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子
内容
编辑推荐

香港中华书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册;跨越经典巅峰、引领国学变革。

独一无二的权威创作团队,国学泰斗饶宗颐名誉主编,集结两岸三地空前阵容,全球汉学界的顶尖学者倾力打造!

深具国际视野,展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以现代眼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来抚慰人心的摩登新国学!

万丽华、蓝旭校注的《孟子》贴近当代社会的解读,挖掘古代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浮躁社会的醒世箴言,迷茫心灵的治愈良药!

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导读、原典、注释、译文、赏析与点评、名句索引、插图等一应俱全,解读全面专业权威。真正读懂伟大思想、受益一生。

诗书传家久,国学继世长,双色印刷,装帧典雅,用纸考究,附全彩阅读指南,馈赠佳品、传世国学典藏!

内容推荐

《中信国学大典》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孟子是孔子之后伟大的儒家圣哲,《孟子》一书是孟子与他的学生及同时代人心灵对话的真实记录,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宋朝朱熹列入“四书”,是文人士子参加科举进入仕途的必读书目。万丽华、蓝旭校注的《孟子》里,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的导读与点评,深入挖掘了孟子“王道”思想、“民本”思想、“仁政”思想于二十一世纪及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目录

《孟子》导读

卷一 梁惠王上

卷二 梁惠王下

卷三 公孙丑上

卷四 公孙丑下

卷五 滕文公上

卷六 滕文公下

卷七 离娄上

卷八 离娄下

卷九 万章上

卷十 万章下

卷十一 告子上

卷十二 告子下

卷十三 尽心上

卷十四 尽心下

名句索引

试读章节

孟子(约公元前三七一至前二八九)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不屈的灵魂,孟子的思想是两千年来东亚知识分子“永恒的乡愁”,《孟子》这部经典共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是孟子与他的学生及同时代人心灵对话的真实记录。

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的新时代里,孟子的智慧穿越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仍然强有力地召唤着现代读者进入他的精神世界,与他进行亲切的对话,并怀抱现代的问题向孟子叩问二十一世纪的新启示。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要进入孟子的思想世界,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本于孟子所说“知人论世”之旨,先了解孟子这个人和他的时代。

孟子是孔子(前五五一至前四七九)之后伟大的儒家圣哲,他深受孔子的启发,并以孔子的私淑弟子自居,他宣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他希望学习的是孔子作为“圣之时者也”的典范。

孟子生于风狂雨骤、历史扉页急速翻动的战国时代(前四○三至前二二二),他所面对的是饮鸩止渴、追逐权力的国君,目光如豆、助纣为虐的臣子,不顾人命、杀人盈城的武将,以及见利忘义的商人,下层人民则在战国风云变幻之中苦于虐政,辗转呻吟。孟子身处历史变局之中,深感“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他心系哀苦无告的老百姓,他以“不得已”的心情,奔走呼号,鼓吹各国国君起而践行“王道”,为人民救难拔苦,登斯民于衽席之上,他致力于创造一个“定于一”的“王道”政治新局面。

孟子面对时代变局展现他强韧不屈的生命特质,他以“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承担与气魄,批判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斥责那些南征北讨的将领应该被处以极刑:“善战者服上刑”,他也驳斥“杨朱为我,是无君也”,认为墨子鼓吹“兼爱”,是“无父也”。从《孟子》这部将近三万五千字的经典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了孟子所怀抱的不能自已的心灵,也看到了古典中国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与风格!

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世界中,最居核心地位的就是“王道”政治思想。在孟子的论述里,所谓“王道”与“霸道”相反,施行“王道”的统治者以德服人,以民为本,而“霸道”的统治者则是以力服人,心中没有人民。在孟子的时代,各国国君犹如赌徒,汲汲于巩固权力、扩张领土,至于人民的苦痛则绝不系于心。孟子痛感战国时代“霸道”政治之杀人无数,起而游说各国国君施行“王道”政治,成为“大有为之君”,一统天下。

“王道”政治如何实现呢?孟子为他的时代及后世的国君指出了一条平坦而易行的道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坚信: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他称之为四种“善端”。孟子说,包括国君在内每一个人只要善自保存并加以“扩充”(用孟子的话)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善端”或“良知”,就可以兴发不忍心,看到他受苦受难的“不忍人之心”,国君只要将这种“不忍人之心”加以“推恩”,加以“扩充”,就可以落实“不忍人之政”,也就是孟子理想中的“仁政”。

孟子与东亚各国的儒家知识分子一样,不仅致力于解释世界,更有心于改变世界。从上文所说孟子所谓的“不忍人之政”乃以“不忍人之心”为基础,我们就可以看到孟子思想世界之内外交辉的特质。孟子主张外在的政治秩序只不过是内在的道德秩序的延伸与“扩充”,因为心物合一、内外一如。现代学者当然可以质疑孟子忽略了政治领域的独立自主性,也可以质疑孟子的政治哲学不免落入“化约论”的困境,但是,孟子“王道”政治论实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孟子坚信:世界的转化与改变,只有从自己的转化与改变开始。

因此,孟子与东亚各国儒家学者都非常重视教育,并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事实上,孟子的教育思想正是他的思想世界中最为重要而精彩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传统中最重要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人之可完美性”。孔子虽然只简单地提到“性相近,习相远”,但是,孔子对人性中“自我”的光明面充满肯定,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他肯定人的自由意志与德性自主。孟子更进一步论述人之性善的理论依据,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肯定人之道德意识乃由内省而非外烁,每个人只要充分发展生而具有的“良知”、“良能”,就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正因为对于“人之可完美性”的充分肯定,所以孟子主张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的过程。孟子主张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善苗,只要时时加以滋润,使其茁壮成长,就可以成为成德之君子,因此,所谓“教育”并不是一种由外而内的灌输,反而是一种内向反省的唤醒的事业。正如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教育的目的正是在于找回业已放矢的“良知”或“良心”。通过“心”的唤醒与淬炼,孟子主张的教育所要完成的目标,其实就是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启动一种“无声的革命”。

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里,各级教育之标准化、数量化、商品化趋势日甚一日,建制化的学校教育训练所着重是学生毕业后的“可雇用性”(employability),学生也逐渐成为某种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而学校教育也终不能免于沦为某种程度的“异化劳动”。在这样的教育新形势之中,孟子注重学生内在生命的成长的教育哲学,就好像空谷足音,特别值得珍惜并从其中开发它的现代新启示。

大约一千年前,北宋时代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一○二一至一○八六)非常心仪孟子的人格与思想,他醉心于孟子的“大有为”政府的理想,他诵读《孟子》时曾赋诗云:“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是的,孟子的人格、风格与思想,两千多年来穿越时空,召唤着东亚各国的知识分子,进而对《孟子》这部经典作出新的诠释,以呼应他们自己的时代所提出来的挑战与问题。孟子的民本政治理想在近代中国面临历史变局的时刻发挥关键的作用,康有为等人引用来作为接引西方民主政治的本土思想资源。孟子的“王道”政治理念,在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也曾被孙中山引用来告诫明治维新成功后走在历史十字路口的日本人:扬弃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文化,而回归孟子所代表的东方“王道”文化的正轨。

孟子其人虽已远逝,但是《孟子》这部经典却为二十一世纪乃至未来的知识分子,开启一个看似遥远实则亲近、看似陌生实则熟知的思想世界。让我们以崇敬而谦卑的心,从《孟子》这部经典中汲取二十一世纪所需的新智慧!

P14-17

序言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

(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

(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

(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

(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

(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书评(媒体评论)

孟子其人虽已远逝,但是《孟子》这部经典却为二十一世纪乃至未来的知识分子,开启一个表面上很遥远而实际上很亲近、表面上很陌生但实际上很熟悉的思想世界。

——黄俊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39369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6
CIP核字 2013068265
中图分类号 B222.51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3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