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碎琉璃/王鼎钧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王鼎钧的《碎琉璃》回忆20世纪上半叶山东故乡的人与事,娓娓叙说故乡的亲人、师友以及少年经历,自传色彩浓郁。

这部散文集虽是断断续续、长短不一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是可以串连在一起的,串连成一篇可歌可泣的长文。这本描述战乱时期的作品,隐隐诉说着战火下人们的悲哀。

内容推荐

《碎琉璃》回忆20世纪上半叶山东故乡的人与事,娓娓叙说故乡的亲人、师友以及少年经历,自传色彩浓郁。

王鼎钧的《碎琉璃》这部散文集虽是断断续续、长短不一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是可以串连在一起的,串连成一篇可歌可泣的长文。这本描述战乱时期的作品,隐隐诉说着战火下人们的悲哀。

目录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代序

九歌版原序

楔子:所谓我

瞳孔里的古城

迷眼流金

一方阳光

那些雀鸟

红头绳儿

失楼台

看兵

青纱帐

敌人的朋友

天才新闻

带走盈耳的耳语

哭屋

拾字

神仆

在离愁之前

新版《碎琉璃》后记

试读章节

手里握一只麻雀或黄雀,是挺好玩的事情,你不能怪孩子们喜欢捉它。细嫩的绒毛,暖烘烘的腱肉,令你的掌心那样舒适。它的心脏鼓动得那样剧烈,脚爪颤动,将愉快的韵律传遍你的周身。它全身依附你,但是眼睛却张皇四顾,寻找出路。你只要一用力,就可以捏死它,可是,你若松开五指,(多么容易的事情!)你立即创造了一位活泼的天使。

捉雀鸟的方法有十七种,我哪一种也不会。别的孩子捉到雀儿拿给我看,如果我有钱,就向他们买;如果没有,他们就把雀儿捏死,用泥巴密封起来,烤熟了吃。如果我买到手,就轻轻的握着,享受操纵命运的乐趣。握鸟跟握住一块石头不同,你得用拇指和食指围住它的脖子,用小指从后面顶住它的大腿,中间三指贴紧它的肚子,这样,它就两脚悬空,两翅贴身,完全丧失了飞鸟的特性,任人摆弄。惟一不驯伏的是它的眼睛,总是侧头去望树枝,那神情令你觉得加倍有趣。

我很注意手里握着雀鸟的孩子。怎么,你捉到一只麻雀吗?你打算怎么办?烤熟了吃?麻雀有什么好吃,不如吃冰糖葫芦。我给你钱去买冰糖葫芦,你给我麻雀。我握住麻雀,暗想:把这样有趣的东西丢在火里烧焦,实在糟蹋。我带着它到郊外去,钻进林里,钻进一片花花的树叶、花花的阳光底下,一片哗哗的鸟声中,小麻雀伸长了脖子听,侧着头看,热血沸腾,使我的掌心出汗。我一扬手,像抛一块石头把它抛出去,这石头在空中变成纸鸢,飘起来,藏进花花的阳光、花花的树叶里。风来抚摩我张开的手掌,轻轻拭去掌心的汗珠,这只手好舒服!就像刚刚跟国王握过一样。

大概冰糖葫芦的滋味确实不错,我经常可以买到麻雀或黄雀。当然,有些孩子宁愿吃雀肉,到处拾柴生火,席地大餐。雀儿怎么这样愚蠢,前仆后继落到孩子们的网里?那些从我手中侥幸脱险的雀儿难道不把亲身经验告诉它的同类?在雀类的世界里,难道不互相传播警告?孩子们烤雀肉的时候,活着的麻雀在旁边飞来飞去,难道看不见?

突然间,我兴起一阵雄心,想拯救这些可怜的小动物。我打破了那个最大的扑满。整个暑假,天天到野外去放雀。当然,这样效果还是有限(天下的儿童都正在抓天下的雀鸟),要紧的是唤起雀类世界的自救。一只麻雀黄雀什么雀由别人手里转来之后,绝处逢生之前,我剪掉它的一个脚趾,仅仅一剪。雀儿受到伤害,剧烈的抖动了一下,比起烧死,这点痛苦算不了什么。唯有经过痛苦,才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唯有经过痛苦,才会牢记教训,不犯以前的错误。带着痛苦飞去吧,在以后的日子里,要时时反省,为什么少掉一个脚趾。要告诉小雀儿怎样保全脚趾。让所有的雀类看到那只残缺的脚,让它们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有些地方不可去,有些东西不可靠近,有些食物不可吃。

这癖好花光了我所有的储蓄,甚至使我成为亲友眼中的笑柄。那年头,长辈们作兴赏一点零钱给小孩子花用,他们把铜元塞进我的口袋时常说:“拿去买麻雀。”我常常到打谷场上去看麻雀,特别注意它们的脚,雀儿成……

P49-51

序言

九歌版原序

蔡文甫

从1975年到1977年,鼎钧兄“每年一书”,陆续完成“人生三书”,得到广大读者的敬爱。三年来,颇有人劝他“打铁趁热”,整理家中存稿多出几本集子,他不肯;他以更谨严更勤奋的态度创作更好的作品。他费了十五个月的时间写他一系列自传式的散文,在“九歌”的催促下出版了这本《碎琉璃》。

“碎琉璃”书名的涵义,作者在本书第四篇“一方阳光”里有间接的解说,它代表一个美丽的业已破碎了的世界。作者从那个世界脱出,失去一切,无可追寻,而今那一切成为一个文学家创作的泉源。他用“瞳孔里的古城”一篇表现故乡,“一方阳光”表现他的家庭,“迷眼流金”表现他少年时期的心态,“红头绳儿”表现初恋,“看兵”、“青纱帐”、“敌人的朋友”、“带走盈耳的耳语”一连四篇表现他在抗战敌后参加游击队的见闻,“哭屋”描述他在私塾里读书的感受。以下还有多篇短构,表现他在爱情(也许不只是爱情)方面的挫折与执著。在这本书里面,他抒情叙事诉诸感性,飘渺如云,香冽如酒,与“人生三书”之理性明晰迥然不同。“人生三书”出齐后,他声言不再以同样的手法、同样的内容写作,显然不甘以三书自限,决心继续突破跃升。在《碎琉璃》里面,他办到了!

《碎琉璃》最大的特点是以怀旧的口吻,敲时代的钟鼓,每篇文章具有双重的甚至多重的效果。他把“个人”放在“时代”观点下使其小中见大,更把“往日”投入现代感中浸润,使其“旧命维新”。这些散文既然脱出了身边琐事的窠臼,遂显得风神出类,涵盖范围和共鸣基础也随之扩大,不仅是一人一家的得失,更关乎一路一代的悲欢。我相信在鼎钧兄已有的创作里面,《碎琉璃》是真正的文学作品;他如果有志于名山事业,(《碎琉璃》是能够传下去的一本。对于可敬可爱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需要用文学的心灵来接受、来品鉴。世事沧桑,文心千古,琉璃易碎,艺事不朽,敢以此旨遍告知音,敢以此志与鼎钧兄共勉。

后记

新版《碎琉璃》后记

我曾说,我们都用“残生”写作。我的意思是,我们把一天中最好的时光、最多的精力交给职业,任凭一些屠宰灵感湮灭创意的事务反复消耗磨损,只能侥幸剩些气力,花费在笔墨驰骋上。我们创作的欲望总是在压抑之下挫折之中,每个人可以说都是怀才不遇有志未酬。那时,我们听说世上有所谓专业作家,确曾为之悠然神往。

一九七六年,我在元旦之夜作了一次深刻的反省,决心摆脱职业,专心写作,挣开多年以来顾此失彼的矛盾,那时我对我的专业已极疲倦,而台湾由于教育普及,文学人口急速膨胀;经济繁荣,收入增加,买书的意愿日渐增高。我曾经随团参观一个规模很大的成衣工厂,看见缝纫机的台面上摊着钱穆、罗素或是沈从文,女工们在不必盯牢针线的时候,就朝书本上瞄两行,今天的读者尽管引车卖浆,对文学的趣味未必庸俗浅薄,书店的市场取向和作家的心灵抱负,两者的差距IS益缩小。舂蚕吐丝的时节已到,虽然创作自由还不充分,我不能再等了。

一九七八年三月,《碎琉璃》书成。在这本书里,我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戏剧之间兼收并蓄的表现技巧渐能得心应手。重要的是,我觉得生命的酸甜苦辣已调和成鼎鼐滋味,心如明镜,无沾无碍的境界可望可即。不错,这本书以我少年时代的生活为底本,但它不是要纪录我自己,我的生活并无可诵可传,只因为我个人生活的背后有极深的蕴藏,极宽阔的幕,我想以文学方法展现背后的这些东西,为生民立传,为天下国家作注,我提供一个样本,虽不足以见花中天国,却可能现沙中世界。

《碎琉璃》在台北出版后,一般反应不错,见诸文字而又为我涉猎所及的有以下各篇:

子敏:一个感觉世界。国语日报,一九七八年五月一Et。

朱星鹤:琉璃易碎,艺事不朽。国魂月刊三九。期,一九七八年五月。齐邦媛:散文的两个世界。幼狮文艺月刊二九三期,一九七八年五月。

申真:拈出一个“感”字,《碎琉璃》书后。爱书人旬刊,一九七八年七月一日。

黄武忠:两道爱的光辉,朱自清“背影”与王鼎钧“一方阳光”之比较。中华日报,一九七八年七月一日。

杨光明:百万灵魂的取样,王鼎钧的((碎琉璃》。爱书人旬刊,一九七八年八月一日。

孙旗:评介王鼎钧的《碎琉璃》,中华日报,一九七八年七月六日。

陈克环:永恒的琉璃。中华日报,一九七八年八月三日。

张默:回忆的,诗意的,生命的。浅谈王鼎钧的《碎琉璃》。新生报,一九七八年八月六日。

宋瑞:品鉴《碎琉璃》,从故事看本书的结构。明道文艺第三十期,一九七八年九月。

高天生:试论《碎琉璃》的忧患意识。明道文艺第三十期,一九七八年九月。

陈连顺:评王鼎钧的《碎琉璃》。出版与研究月刊,一九七九年一月。

亚青:《碎琉璃》读后。中央日报,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日。

莲莲: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看《碎琉璃》。书评月刊第八二期,一九八O年二月。

陈煌:不碎琉璃。中华日报,一九八。年十月七日。

郭明福:悲欢时代的颂歌。中华日报,一九八二年四月十四日。

书评之外,《碎琉璃》两次人选好书的书单:

第一次,爱书人旬刊在一九七八年广泛发出选票,选举“最受欢迎的十本书”,《碎琉璃》以第三名入选。

第二次,“出版与研究”月刊在一九七九年发出六万份问卷,要求各界推荐好书,《碎琉璃》以第七名入选。

《碎琉璃》中的文章,经译成英文的,有三篇:

“哭屋”,周兆祥译,香港中文大学“译丛”一九七七年秋季号发表。

“红头绳儿”,玛伊芙译,中国笔会会刊一九七九年起来,我当初本想用同样的体例、同样的风格连写三本。岂料《碎琉璃》出版后不久,我就离开台湾,远适异国,其后天地变局层出,个人遭际也甚有拂逆回折,心肠非故时,心声也不似向前,以致以抗战生活为背景的《山里山外》,有了“可怜无数山”的苦涩,下一本《左心房漩涡》,竟恍忽是“林青塞黑”的况味了。如是,《碎琉璃》成了我不可复制的文学梦幻。

现在,我伏案写这篇后记,恰是《碎琉璃》出版满十三周年之时。此书先是用铅字排版打成纸型印刷,纸型用坏了,再排一次,用照相制成平版印刷。平版的效用也受折旧率支配,等到又想重排,印刷业起了变革,电脑打字排版兴起,老式铅字排版的工厂纷纷歇业或更新设备,我虽然很留恋铅字印出来的质感,也只好合旧逐新。电脑排版一出,毕升发明的印刷技术完全消去了,前浪后浪,逝者如斯,《碎琉璃》尚能继续出版,也算是在时间的淘洗中度过一关。因此,帮忙督印此书的明道文艺杂志社长陈宪仁兄,以及组版校正此书的郑彩仁、林淑如、卢先志、叶玉慧、林翠莲等先生、小姐,就更使我铭心难忘。

当我校读《碎琉璃》新版的清样之时,故乡已由“失去的地平线”之后冉冉升出,故乡由传说变成新闻。而今,在那里,我生命中出现过的风景人物,几乎都不存在了,我参与过的事,也几乎无人记省,然而阳光大地,万古千秋,琉璃未碎。我感激这阳光之下,大地之上,产生了那么丰富的题材,使我一生用之不竭。我相信那灿烂的阳光,芬芳的大地,必定继续产生自然之美,人性之真,供后来者取之不尽。但是,我希望,永远不要再产生打砸抢杀的“革命群众”,也永远不再产生像我这样少小离家,老大难归的浪子!

书评(媒体评论)

我相信在鼎钧兄已有的创作里面,《碎琉璃》是真正的文学作品;他如果有志于名山事业,《碎琉璃》是能够传下去的一本。

——蔡文甫

不错,这本书以我少年时代的生活为底本,但它不是要记录我自己,我的生活并无可诵可传。只因为我个人生活的背后有极深的蕴藏,极宽阔的幕,我想以文学方法展现背后的这些东西,为生民立传,为天下国家作注,我提供一个样本,虽不足以见花中天国,却可能现沙中世界。

——王鼎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碎琉璃/王鼎钧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鼎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42866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9
13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