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教育学专业系列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教育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21世纪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选取了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一些重要文本,呈现了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全书共分三篇,内容涉及: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基本概念,关于课程与教学中的基本关系再认识,以及课程与教学改革哲学。

目录

上篇 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

1.“教学”的语言分析——兼述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论(杨龙立潘丽珠)

2.教学概念的形成及意义(丛立新)

3.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蔡宝来王嘉毅)

4.也谈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与蔡宝来、王嘉毅商榷(李瑾瑜徐继存)

5.教学概念的形成及意义(丛立新)

 二、学生

1.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吴康宁)

2.儿童教育的出路(刘晓东)

3.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张华)

4.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再论学生的需要——兼作对现阶段合理对待学生需要的建议(谭斌)

5.儿童·孩子·学生(郭华)

6.皮亚杰理论对教学认识论研究的启示(裴娣娜)

 三、知识

1.知识转型视野中的基础教育改革(石中英)

2.“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钟启泉)

3.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王策三)

4.我的教学本质观(廖哲勋)

5.建构知识意味着什么(肖川)

6.“重质轻知”促进素质教育(程孝平吴贻春)

 四、教学评价

1.由甄别选拔到促进发展: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曾继耘)

2.评价改革及其反思(丛立新)

3.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促进者(王本陆骆寒波)

4.“取消分数”抑或“奖励分数”——以评分制为焦点的现代教学评价改革比较研究(余文森)

5.廉价表扬可以休矣(翟运胜)

6.廉价表扬有何不可(李永高)

 五、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本质新探(蒲心文)

2.教学认识论(邹有华)

3.教学本质问题的比较研究(李定仁张广君)

4.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叶澜)

5.教学认识论:被取代还是发展(王本陆)

6.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冯建军)

7.研究教学认识的社会性是教学论的重要任务(郭华)

8.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张广君)

9.教学意味着“生活”(迟艳杰)

10.教学认识论三题(王本陆)

中篇 关于课程与教学中的基本关系再认识

 一、师生关系

1.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王策三)

2.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几点疑议(张连捷张启航)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质疑——教学主体再认识(丁钢)

4.对近年来教育主体问题论争的意见(陈信泰孙振东)

5.超越主客体:对师生关系的阐释(金生铉)

6.教学主客体关系的层次分析(和学新)

7.也谈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孙喜亭)

8.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吴康宁)

9.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丛立新)

10.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张华)

11.“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钟启泉)

 二、接受与发现

1.略论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现性质(陈佑清)

2.其实有很多误解:接受式学习再认识(吴永军)

3.“重建学习概念”辨(刘硕)

4.“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钟启泉)

5.什么样的教学是最有效的——与钟启泉教授商榷(吴亮奎)

6.讲授法及其改革(余文森)

7.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丛立新)

8.试论教学方法的理智传统(张华)

9.教学认识方式优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王本陆)

 三、教学与生活

1.论教育学中关于“生活世界”的话语(谭斌)

2.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叶澜)

3.学生生活改造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郭华)

4.教学意味着“生活”(迟艳杰)

5.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郭华)

6.“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郭元祥)

7.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谭斌)

8.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张华)

9.回归生活的教学论:重心位移和主题预设(蔡宝来王立国)

10.教育到底应如何面对生活(张传遂)

11.教育何以促进人的幸福(孙振东)

下篇 课程与教学改革哲学

1.基础教育改革哲学刍议(王本陆)

2.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靳玉乐艾兴)

3.对《靳文》有些观点,不敢苟同(马福迎)

4.坚持马克思主义保证课改方向(罗槐)

5.课程改革中,两种教育观应有正确的选择(崔国富)

6.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争鸣(王本陆)

7.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钟启泉)

8.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叶澜)

9.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特殊场域(吴康宁)

10.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王策三)

敬启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教育学专业系列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丛立新//郭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109692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3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