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的政治逻辑
内容
编辑推荐

关于民国政治的逻辑,作者解释道:“民国政治的基本特征在于,政治与武力高度统一,政党作为政治集团的同时,又是一个武装集团,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这一点构成了民国政治的基本逻辑。”

围绕“中国之命运”这道命题,中国产生了两个口号:其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其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两个口号的提出,意味着国共在继续保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又进一步澄清了彼此之间的阶级关系。

国共两党尚未经过战场上的决定性较量,却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达成了变更国家政体并改组政府的协议,从这个意义上讲,和平革命并不符合武力决定国家权力的民国政治的逻辑。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所爆发出的强烈的不满情绪,从根本上讲,正是民国政治逻辑的反弹与回归。

内容推荐

政治的着眼点往往不在问题本身,而在问题的联系,尤其着眼于结果。也就是说,政治上采取哪种表述方式,很大程度上直接根据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就事论事。因而,相当典型地表现为这样一个问题:科学从属于政治。同时,由于政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因此,相关的政治表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地而异”。

但是,科学则不同,就性质而论,科学只能着眼于问题本身,只能就事论事,无须顾及其他,也不能从属于其他。一句话,科学是不能随地而异的。

这里所说的科学,具体指学术。政治与学术,分属两种不同的类别和范畴,因此,两者在性质上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既然性质不同,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有的时候两者肯定不能统一。

目录

第一辑

 五四时期的工读互助主义及其实践

 巴黎和会中国拒约问题研究

 援鄂战争之史的考察

第二辑

 阎锡山对红军东征的拦截及其多方政治周旋

 皖南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

 《日苏中立条约》在中国的争议及其政治延伸

 日苏关系与国共的战略利益——l943年蒋介石制裁中共的策划与取消

 蒋介石对方先觉投敌案的裁决

 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

第三辑

 联合政府的谈判与抗战末期的中国政治

 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性质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研究

 东北问题与四平决战

 南京谈判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

 1944—1946年间国共力量的“平衡”与政争

第四辑

 试论“五四”后期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

 论抗战初期的陈独秀

 从《顾维钧回忆录》看顾氏其人

 傅作义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

 王揖唐的“社会主义”演说和“问题与主义”论战的缘起

第五辑

 向蒋介石铸献九鼎的流产与非议

 《毛泽东选集》所收《学习和时局》一文时间与史实的出入

 旧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组成问题

 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的政治逻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18087
开本 16开
页数 5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6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3
丛书名
印张 3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