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快乐由己(心态改变命运)
内容
编辑推荐

用信念播撒快乐的种子,用道德滋养快乐的成长,用廉洁守护快乐的果实,用爱心分享快乐的笑容。

四维所著的《快乐由己——心态改变命运》摈弃了生活窍门、秘诀之类的技性、匠气的探究与解说,而专注于道德培养,阐述高尚品德在现实生活中开慧释疑的理解与运用,是一本个人道德修养的辅导读物。

内容推荐

《快乐由己——心态改变命运》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对在利益驱动下人们的心灵困惑进行时代的理性观照,辅以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深入浅出地揭示人生快乐的真谛,指出快乐只和生命的真善美有关,只有潜心致志地修养自己,通过甘于平淡、随缘努力、宽阔心胸、抑制私欲来认识世界、清亮心灵;学会放下心性、以柔克刚、无为而为,以勤立身、尚和求进来丰满心性、充实精神。克服投机取巧的技性、匠气,才能摆脱痛苦与忧郁的纠缠,开拓人生永不枯竭的快乐之泉。《快乐由己——心态改变命运》由四维所著。

目录

快乐由己——代序

乐从中来

 乐由心生

 ——你的生活态度,决定着你的心情感受和人生际遇/2

 知足常乐

 ——只有努力节制欲望,知道满足,人才不会迷失生活的正确方向,从而让快乐长驻自己的心中/5

 感恩多乐

 ——感恩,学会做人的支点/8

 乐而无忧

 ——热爱生活的人没有理由让自己沉溺于忧伤/11

 乐则无怨

 ——是发现和找到快乐,还是自寻烦恼,决定的因素在于人的心理/15

 本章小结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努力体会生活真味,我们就可以开拓不竭的快乐之源/18

平淡是真

 淡蕴本然

 ——从平淡中体味真爱的快乐/21

 淡蕴真知

 ——以淡泊立身处世,可以能动地将快乐和痛苦转化,从而让人活得更清醒和超然/24

 淡蕴真美

 ——平淡之美淡远浪漫,亲近平实;少了热烈,多了恬静,显得更加真实亲切/28

 淡蕴劲力

 ——能够安于平淡,才是生活中的强者/31

 本章小结

 ——平静淡然地接受事理正常的演绎过程及结果,是最本真的生活/35

随缘自适

 随顺自然

 ——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始终以豁达恬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应对世事/38

 积极进取

 ——机遇不会垂青懒惰与投机者,只有那些为心中的理想付出诚恳劳动的人,才有可能享受成功的欢乐/41

 把握自我

 ——把握自己、珍惜时光、积极进取,切实地在现实生活中择善固守,踏实而沉稳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44

 得失有道

 ——着眼于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依缘取舍,才能心无挂碍,更好地把握前进的方向/47

 广结善缘

 ——以推己及人的情怀,理解和尊重他人,实现良好的沟通,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51

 本章小结

 ——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不模糊立场,不丧失原则,心中总保持一份随心自在的清明敞亮/55

 尚廉制欲

 ——崇尚廉洁,就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99

 本章小结

 ——节制和引导欲望,把欲望控制在理性、正义的范围,开创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103

善下处上

 放下能上

 ——无论得失,都应该舍得放下,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107

 放下无忧

 ——放下负担,抚慰心灵,轻松上路,便远离了无奈和苦痛,亲近了快乐与成功/113

 舍得可得

 ——人们总是以为拥有越多就会越快乐,这种不愿舍弃的心理让许多人的生命有了更沉重的负荷/119

 本章小结

 ——放下并不是抛弃,而是一种豁达的生活心态,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解和顺应/125

至柔至刚

 以柔克刚

 ——柔韧的力量是避开争斗的软征服,它积极主动地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圆通、温顺的态度去化解难题/128

 糊涂至明

 ——聪明的“糊涂”,是小事不计较、大事不含糊的豁达,坚持以心中的平和沉稳来处事待人/134

 曲径通幽

 ——曲线丰富了线条的弹性,不仅给人柔和、深沉的美感,而且引导人们依照规律,从曲径中走出直线的目标/142

 本章小结

 ——世间多少事情,直率走不出坦途,而审时度势、顺其自然、曲折迂回却能走向成功/149

无为大用

 无为而为

 ——无为是有效地消除或控制一己私欲,将主观努力调整到与客观规律相一致的积极状态/153

 不变应变

 ——“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变和要不要变,而是怎么变/158

 化繁为简

 ——不纠缠在事物复杂的表象,在准确找到并把握事物规律的基础上,以最简洁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163

 吃亏是福

 ——当一个人失去某些利益的同时,也可能会获得另外一些新的利益,吃亏实际上是一个有效补偿的过程/168

 本章小结

 ——“无为”能够增长自我约束的道德力量,引导人们走出私欲的泥潭,迈上为大众利益而为的和乐大道/173

勤则不匮

 勤能补拙

 ——有远大的目标,就应该耐得住辛苦,不遗余力去践行/176

 责任助勤

 ——责任规范着勤奋的方向,夯实了勤奋的着力点,确保勤奋的效能/182

 勤铸成功

 ——勤奋的人不一定都能心想事成,但懒惰的人却笃定不可能获得成功,这是人生的法则 /189

 本章小结

 ——勤奋点亮希望之灯,照耀光明之路,引导我们创造财富、改变生活、成就未来/196

和实生物

 以和为贵

 ——“和”的实施和不断推广,让人们的相处变得更加温馨和简单,得益的是整个社会/200

 和而不同

 ——固执于同一及苛求完美,眼中将没有美好的东西,在世界上也就没有可以接受的人和事/210

 天人合一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个体与群体和谐,达到万物与生命的有机融合/220

 本章小结

 ——尚和,众生平等,多元共生,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平衡、和谐地促进新要素、新事物的产生/228

乐在其中——编后语

试读章节

乐由心生

——你的生活态度,决定着你的心情感受和人生际遇

相同的世界却在每个人心中有着不同的感受,是人们心灵映衬、演绎的结果。其实快乐简单而平凡,并且无处不在,但它需要主动用心去追寻、体会才能得到。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就能让快乐在心中扎根,使你无论经历苦痛还是面对欢欣,都能从中体验出生活的真味,尽享人生的快乐。

快乐就在我们一心一念之间

人生的快乐并非想象的那么复杂难觅,快乐就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发乎人内心的自然的心情。所谓境由心造,快乐不快乐,是内心缔造的。当你感觉良好时,快乐就在你身旁;当你心中郁闷忧伤时,快乐早已远离你而去。相同的世界在每个人心中却变得不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不同的心灵演绎出不同的感受。因此,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是快乐的源泉。

快乐其实就存在于我们正经历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但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用心去追寻、体会。当你能以豁达的态度淡定地经历苦痛,面对欢欣,尽情地体验生活的真味,你就已经是真正快乐的人了。

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呼吸空气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后来这位哲学家活了整整100岁,临终前,他微笑着、平静地重复那句话:“呼吸是一件幸福的事。”言外之意,活着是一件幸福的事。

空气,对于人的生命须臾不可或缺,但它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意识到它的存在,当失去它时才会发现它的重要。这位哲学家的体会告诉我们:快乐简单而平凡,并且无处不在,但必须主动寻觅、努力追求,并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体会才能得到。

如果我们都能明白快乐与否全在于心里的感受,努力培养健康的心灵,这样,无论外部环境如何烦躁喧嚣,清亮的心,就能给你一双看清世事的慧眼,引导你认识人生的真谛,找到真正的长久的快乐。

一个村子由于天灾人祸,村民们浮躁不安,闷闷不乐。村长召唤来一位健壮的小伙子,吩咐道:“听说终南山一带出产一种快乐藤,凡得此藤者,皆永远快乐,不知烦恼,你快去采吧!”备足干粮,配齐鞍辔,小伙子策马扬鞭,一路风尘朝终南山飞驰而去。水草丰沛的终南山麓,小伙子发现一处藤萝缠绕的小屋,一位老师傅正不辞劳苦地工作着。他衣食简约,但总是面挂喜色,不知疲倦。小伙子毕恭毕敬上前询问:“师傅,这些藤萝能使您快乐吗?”老师傅回答:“当然。”小伙子又问:“可以送些给我吗?”老师傅回答:“当然可以。不过快乐不能仅凭借几株藤萝,关键是要具备快乐的根。”小伙子不解地问:“是埋在泥土中的根吗?”老师傅笑盈盈地说:“不,是埋在心中的根。”小伙子顿时醒悟。

快乐并非靠“快乐藤”赐给,它就来自心中,只有将快乐在心中扎根,无论走到哪里,快乐都会围绕在你身旁。

一平如镜的水面,能映出清晰真实的湖光山色;而微风拂起涟漪后,景象会随之变形;如果外力搅动使波涛骤兴,水面映出的景象便支离破碎,无任何美感。你的生活态度决定着你的心情,影响着你的健康,甚至改变你人生的际遇。以平和冷静的心态面对冗繁事务,往往就能让人轻松自如。如果经常六神无主,焦虑不安,往往容易失去理智,把事办砸。因此,凡事要多往好处想,让达观的态度深扎心间,这是心理健康之道,也是快乐人生的不二法门。

养成快乐的习惯

孔子的学生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但是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孔子很感叹地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孔子赞赏的是一种心灵的清明豁达、与道同在的境界。颜回虽箪食瓢饮,而自得其乐。这是通过修养,拥有了一种自然而然、从心里显现的生命的本真的情怀。表明真正内心高贵的人,不忧不惧,可进入物我为一的境界。

精神世界的充实,让内心淡定从容,从而在物质匮乏的时候,仍然能体味到生活的乐趣;在经历苦痛中,安贫乐道,就能凭着宽广清亮的心胸、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天人合一的智慧,更快地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去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

快乐就是一种心态。心态不仅产生快乐的愉悦,还由审美的情趣产生创造的力量,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快乐也是一种心理习惯,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会变成生活的主人。

在同一条石板铺就的山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人擦肩而过。上山的虽汗流浃背,但却兴致勃勃,主动地和下山的打招呼:“山上好玩吗?”下山的疲惫不堪,连连摇头:“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上山的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说完擦一把汗继续向上攀登。过了一段时间,这拨上山的下来了,又碰上兴致勃勃向上爬的人:“山上好玩吗?”“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但上山的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

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山”上,不断有人上去,也不断有人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山下的想上去,山上的要下来。于是,上山的和下山的,就这样络绎不绝,接连不断。所有美丽的开始,都会有真实的结束,并非每个上山的都那么执著而兴奋,也不是每个下山的都如此疲惫而沮丧。其实,来的来,去的去,人们探山的目的,就在上山下山之中。

生活像是一杯水。真水无香、无色,而且还总是无常形,因时而变,随物成形,有人从中品出它的清冽甘醇,也有人厌倦它的平凡寡淡,全因心境情怀而异。人不是为苦痛悔恨而活,无论是谁,活着总有些追求,生命行走,乐观豁达,则无论上山下山、顺境逆境,都能活出精彩。

快乐来自于心灵,心灵是否清明敞亮,决定人的快乐与否和质量。心灵的完善,来自于道德的修养。涵养出高贵的心灵,不仅产生快乐的愉悦,还产生着创造的力量,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道路迢递漫长,唯有用真善美陶冶自己的情操,使心灵生命处于清亮平和之中,才能如明镜一般,真实地映照万象万物,虚怀若谷地吸收一切求真向善尚美的生命精神,从而拂去岁月的尘埃,屏蔽世俗的喧嚣,过滤私欲的浑浊。保有高贵的心灵,就有高尚的生活,快乐就时常围绕在你身旁。

P2-4

序言

快乐由己

世途坎坷,生活多艰。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红尘如利刃,给生命的年轮刻满岁月的沧桑。匆匆行走于人生蜿蜒、逶迤的长路,在生命与时光的磨合里,在快乐与苦痛、庆幸与无奈的激荡交错中,那曾经的意气风发,那熠烁着浪漫色彩的美好梦想,都被打上了现实的印记。当今社会,物质前所未有地丰富,但许多人的快乐指数却在日益衰减,生命变得沉重而无常。物欲与情欲的交替演绎,纠缠出几多遗憾,几多嗟唏?无论桀骜不驯I的放荡,还是循规蹈矩的执道,岁月都如昨日黄花,在我们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悸动中,枯萎凋零。生命行走的过程中,许多人都觉得不快乐,烦恼成为困扰精神世界的顽疾。人们在千方百计寻找着快乐,然而却感到越来越不快乐。快乐是什么?快乐究竟在哪里?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了横亘在许多人心头的难题。

其实,快乐是一种内心感受,就源于自己的内心。快乐距离我们很近,近得仅在一心一念之间,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平凡点滴当中,只是我们要学会用心去体会、去珍惜和把握。

你的生活态度决定着你的心情,影响着你的健康,甚至改变你人生的际遇。以平和冷静的心态面对冗繁事务,往往就能让人轻松自如。如果经常六神无主,焦虑不安,往往容易失去理智,把事办砸。因此,涵养心灵,让达观的态度深扎心间,这是心理健康之道,也是快乐人生的不一法门。

快乐是生活的本质内涵,是人生中应有之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不应只是作为一个称谓、一个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活在世上,而应当摆脱世俗外象的裹挟捆绑,超越物欲功利的矛盾迷惑束缚,以生命的本然纯真状态立于尘世,追求着人生内在的和谐和自主。这样的人,无论遭遇什么不幸,都会不顾一切地去拥抱生活、寻求快乐,在心中澎湃起不竭的生命热情,让自己的精神从痛苦中得到解脱。超越苦难、承受痛苦的磨砺,活得坦荡洒脱,真诚舒畅。

人生的快乐很像一个洋葱,如果你急着将它剥开,以破解内里的真相,那么你会赔上眼泪还很失望,因为里面什么也没有,被你一层层剥掉的就是它的全部。快乐其实是用岁月串起的一条缠绕生命的履迹。生命的风景总是在途中,世间的美丽绝非只是精彩的一瞬,为这刹那间定格的美丽,往往要付出涅槃般琐屑而实诚的雕琢和锤炼。苦痛与快乐交织并不是人生的追求,但却一定是生活的全部。把勤奋看做是人生的必须,是苦痛与欢欣交织的享受,那么,在生命行走的历程中,始终都会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容,无论成败得失,都可以在奋斗的过程中品尝出人生的快乐。

人生很精彩,只要善于发现,生命旅途到处都是美景;只要你努力,就可以使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成为通向梦想天堂的彩虹。但人生也很无奈,我们挚爱的东西无法全部都带在身上,而且即使千方百计实现不离不弃的一切,最终也都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离去。我们都希望一切能从心所愿,但是,现实却常常事与愿违:并不是所有真情的付出都有回报,也不是所有诚笃的劳动都有收获。

人生本无完美,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不完美转换成接近值,而不是专注于负面的影响进而扩大其缺憾,忽略与之相对的正面比值,让抱怨和恼怒的情绪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白,其实跟你过不去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自己。境由心造,人们许多的不适甚至疾病,其实都是由内心产生的,人们的苦痛,大都也是被累积起来的昨天和赋予了过多期待的明天累加起来的重担挤压出来的。  风雨之后未必就是绚丽的彩虹,但谁也无法阻挡太阳的升起。那么又何妨走进风雨?由它淋湿,也由它晾干。人生往往是失却了春的妩媚和夏的丰润,却收获了金秋的厚实与丰盈;不惧怕经历坎坷,便在踏过坎坷中领略了沿途的风景;晴朗的心灵天空,什么时候都不排斥浪漫诗意的云彩飘舞。对快乐的审视与把握是一件并非容易做到的事,因为它需要与生命的惯性搏斗,这是一种接近顿悟的睿智抵达,来自于对生命本质的观照,从而获得让自己的生命和欲望达成一种平和的互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如横亘在人们面前的大山一样,是人无法改变或者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不过,我们虽然无法随心所欲地改变世界,但却能有效地把握住自己,作出适应世界的改变,从而增长驾驭客观条件的能力。人生的真正快乐,只和生命的真善美有关,只有真心诚意地修养自己,通过甘于平淡、随缘努力、宽阔心胸、抑制私欲来认识世界、清亮心灵;学会放下心性、以柔克刚、无为而为,以勤立身、尚和求进来丰满心性、充实精神。克服投机取巧的技性、匠气,我们才能摆脱痛苦与忧郁的纠缠,开拓人生永不枯竭的快乐之泉。

社会在飞速发展,是非成败缠绕交织,时光屏蔽不了世风的浮躁,沧桑却砥砺着人生的睿智。穿梭变幻的时空总是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但那划过时空的社会发展轨迹,却铭刻着人类社会亘古不变并愈久弥坚的理念。而这些理念,尤其是中华先辈创建的以人性温情化育的人文精神,不仅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性的光辉闪烁着穿透时空的光芒,引领后人摆脱和超越物性的束缚,让日益喧嚣、冷峻的世界,不失清亮和温馨;而且指引着人们不断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社会进步,享受人生的尊严和欢欣。让我们探寻快乐,把握快乐,和谐从容地共享新时代的新生活。

快乐由己,让快乐滋润我们的生命,环绕着我们的生活。

后记

乐在其中

快乐就在自己心中。求证和探索快乐的真谛,会让人更淡定从容。任何真正的快乐绝非只是昙花一现的精彩,也不是仅此一次的感动;真正的快乐,那是自己在尘世间留下的一个个踉跄的脚印。人生正是由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往复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没有风雨坎坷,只有丽日坦途的世界,只存在于理想之中。

人生行色匆匆,并不是所有的彼岸和终点都具有终极的辉煌,花儿的终点是凋谢,生命的结局是死亡。如果花儿只是为了凋谢才盛开,这样的绽放无疑是可悲的;同样,如果生是为了死,这样的生命便没有了多少存在的意义!人生的完美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命的真正意义本来就不在求得结果,而在于经历过程!这过程或许磕磕碰碰并不完美,但人生往往是失却了春的妩媚和夏的丰润,却收获了金秋的厚实与丰盈;不惧十白经历坎坷,便在踏过坎坷中领咯了沿途的风景;而为了躲避风雨,往往也会一并错过天边的彩虹。

人们终其一生跋涉于人世沧桑,其实也只是一种求证和探索生命的价值和真谛的过程。任何巨大的成功都并非只一次付出、一次投入的偶然收获,而往往是靠一生一世精心雕琢演绎的结果。在现实生活里,单纯的快乐是不存在的,往往快乐就脱胎于痛苦之中。人们在改变命运的奋斗中,总会先改变对命运的态度。以淡泊、乐观的心态走过人世的风雨,便可以从容地面对得失,取舍得当,平和地领会生命的真谛,获取人生的真正自由,去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

面对物欲的诱惑,我们要有效地节制和引导欲望。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的浮躁,其实只是一种阶段性的现象。我们不必把社会的浮躁看成是永远无法翻越的墙垣,而应该从自己做起,积极地反省自我,完善自我,控制过度的欲望。

人的快乐是由自己的心灵决定的。其实,人最值得快乐的,是你给这世界和他人带来了多少快乐。人生的最终价值在于感知和思考的方式及能力,快乐的可持续在于心量的大小,在于人能否如登山观海般洞察人生的真谛,并以淡定达观的态度去面对。

在不断行进并不断转换和改变着的生活中求证和探索快乐之道,企图用文字揭示和穷尽快乐的真谛,终究都是拙笨甚至是吃力不讨好的。但是人生不能没有憧憬,生活的美好就来自于对快乐的渴求。快乐之道就在每一个生命个体对人生旅途的不断体味、探索之中。

乐在其中,世上真正的快乐就守恒于诚实劳动者笃实的创造和对当下拥有的珍惜与呵护,用恬淡豁达的心境,淡看人世沧桑变幻,笑对红尘浊流纷扰,不再苛求于完美,不再苛求于生命的纯粹,认真关注人生的每一道风景,并同时真诚地体味当下的生活,人生一定会更快乐,更精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快乐由己(心态改变命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四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67896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