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蔡林森传(一个中国校长的奇迹)
内容
编辑推荐

今日之中国,教育正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变革。那么,在这伟大变革之中,如何办好学校?如何让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是今天的每一个校长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回头看看那些优秀校长的成功经验,或许就能从中得到启发。本书为我们介绍的是河南省沁阳永威学校校长,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学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十大人气校长,江苏省名校长蔡林森的教育理念。他的办学思想是: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内容推荐

众所周知,校长是学校之灵魂,是学校发展之关键,“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强调:“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

于是,编者们把目光定格于中国优秀的校长,他们的管理思想、他们的管理智慧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一个个管理奇迹,深深震撼和激励着我们的心灵。他们深厚的理论积淀,敢为人先的管理实践,独到的智慧闪现,又无不让我们折服、感叹。

本书的目光定格于蔡林森校长。

蔡林森,坚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在只有“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薄弱学校,缔造了“洋思奇迹”。

目录

序/1

引言/3

第一部分 蔡林森和洋思中学

第一章 上任之初

生源差怎么办/4

一、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教好/4

二、营造“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氛围/9

师资差怎么办/11

一、让有能力的人做教导主任/11

二、洋思人“学洋思”/12

教学质量差怎么力/14

一、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15

二、狠抓当堂作业/15

三、制定教改计划/16

四、几项常规工作的做法/16

环境差怎么办/18

一、昔日的洋思校园/18

二、如今的洋思校园/18

管理质量差怎么办/20

一、“包”字营造了竞争环境/20

二、“包”字推动着团结互助,共同进步/20

三、“包”字弘扬了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21

专家视点/21

之一:怎样好就怎样管/21

之二:办学就是要让人民满意/23

第二章 特色之路

特色举措之一:面向全体,不选择、不放弃/28

一、每个学生都能学好/28

二、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教好/28

三、适当的方法能让每一个学生学好/29

特色举措之二:改革课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30

一、看洋思人的教学/30

二、洋思人教学的基本要求/36

三、听洋思人谈教学/43

四、析洋思人的教学/47

五、悟洋思人的教学/52

六、关于洋思教学模式的反思/56

七、学洋思人教学/67

外人眼中的“洋思课改”/85

感悟一:洋思课改经验之我见/73

感悟二:洋思课堂“得”“失”论/75

感悟三:“均衡教育”在洋思/76

感悟四:有效课堂在洋思/78

感悟五:立足课堂推进课改/79

感悟六:加强教学的精细管理/80

感悟七:课堂教学高效的对策/81

感悟八: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机制/83

感悟九:课改的重心应放在课堂/84

感悟十:学习洋思找差距,围绕课堂抓改革/85

感悟十一:课堂教学,我们离洋思有多远/87

感悟十二: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88

感悟十三:紧张的考试 高效的引导/90

感悟十四:“紧张”出高效/92

感悟十五:与时俱进的洋思课堂改革/94

感悟十六:积极推广洋思经验 努力提高课堂效益/95

感悟十七:打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门/97

感悟十八:聚焦洋思课堂/98

特色举措之三:用心德育/101

一、打造了一支德为世范的德育精兵/101

二、极力搭建切合校情的德育平台/102

三、注重建立有利于管理的制度与评价/106

四、坚持不懈地抓好学校与家长的特殊联系/108

五、有效抓好心理健康上的针对性教育/109

六、着力建设特色有效的校园文化/109

七、不断强化日常管理上的检查和督导/110

外人眼中的洋思德育/111

感悟一:走进洋思德育的圣地/111

感悟二:洋思中学德育经验给人的思考……/116

特色举措之四:机制管理,出效益/121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学常规管理/121

二、以改革开路,用责任制治校/123

三、管理育人/124

四、抓好学校日常常规管理/125

专家视点/126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学校典型/126

第三章 品牌之路

着力实施“三清”/131

一、怎样进行“堂堂清”/132

二、怎样进行“日日清”/133

三、怎样进行“周周清/134

深化承包制,实行分校制/137

一、深入实施承包制/137

二、大胆尝试分校制/138

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139

一、狠抓教师集体备课:/139

二、教学常规务求实效/140

三、坚持教师培训/141

四、师傅带徒弟/141

五、坚持教学研究/142

专家视点/143

打造高校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43

第四章 品牌管理

走进洋思新校区/146

执著的办学理念/148

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148

二、始终打造洋思育人团队/149

三、始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49

四、始终健全内部有效管理体制/149

追求一流的育人质量/150

一、德育为首,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150

二、立足课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151

三、文化立校,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氛围/152

专家视点/152

有感于洋思中学品牌管理的核心/152

走进洋思中学的蔡林森

洋思中学蔡林森/154

校长如何当?/154

“倔老头儿”蔡林森/159

在理想与实践之间穿行/165

面对面/172

谁是洋思奇迹的缔造者?/172

外人眼中的洋思中学/174

感悟一:学“洋思”精神 悟“洋思”经验/174

感悟二:素质教育史上的一株奇葩/176

感悟三:校长要有超前的教育思想/177

感悟四:创造有生命力的教育/179

感悟五:“眼高手低”,使洋思中学不断走向成功/181

感悟六:学习洋思时时处处在求“真”/182

感悟七: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管理模式不断创新/185

感悟八:真管实抓走长效管理之路/186

感悟九:转变观念严抓细管 务求实效/189

感悟十:学习洋思经验 打造学校品牌/191

感悟十一:再看洋思 再研洋思 再学洋思/192

感悟十二:走洋思创新之路谋教育高效之策/194

感悟十三:年轻的洋思在腾飞/195

感悟十四:学洋思“三得”“三转变”/197

专家视点/199

好校长是圣园之魂/199

第二部分 蔡林森与沁阳永威学校

第一章 艰难的起步

坚持“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信念/204

赛出课改新路/205

务求学校教学管理效率/206

一、领导参与赛课、听课和评课/206

二、老师的教学/207

三、学生的学习/210

精细化的管理模式/21l

专家视点/213

永威学校教改给我们的启示/213

第二章 协调发展

取消快慢班/223

外树形象、内修制度,浓郁的校园文化侵染着永威师生/224

以人为本、见微知著。完善的设施彰显永威精神/226

执著教育、以身示范,一位老人诠释了教育家的风范/226

专家视点/227

永威学校的成功在于精细化管理/227

走进永威学校的蔡林森

永威学校蔡林森/230

当校长就是为了教好每个学生/230

记者感言/239

一颗普通的灵魂能够走多远/239

众人感悟永威管理经验/240

蔡校长的“九字真经”/240

志在千里创业路 夕阳依然胜彩虹/242

“永威经验”值得借鉴/242

洋思,不再是梦想/246

专家视点/246

蔡林森:此身再向学校行/246

众人眼中的蔡林森校长/250

蔡林森这样当校长/250

把蔡林森校长当做一面旗帜/253

蔡校长——你是我们教师的好榜样/256

向蔡林森校长学习什么/258

蔡林森:一本活的教育学/259

论蔡林森的教育家本色/264

蔡林森经验需要理性升华/268

精神的魅力:仰望蔡林森校长/269

主要参考文献/276

试读章节

洋思人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坚定有力的八个大字写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也烙在洋思人的心坎上。

一、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教好

1985年,蔡林森就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响亮的口号。蔡林森说,这里的“好”并不是以同一标准,用一把尺子,搞一刀切,不是让后进生也考上北大、清华,而是指每个学生尽管基础有差异,但经过教育,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进步了就是好,家长就会满意。同时,这个“好”不仅包括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包括良好习惯的养成、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在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被赫然写在教学楼上,并表现在洋思中学的教育、教学行为上,具体有:不分快慢班,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让一个学生辍学;教室上课的起点是后进生,重点也是后进生,课堂回答、演练、作业、批改等都是“优待”后进生。每提起洋思中学的教育理念,蔡林森校长总是坚定地说:“学生一定能教好,个别的没教好,是因为方法不正确,教师有失误。‘一定要相信学生都能教好’这个信念是前提,是根本。要相信差生能变成优生,差校能变成优校。你只有相信这一条,才能做到这一条。”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写在洋思校园中最醒目的地方,也烙在洋思人的内心深处。洋思人说起这句话时,总是那样充满自信,还有那么一点“舍我其谁”的自豪,然而更多的则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十几年如一日,他们努力实践这样的教育思想,最终造就了洋思这座辉煌的教育大厦。

①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源于他的原当家人——校长蔡林森。

蔡林森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小时候就近在老家的小学里读书,成绩都不太理想。大儿子上一年级时,不识数,跟不上班;二儿子上四年级时,曾经把成绩报告单上的算术“68”分改成“88”分;小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是全镇26名未考取初中的学生之一。小学老师对蔡林森摇头叹息:“你的孩子怎么一个不如一个?”

到了上初中的年龄,三个孩子先后离开老家,进了洋思中学读书。蔡林森义不容辞地成了三个孩子的“辅导老师”。每天中午,他叫孩子口述上午学过的例题,口答课后的习题。如果哪一道错了,就在那道题的旁边打一个“?”,但自己从来不讲,始终让孩子自己看书、思考、更正。孩子拼命地动脑筋,满头是汗,不停地自问:“怎么错了?怎么错了?”蔡林森只是默默地看着孩子,耐心地等待。就是这样等呀等呀,孩子终于惊喜地叫起来。蔡林森笑着说:“对呀!”以后,蔡林森利用散步、洗脚和躺在床上临睡前的时间再问一些类似的题目,看孩子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每天晚上,他还让孩子默写英语单词,错了的自己更正,并记下来,再反复默写、检查。星期六回家,蔡林森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一边赶路,一边把本周学习中做错的题目再检查一遍。如果错了,就再更正。这样,20多里的乡间小路,就成了他引领孩子总结一周学习的“课堂”。

三个孩子慢慢学会了自学,读完初一,都一跃成为优秀生,并且越学越爱学,越学成绩越好。后来,大儿子考取上海交大,小女儿考取华东师大,并先后赴美留学,均已获得博士学位;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入了党,提了干。

活生生的事实引起了蔡林森的深思:如果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教每个学生,还有哪个学生教不好呢?“差生”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因为这个、那个原因,缺课太多,问题成堆,失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而形成的。只要从实际出发,给他适宜的条件,再引导他不停地有针对性地补缺、由浅人深地学习,“差生”就一定会变成好学生。再说,初一英语、代数都是起始科目,学生从头学好是完全可以的。如果只抓尖子生,放弃后进生,怎么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怎么叫对人民负责?一种教好每个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能教好每个学生让每个家长满意,就是蔡林森最大的幸福。相反,就是最大的痛苦。这个认识,就是蔡林森十几年来满怀信心、排除干扰、下真功夫办好学校的精神支柱。

P4-5

序言

自人类有教育以来,教育一直在寻求着最基本、最有效的形态。由此,“班级授课制”之学校应运而生,并历经400多年演化、发展,日臻完备成今日之学校。

今日之中国,教育正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变革。那么,在这伟大变革之中,如何办好学校?如何让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是今天的每一个校长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众所周知,校长是学校之灵魂,是学校发展之关键,“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强调:“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

于是,我们把目光定格于中国优秀的校长,他们的管理思想、他们的管理智慧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一个个管理奇迹,深深震撼和激励着我们的心灵。他们深厚的理论积淀,敢为人先的管理实践,独到的智慧闪现,又无不让我们折服、感叹。

蔡林森,坚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在只有“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薄弱学校,缔造了“洋思奇迹”。

胡建军,以其“常规+细节+过程”的管理智慧,将一所名不见经传、鲜为人知的农村中学变成中国名校,创造出“后六奇迹”,引起全国教育界的关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校长、教师慕名前来参观学习,《中国教师报》连续两次头版头条探讨“后六现象”的深刻意义。

刘京海,面对被称为“差生集中营”、“垃圾学校”的闸北八中,深入开展“成功教育”,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获得成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主成功。开创了闸北八中新景象,堪称奇迹。

崔其升,以“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快乐学习”为办学信念,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八年,使一所几乎被撤销的双差校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山东省的教改典型,成为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其“杜郎口旋风”被新华社《内参选编》、《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等媒体纷纷长篇报道。

陈康金,以其全部身心和智慧引领东庐中学师生,以“讲学稿”为载体,教学合一,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路子。东庐中学因此而声名鹊起,充满神奇。

用心品读的过程,亦是心灵对话的过程。走近这些优秀校长,我们发现他们成功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成功的根由却都一样。我深深地体会他们作为名校长的特质——面对教育这份事业,他们是思想者、行动者、研究者!他们追求智慧的、有效的、卓越的管理!

他们用智慧统率师生行为,用精神引领师生行为,用毅力激励师生行为,用细节和汗水创造着奇迹。他们是中国校长的奇迹,他们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一所所中国学校的奇迹,创造着中国教育的奇迹。

由此,我们萌生研究中国优秀校长个案之念,并将他们最为经典、最值得学习之管理思想、管理智慧和独特的管理经验进行精心梳理、深入分析,力求真实再现每一位优秀校长创造奇迹的管理历程,真实展现他们无穷的领导魅力。

值得欣慰的是,历经两年的时间,凝聚我们研究者诸多汗水的《一个校长的奇迹·蔡林森传》、《一个校长的奇迹-胡建军传》、《一个校长的奇迹·陈康金传》、《一个校长的奇迹·王俊传》《一个校长的奇迹·崔其升传》……一批中国最优秀的校长评传相继完稿,并付梓出版。

再一次回味中国优秀校长们的教育思想、管理智慧,研读他们所创造的教育经典、管理奇迹,我们认为是值得的、非常有意义的,我们会不断努力。我们希冀:伴随一个个中国优秀校长传记的出版,启迪、激发更多的中国优秀校长创造学校的神奇、创造中国教育的奇迹。我们期待着!  我们始终坚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也始终坚信:中国的教育有着更美好的前景!

限于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斧正。是为序。

周成平

2010年10月31日于南京

龙江小区蓝天园

书评(媒体评论)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

我从来没有见过拙劣的校长能办成好的学校,也没有看到过好校长办出坏学校。

——菲律宾著名教育家 赫查

蔡林森校长在洋思中学、在永威学校开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验,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最好方法,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值得推广。

——著名教育家 顾明远

蔡林森也许就是为教育而生的,为当校长而生的……如果评选当代的一批教育家,蔡林森应该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一位。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振有

洋思中学的成功奇迹,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有一位成功的校长,一位既有远见又脚踏实地的校长。可以说,没有蔡林森,就没有洋思中学的今天,就没有洋思中学的成功。

——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王铁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蔡林森传(一个中国校长的奇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国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69314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1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