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埔军校/岭南文化十大名片
内容
编辑推荐

岭南文化名片所标示的文化形成,是千百年来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东人民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现象,更承载着广东文化的灵魂。

《黄埔军校/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由陈予欢所著,侧面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岭南文化的金字招牌,表现出了旺盛的文化张力,不仅将告诉世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滋长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将烛照广东文化发展的未来。

内容推荐

《黄埔军校/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由陈予欢所著,《黄埔军校/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是“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

黄埔军校是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直到今天,黄埔军校仍然是联结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之一。

目录

黄埔军校的缘起与兴盛

革命大本营的“保护神”

黄埔军校的“脊梁”

“贪生畏死莫入斯门”

将星熠熠出黄埔

在战争中成长起来

棉湖大捷,一战成名

饮马长江,直捣黄龙

黄埔军人的忠烈魂

黄埔精神,历久弥新

试读章节

黄埔军校始建于1924年6月16日,是孙中山创办的一所具有革命意义的军事学校。军校最初的正式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以“黄埔军校”闻名于世。黄埔军校所在地为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全岛有8平方公里,四面环水,位当要冲,是广州城市东南方门户,近代以来黄埔岛(长洲岛)就是军事与武学之地。

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代表团”,从上海前往莫斯科访问。蒋介石负担起考察苏联军事组织方面情况的重任,他拜会了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红军总司令、参谋长,一起商讨在中国建立军事学校的计划。还参观了步兵团、步兵学校、军用化学学校、高级射击学校和海军基地。

蒋介石还在苏联访问期间,孙中山便在11月26日的国民党中执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要成立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的设想,拟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政治部主任。

以孙中山为总理的中国国民党,打算以黄埔军校为契机,开创现代中国的政党与军事的首次结合,也就是说,政党依仗政治强势力量,为推行政党的政治路线、政治制度,缔造和组建武装力量甚至国家意义之军队,实现政党既定的治理国家之最终目标。

黄埔军校的创建,预示了现代中国政党组织及其成员将进入军校、军队乃至军事领域。所有这一切的政治变革,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同家的政党模式,参与甚或主导国家军政事务之理念的开端。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或政治势力集团,第一次以社会“进步力量”的姿态,开始影响、作用和主导国家政体的走向与趋势。

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在1920年代同时崛起,成为影响并左右现代中国政治方向的两个最重要的现代政党。它们就是从黄埔军校开启了军事与政治的合作。

P2-5

序言

文化之根基,在于脚下沃土;文化之硕果,在于阳光雨露。两千多年岭南文化,枝繁叶茂至于今,不外得益于两点:根深与吸收。

珠江流域位于五岭之南,但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发祥地。岭南一带依山傍海,河涌交错,古百越先民生于斯长于斯,从早期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后来商贸文明,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无不烙上深深的本土印记,彰显岭南水文化旺盛之生命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粤菜、广东凉茶、骑楼等,得天独厚,彰显岭南人生活中特有之文化风韵。

百越之地与中原虽关山阻隔,但自秦以降,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之交流,便从未间断,特别是唐梅关古道凿通之后,来自母体之文化养分,更是源源不断输入岭南,消化吸收,成为岭南本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发源于本土之粤剧,其唱腔发展过程中,便吸纳了弋阳腔、昆腔、秦腔、汉剧等外来剧种精华,博采各家所长,自成一格。而韩愈贬潮,东坡谪惠,这些文人之难,却是岭南之福,他们推动了岭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也让南北文化相得益彰。

岭南文化之开放与包容,不仅表现在对待同族同根之中原文化上,更表现在对舶来文化之高调“拿来”。自秦汉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岭南作为始发地及通商大港,千百年来独居中外文化交流之最佳平台。清政府对海关是开了又闭、闭了又开,反复无常,但广州却一直对外开放,即便是闭关政策最严之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州街道上洋商依旧熙熙攘攘。经济往来必定挟带文化交流,文化舶来品纷纷从岭南登陆引进,消化吸收之后,再影响全国。广式骑楼、开平碉楼,便是中西建筑艺术之完美结晶。惠能创立了南禅,其《六祖坛经》被誉为中国人的佛经,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民族化和世俗化。

广东毗邻港澳,历来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近现代百年来成为时代的方向标,引领时代潮流,成为最重要的革命策源地。近代中国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岭南人中之翘楚如康梁、孙中山等,执改良与革命之牛耳,推翻帝制,建立亚洲第一共和国,都得益于岭南人对世界先进文化快人一步之认同。进入20世纪,广东又一次领潮争先,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不但创造了一系列经济之奇迹,而且孕育了改革开放时代文化精神,广交会成为海上丝路的新的里程碑,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见证,又是商都文化的一个新标志。

历史进入了21世纪,文化在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提高文化的创新力、辐射力、影响力和形象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评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正是提升广东文化形象之举。在这一重要历史契机下,整理、挖掘、打造岭南文化名片,就显得尤为紧迫。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名片,是增强文化凝聚力的需要,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需要,是塑造文化形象力的需要,对于提升广东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名片,是代表一个地方最具特色度、知晓度和美誉度的整体形象、领域形象、特色形象的标志。岭南文化名片所标示的文化形成,是千百年来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东人民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现象,更承载着广东文化的灵魂。“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正是岭南文化精华的浓缩,彰显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经过广大网民、市民和专家,历经10个月的票选角逐,终于决出了代表岭南文化的十大名片——粤菜、粤剧、广东音乐、骑楼、黄埔军校、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同时评出了十大提名名片——陈家祠、南越国遗址、南海1号、岭南画派、石湾陶艺、潮州工夫茶、客家围龙屋、广东凉茶、粤绣、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岭南文化的金字招牌,表现出了旺盛的文化张力,不仅将告诉世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滋长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将烛照广东文化发展的未来,《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丛书的出版,也适逢其时地为宣扬广东的文化影响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春风润南粤,文化展新姿。在文化强省建设的浩荡春风中,在盛世倡文兴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的诞生,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文化建设工作的参与热情,不断掀起关注岭南文化的传承、发展、成长的社会热潮。

是为序。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埔军校/岭南文化十大名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予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68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1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7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6.3
丛书名
印张 4.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3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8: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