地告诉我,中央有关部门已经批下了摄制赵丹传记电视剧的立项书,现在只待与投资方谈妥,即可进入筹备,争取尽早开拍,顺利完成。剧组邀请黄宗江和我担任该剧顾问,待工作启动,就要我赴京参加筹备工作云云。我为此兴奋不已,表示枕戈以待,全力以赴……我知道,剧本已在三年前由赵青和她夫婿陈明远合作写成,不断进行着修改,我也读过剧本初稿,一如赵青所说的:“对于我父亲的经历都是如实描绘,因为人格、艺格都是客观存在,决不隐恶扬善,一味赞扬。”因此,可以预见将来在屏幕上看到的艺术形象阿丹,将是个十足可信的真实的阿丹。

综观阿丹一生的经历,确也无需再虚构或增添什/厶情节和人物,只要去伪存精,如实说来,就是一部非常浪漫传奇又非常哲理感人的电视剧佳作。他那率真的性格充满了正义和激情,而现实又常使他陷于事与愿违的无奈境地。敌人甚至要把阿丹置之于死地,而阿丹却能绝处逢生而依然故我,这就使阿丹成为一个可敬又可爱又非常可悲的戏剧性的典型人物。

阿丹从年轻时代就受革命的洗礼,一直从事进步的戏剧电影工作。可是,在抗战期间去新疆时,却不幸遭到军阀盛世才的迫害,入狱关押了整整五年,受尽了皮肉之苦。出狱后千里寻妻儿,但妻子因闻赵丹已在狱中被枪杀,回到内地后,已与他人另组家庭,说什/厶也无法恢复夫妻关系了。阿丹只得领着六岁的儿子回到上海,当年,阿丹携妻离家参加抗战时,留下襁褓中的女儿交给了外婆,现在抗战胜利了,女儿只见爸爸带了个陌生的弟弟回来,而妈妈却回不来了。阿丹守着一儿一女,那情况也是十分悲惨的。

稍后,阿丹第二次结婚了。但也好景不长,《武训传》挨批,批得阿丹昏头转向。“文革”中又成了反革命,被关押狱中五年又三个月,出狱时形同乞丐。阿丹在两个敌对的政权下部成了反革命,而被关在狱中失去自由,耗尽了年轻力壮的整整十年!

阿丹在“文革”前塑造了不少光辉的形象:武训、李时珍、林则徐、聂耳、许云峰等,“文革”后他还想塑造如鲁迅、周总理、李白、杜南、闻一多、齐白石等令人敬仰的形象,不管他在创造人物时花了多少心血,而且鲁迅摄制组曾经三起三落。扮演周总理这一角色,他经过艰苦的化妆而成功,但结果还是诸多阻挠,终未成现实。好梦均成泡影,怎不叫阿丹痛苦而哭泣?无奈中,阿丹寄情于丹青,广交画友,外出写生,创作了大批的字画。但他最想念的还是拍电影,他赴日访问时,日方邀请他演《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片中的中国棋王,他高兴地答应了。可是,他不幸竟一病不起,终于失去了最后一次可贵的上戏机会。那时,《人民日报》辟专栏展开讨论文艺问题,阿丹大胆直言,写了篇《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投稿《人民日报》,该文发表后,舆论哗然,响应热烈。老作家巴金在他的《随想录》中写道:“赵丹说出了我们一些人的心里话,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可能他讲得晚了些,但他仍然是第一个讲话的人。我提倡讲真话,倒是他在病榻上树立了一个榜样。”

阿丹树立了一个什么榜样?一个无私无畏的真正革命文艺战士的榜样!

阿丹晚年虽苦于没有机会拍电影而愁苦不堪,但他非常关心女儿赵青的舞蹈事业。凡有机会和女儿见面,无不研讨民族舞蹈和赵青的创作问题。赵青从幼小即由父亲领着她到处拜师学舞,今天赵青成为中国民族舞蹈第一人,乃父之功不可忘。至于一门双杰父女同登国家政协殿堂,共商国是,在中国也算是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了!现在,女儿又给爸爸写传记剧本,并出力筹拍电视剧,更是艺坛的佳话。

我随手列举阿丹事迹中两三事,以说明他的经历事事都蕴藏着丰满的戏剧因素,而可贵的是他的事迹都和时代、政治紧密联系着。赵丹因他高超的表演艺术,赢得千万观众的爱戴,在公共场合中,观众以笑脸相迎,投以鲜花。阿丹也总以欢笑回答观众,殊不知他在独处时的痛苦与愤恨。电视剧将让观众真切地窥视到一个大演员、大艺术家的私生活与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赵丹生于1915年,正是上世纪20年代中国戏剧(话剧)、电影萌芽时期,他在中学即组织“小小剧社”作各种演出。后入上海美专,参加了党的左翼戏剧联盟,从此,他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戏剧电影活动不怕困难,不怕迫害,贡献很大。直到晚年病危弥留之际,犹念念不忘他未能达到的电影愿望。赵丹的一生,贯穿着中国上个世纪戏剧电影的革命历程。如赵丹传记电视剧能够如期问世并顺利播放,那将是奉献给广大影迷纪念赵丹的最佳礼物了。2009年10月10日

P318-320

序言

一代明星赵丹(代序)

1980年10月10日凌晨2时40分,赵丹和我们永别了。癌症夺走了赵丹的生命,也夺走了中国影坛上的一代明星。

在中国舞台上和银幕上,赵丹整整活动了半个世纪,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赢得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赏。最近几年,他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翰墨丹青。

赵丹生于1915年,祖籍山东肥城,在江苏南通长大。他从小爱好艺术,早年就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传统的山水画。之后,他感到表演艺术更能发挥自己的感情,于是在舞台和银幕两方面,都勤奋追求,显示了他在表演艺术上的聪明才智。他在舞台上轰动一时的演出,是1936年冬天,在“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的时候。他在剧中扮演男主角奇虹,塑造了一个在封建制度压迫下,懦弱无能,形同白痴,明明心里疼爱自己的妻子,却在母亲命令之下又不得不以丈夫的身份去压迫自己妻子的男人形象,对俄国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控诉,烘托了女主人公卡杰琳娜最后被迫投河自杀的悲惨命运。

紧接着,“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赵丹饰演罗密欧,这又是一个被封建贵族戕害的青年形象。与此同时,赵丹在银幕上的创作,有了更大的发展。他在《十字街头》中饰演老赵,在《马路天使》中饰演小陈。这两个艺术形象,脍炙人口,使他从此在艺术上享有盛名。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后,左翼“剧联”自动宣布解散,一切活动都公开化了。当时上海成立了一个“中国剧作家协会”,在环龙路上租了一间客堂间作为活动场所,名叫“戏剧俱乐部”。赵丹就住在这幢楼房的二楼上,他与叶露茜结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赵青就是在这里出世的。

1937年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之后,赵丹和郑君里、徐韬、王为一、顾而已、沙蒙、吕班、朱今明等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出队”第三队。从上海出发,沿沪宁线到南京,由南京溯江而上至武汉,从事救亡演剧宣传活动。

1938年夏天,赵丹在武汉演过阳翰笙的话剧《塞上风云》之后,就到了重庆。因为他有一块明星的招牌,很快就被抢聘到中央电影场去了。但是,他不满意那个环境。

1939年夏天,赵丹、徐韬、王为一和朱今明听说当时新疆有一个较好的环境,可以做一番事业,便兴致勃勃地携家带口奔赴新疆。谁知去了刚刚8个月,便被国民党军阀盛世才逮捕,前后坐牢达五年之久。到1944年,在各方面舆论的压力下,反动派不得不把他们释放。赵丹回到重庆,很快参加了茅盾创作的话剧《清明前后》的演出,赢得了阔别多时的重庆观众的喝彩。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赵丹回到上海,即和几个朋友一道倾全力于《乌鸦与麻雀》的影片创作。他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的小市民形象——外号“小广播”的肖老板,反映了蒋家王朝覆灭前的一个社会侧影,并作为迎接全国解放的一份礼物。

解放后,赵丹和全国人民一样,欣喜若狂,如鱼得水。他在政治上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艺术事业上更进人到一个黄金时代。整个的50年代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他艺术创作的成熟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其中最为人民所赞扬的是他在电影《李时珍》中饰演中国明代(公元1368—1634年)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他以娴熟的技巧,表演了李时珍勤学多问,广征博采,实事求是,不畏强暴,以严格的科学态度,耗费毕生精力,终于修编成一部不朽著作——《本草纲目》的重要经历。他演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另外一个历史人物形象是影片《林则徐》中的林则徐。这和李时珍完全不同。林则徐是一个封建阶级的政治家,有智慧,有韬略,性格开朗而且豪迈。从历史年代来说,他比李时珍要近一些,但是从人物所负担的任务来说,却要复杂得多,他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在与国内外敌手交往中,需要有机智和胆略。在那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赵丹的表演丝丝入扣,真实可信,博得广大观众的好评。影片《聂耳》中的聂耳和《烈火中永生》中的许云峰,也是赵丹的得意之作。尽管聂耳和赵丹是同时代人,而且是莫逆之交,但是,如何把聂耳塑造成一个艺术形象,却不是轻而易举的。经过一番刻苦钻研之后,赵丹终于打开了塑造聂耳形象的大门,再现了一个敦厚朴实、刚毅沉着而又敏慧的聂耳艺术形象,鲜明地体现出作为一个革命音乐家的气质和特有的个性。塑造好党的地下工作者、革命干部许云峰的形象,这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赵丹自己虽然有过一些地下争的经历,但那是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身份进行的,而对一个职业革命家的生活,他却是生疏的。但他经过多方面的钻研和探索,终于在银幕上塑早了坚毅沉着、机智勇敢而又平易近人的许云峰的形象。

可惜,作为一个成熟了、卓越的表演艺术家的赵丹,正要大显身手为我们创作更多的艺术财富的时候,突然遭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在林彪、“四人帮”、康生的迫害下,他重陷囹圄,一关又是5年,直到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之后,赵丹才又获得解放。这时,他的创作欲望更加强烈,恨不能一身生出无数双手来进行创作。他有许多创作计划和创作愿望,总想把以往被耽误的时间补回来。遗憾的是,都被这样那样的“原因”阻扰,致使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赵丹没有能给我们留下一部影片。但他不甘寂寞,他跑到广西柳州,拿起画笔挥写他的;中天感情。在荔枝丛中的一幢红房子里,他白天黑夜地作画。他听说那幢红房子曾经是周恩来同志住过的地方,见物思人,他的感情就更加无法遏止了。真是:思绪翻腾如海浪,泼尽丹青写不完。在这几年中,他作了大小几百幅精湛的国画,总算给后人留下了另一方面的宝贵财富。尤其可贵的是,当他弥留之时还念念不忘我们的文艺事业,他最后一篇遗著《管的太具体,文艺没希望》,表现了他对党的文艺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值得我们纪念,值得我们学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下都乐(一代电影大师赵丹画传)/中国电影百年人物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807521
开本 16开
页数 3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64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3: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