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熊温尼·菩(畅销版)/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最著名的童话之一,首次出版后即风靡全球,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出版。米尔恩因此获得“天才作家”的美誉。

温尼·菩是一个小男孩的玩具熊。它看上去有点傻,实际上在关键时刻却很机智,而且能够想出解决问题好主意。他有点淘气,有点嘴馋,可是他富有同情心,能热情、诚恳地帮助别人,而且他勇敢,能出奇制胜。更有意思的是,他特别爱编唱歌谣,即兴创作,出口成歌。

内容推荐

小熊温尼的童话故事,幽默风趣,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百亩林是一个纯粹而快乐的世界,那里的居民过着纯粹而快乐的生活。温尼和他的朋友们,有时让我们捧腹大笑,有时又让我们感动得落泪。是这些永恒的艺术形象,唤醒了我们心灵深处的童年记忆,触动了我们人性中的美好和善良。其实,童话故事所折射出的正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个个场景,一个个人物。

米尔恩继承和发扬了他的先辈英国作家如奥斯汀(Jane Austen)的英国式幽默。这种幽默很多时候是通过“双关”(pun)、故意使用错别字或其他文字游戏而实现的,它们往往是故事中的一个重要“包袱”,是理解和欣赏一则故事的关键。懂英语的读者可以通过注释来更好地理解这种语言的精妙,而小读者却可以只管阅读精彩的故事即可。

目录

第1章 温尼·菩和蜜蜂,故事开始

第2章 温尼·菩外出做客,被卡在一个狭小的地方

第3章 温尼·菩和小猪一起去打猎,差点抓住一个怪物

第4章 老驴伊呦掉了一条尾巴,温尼·菩替他找到了

第5章 小猪遇见了长鼻怪

第6章 伊呦过生日,收到两份礼物

第7章 袋鼠妈妈和小豆来到森林,小猪洗了个澡

第8章 克里斯托弗·罗宾的北极探险

第9章 小猪被洪水围困

第10章 克里斯托弗·罗宾为温尼举行宴会 我们说再见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温尼·菩和蜜蜂,故事开始

埃德熊跟在克里斯托弗·罗宾后面,头朝下,嘭、嘭、嘭地下楼来了。这是他所知道的唯一的下楼姿势,但有时他又觉得可能真的有另一种姿势,只要他停下嘭、嘭、嘭,想一想这问题,过一会儿就可以想得出来。后来又觉得也许没有第二种。不管怎么说,他已下到楼底了,准备向你做介绍了——小熊温尼·菩。

当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时,正如你也会那样说的,我说:“可我还以为他是个男孩呢。”

“我也曾这么认为。”克里斯托弗’罗宾说。

“你就不能叫他温尼?”

“我不会。”

“但是你说——”

“他是温尼·特(ther)·菩。你难道不知道特(ther)是什么意思?”

“噢,现在我明白了。”我赶紧说,而且我希望你也明白了,因为这是你将得到的全部解释。

下了楼,温尼·菩有时喜欢做游戏,有时喜欢静静地坐在火堆前听故事。今天晚上——

“讲个故事怎么样?”克里斯托弗·罗宾说。

“关于什么的故事?”我说。

“你能用甜美的口吻给温尼·菩讲一个吗?”

“我想可以的,”我说,“他喜欢听哪种故事?”

“有关他自己的,因为他就是那种熊。”

“哦,我明白了。”

“那你能用甜甜的声音讲吗?”

“让我试试吧。”我说。

于是我就试着讲了。

从前,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上星期五,温尼·菩独自住在森林里的“桑德斯”的名字下面。

“在‘桑德斯’的名字下面是什么意思?”克里斯托弗·罗宾问。

“意思是他在门上用金色字母刻上了他的名字,然后他就住在下方。”

“温尼·菩不太肯定。”克里斯托弗·罗宾说。

“现在我肯定了。”一个声音咆哮着。

“那么我就往下讲了。”我说。

一天,温尼·菩外出散步时,他来到森林中间的一块开阔地,在这块地方的中央长着一棵高大的橡树,从树梢传来一阵巨大的嗡嗡声。

温尼·菩坐在橡树脚下,把脑袋埋在手掌间,开始了思考。

首先他想:那种嗡嗡声是有意义的。它不只是嗡嗡嗡,而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有嗡嗡声,就说明有人在发嗡嗡声,而发出嗡嗡声的唯一理由是你是一只蜜蜂。

接下来他又想了很久,然后说:“据我所知,作为蜜蜂,活着的唯一理由就是酿蜜。”

这么想着,他站起来了,说:“而酿蜜的唯一理由就是让我吃。”所以他就开始向树梢爬去。

他爬呀

爬呀

爬呀

边爬

边唱:

真有趣  熊爱吃蜂蜜

嗡!嗡!嗡!

不明白他为何嗡嗡嗡。

接着他又往前爬……再往前爬……然后,又爬了那么一点点。这时他又想起另一首歌:

这想法真有趣,

他们会筑巢在树脚,

如果熊是蜜蜂,

我们就不用爬梯子一层层,

如果蜜蜂是熊。

温尼·菩已经很累了,所以才开始唱一首“抱怨之歌”。他快到了,要是他恰好就坐在那树枝上该多好……

咔嚓!

“噢,救命!”温尼大叫,他摔到十英尺下的一根树枝上。

“要是我没有——”话音刚落,他就掉到二十英尺下的另一根树枝上。

“你看,我本想做的是——”他解释道,四脚朝天打了个滚,摔到三十英尺下的又一根树枝上,“我本想——”

“当然,它是很——”他边说边连续滑下另外六根树枝。

“都怪我,”说话间,他已与最后一根树枝告别,原地转了三圈,然后优雅地飞进旁边的金雀花丛,“都怪我太爱吃蜂蜜了。噢,救命!”

他爬出了灌木丛,抹掉鼻子上的刺,然后开始思考。他想到的第一个人是克里斯托弗·罗宾。

“是我吗?”克里斯托弗·罗宾兴奋地说,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就是你。

克里斯托弗·罗宾不说话了,但他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大,脸涨得通红。

于是,温尼·菩去找他的朋友克里斯托弗·罗宾,他住在森林的另一边有一扇绿门的房子里。

“早上好,克里斯托弗·罗宾。”他说。

“早上好,温尼。”你说。

“我想知道你是否有那么一种叫做气球的东西?”

“气球?”

“是的,一路上我都对自己说‘不知道克里斯托弗·罗宾是否有那么一种叫气球的东西’?我刚刚才对自己说了一遍,边想着气球,边猜想你到底有没有。”

“你要气球干什么?”你问。

温尼·菩向四周看看没人在听,就用手掌捂住嘴角,把声音压得低低的:“蜂蜜!”

“但怎么能用气球得到蜂蜜呢?”

“我能。”温尼回答说。

凑巧,前一天晚上你去朋友小猪家参加了一个晚会,在晚会上你得到了气球。你已经有了一只巨大的绿气球,而瑞比的一个亲戚得到了一只巨大的蓝气球。但他个头也太小了,就把大气球留下来。于是,你就带着绿气球和蓝气球回家了。

“你喜欢哪一个?”你问温尼。

他把头埋在手掌间认真地思考起来。

“是这样的,”他说,“当你用气球去获取蜂蜜时,最要紧的是不让蜜蜂知道你来了。如果你有一只绿气球,他们会认为你只是树的一部分,而不会注意到你。如果你有一只蓝气球,他们会认为你只是天空的一部分,也不会注意到你。现在的问题是哪个更像些?”

“难道他们不会发现你就在气球下面吗?”你问。

“也许会也许不会,”温尼说,“你永远也搞不懂蜜蜂是怎么回事。”他想了一会儿说:“我得装得像是一朵小小的乌云,那样就会骗过他们。”

“那你最好用蓝气球。”你说。事情就这样定了。

这样,你们俩就一起带着蓝气球出去了,你还带上了枪,以防万一,就像你一向所做的那样。温尼·菩来到一个泥潭,他滚呀滚呀,直到全身都黑乎乎的了;然后,当气球吹到足够大以后,你和温尼就一起抓住绳子,突然你松了手,温尼就悠悠地飘上了天空,后来他就停在半空中——与那棵树的树梢一般高,水平距离则有二十英尺远。

“万岁!”你大叫。

“这不是很妙吗?”温尼向树下的你大叫。“你看我像什么?”

“你看起来就像吊在气球下的一只熊。”你说。

“不,”温尼焦急地问,“难道我就不像蓝天中的一朵乌云吗?”

“不太像。”

“噢,可能从我这儿看是不同的。还有,正如我所说的,你弄不清蜜蜂是怎么回事的。”

没有风把他吹得离树更近些,于是他就只好待在那儿。他可以看见蜜蜂,可以闻到蜂蜜的香味,但却碰不到蜂蜜。

过了一会儿他向你大叫:

“克里斯托弗·罗宾!”

“喂!”你大声叫道。

“我觉得蜜蜂好像起了疑心!”

“对什么事起了疑心?”

“我不知道。但是直觉告诉我他们有所察觉!”

“也许他们觉得你想拿他们的蜂蜜。”

“可能是那样吧,你弄不清蜜蜂是怎么回事。”又是一阵沉默,然后他又向站在树下的你大叫。

“克里斯托弗·罗宾!”

“怎么了?”

“你家里有伞吗?”

“我想有的。”

“我希望你能把它带到这里来。你拿着它走来走去,不时地抬头看看我,嘴里说‘啧,看起来要下雨了’。我想,你那样做将会对蜜蜂更有欺骗性。”

你禁不住大笑起来:“小傻熊!”但你并没大声地说出来,因为你太喜欢他了。于是你就回家去取雨伞。

P1-9

序言

生命需要方量、美丽写灯火——《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总序

今日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新媒体文化——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视、电影、博客、播客、手机、音像、网络游戏、数码照片等,虽然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但阅读却依然显得重要。时光雕刻经典,阅读塑造人生。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尤其是经典文学的阅读。

人们需要文学,如同在生存中需要新鲜的空气和清澈的甘泉。我们相信文学的力量与美丽。如同我们相信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德国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描述文学的美丽:文学是这样一种景观,它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中国文学家鲁迅对文学的理解更为透彻,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学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是的,文学正是给我们生命以力量和美丽的瑰宝,是永远照耀我们精神领空的灯火。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需要力量、美丽与灯火,在于人类的本真生存方式总是要寻求诗意的栖居。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以下简称《典藏书系》)正是守望我们精神生命诗意栖居的绿洲与灯火。《典藏书系》邀请了国际儿童文学界顶级专家学者,以及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等组织的负责人,共同来选择、推荐、鉴别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精品;同时又由国内资深翻译专家,共同来翻译、鉴赏、导读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力作。我们试图以有别于其他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丛书的新格局、新品质、新体例,为广大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提供一个走进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全新视野。

根据新世纪全球儿童文学的发展走向与阅读趋势,《典藏书系》首先关注那些获得过国际性儿童文学大奖的作品,这包括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耐基奖等。国际大奖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尺度,是界定作品质量的一种跨文化国际认同。同时,《典藏书系》也将目光对准时代性、先锋性、可读性很强的“现代经典”。当然,《典藏书系》自然也将收入那些历久弥新的传统经典。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大奖、现代经典、传统经典的有机整合,真正呈现出一个具有经典性、丰富性、包容性、时代性的全球儿童文学大格局、大视野,在充分享受包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幻想文学等不同体裁,博爱、成长、自然、幻想等不同艺术母题,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不同语种译本的深度阅读体验中,寻找到契合本心的诗意栖居,实现与世界儿童文学大师们跨越时空的心灵际会,鼓舞精神生命昂立向上。在这个意义上,提供经典,解析经典,建立自己的经典体系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童心总是相通的,儿童文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在于为人类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的力量与美丽是滋润亿万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甘露,是导引人性向善、生命向上的灯火。愿这套集中了全球儿童文学大师们的智慧和心血,集中了把最美的东西奉献给下一代的人类美好愿景的书系,带给亿万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阅读的乐趣、情趣与理趣,愿你们的青春和生命更加美丽,更有力量。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顾问委员会

2007年9月18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英语国家,曾经读过温尼故事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为父母,他们非常喜欢大声给自己的孩子念出温尼的故事。他们以成人的眼光重新体认这些故事写得多么好,并且想起自己小时候有多么喜欢它们。

——陈恩黎(儿童文学博士)

温尼·菩带给我很多快乐,他还让我知道了朋友之间的真诚,面对危险,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特别是当小熊温尼·菩高兴得又唱又跳的时候,我也快活极了!所以有小熊温尼·菩陪伴,我从不孤单。

——高孜航(某小学二年级学生)

读了这本小小的书后,有种美好的感觉又短暂地回到了身边,也许下一分钟它就远我而去,至少有这一次的温暖也足够我享用的了。

——新浪网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熊温尼·菩(畅销版)/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
译者 文培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856418
开本 32开
页数 147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88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5
出版地 湖南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