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变革与崛起--探寻中国金融崛起之路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国经济需要大国金融,中国经济的强盛离不开中国金融的崛起。从一些关键指标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经济大国,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重要。一个“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的时代已经来临。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强大资源配置效率且能有效分散风险并居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现代金融体系,以维持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性大国的经济的世纪性增长,是中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战略难题之一。吴晓求等编著的这本《变革与崛起——探寻中国金融崛起之路》试图破解这个难题。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吴晓求等编著的《变革与崛起——探寻中国金融崛起之路》。《变革与崛起——探寻中国金融崛起之路》的内容提要如下:

大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与大国经济结构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模式。美国经济长达一个世纪的持续稳定增长与美国市场士导型金融体系密切相关,日本经济近二十年增长乏力,重要原因是日本金融体系功能缺失,对中国来说,美日两国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重视。构建一个具有强大资源配置功能且能有效分散风险的现代金融体系,以实现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的战略匹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面临的战略任务。

目录

导论 大国经济的可持续性与大国金融模式——美日经验与中国模式之选择/1

1 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经济政策调整及经济格局变化/11

 1.1 金融危机的根源:再回顾/11

1.1.1 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12

1.1.2 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美元本位制”下的世界经济结构失衡/13

 1.2 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演进过程/15

1.2.1 失衡的全球经济结构:基于美国的视角/15

1.2.2 全球经济结构失衡背后的推动力量——美元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21

1.2.3 全球经济结构失衡下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25

 1.3 金融危机下各国的政策调整及其成效/27

1.3.1 金融危机中的政策调整/29

1.3.2 政策调整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51

1.3.3 结论与启示/53

2 全球货币体系的变革与金融结构的调整/56

 2.1 三次G20金融峰会与未来全球金融改革的基本走势/56

2.1.1 华盛顿峰会/56

2.1.2 伦敦峰会/62

2.1.3 匹兹堡峰会/71

2.1.4 从三次G20峰会比较看未来全球金融改革/74

 2.2 全球货币体系变革/75

2.2.1 现行货币体系不再适应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75

2.2.2 人民币国际化有必要提上日程/76

2.2.3 人民币国际化——双赢的局面/78

 2.3 全球金融结构变革与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79

2.3.1 全球金融结构变革的表现/79

2.3.2 全球金融结构变化与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80

2.3.3 中国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因素/81

3 国际金融组织的改革与功能的重新定位/83

 3.1 现存国际金融组织概述/83

3.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背景与发展历史回顾/84

3.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力结构/85

3.1.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功能定位/86

3.1.4 世界银行集团简介/87

 3.2 国际金融组织的改革背景分析/87

3.2.1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88

3.2.2 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要求/90

 3.3 国际金融组织的现存问题/91

3.3.1 IMF的内生缺陷/92

3.3.2 IMF的外生缺陷/94

3.3.3 世界银行的主要缺陷/96

3.3.4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96

 3.4 国际金融组织改革的基本原则/99

3.4.1 公平性原则/99

3.4.2 决策独立性原则/100

3.4.3 主动性原则/100

3.4.4 协调与互补原则/101

 3.5 国际金融组织职能的改善/102

3.5.1 建立超主权货币/102

3.5.2 组织国际协调/105

3.5.3 改善援助机制/106

3.5.4 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监测功能/107

3.5.5 世界银行职能的改善/107

4 全球金融变革与人民币国际化/109

 4.1 金融变革的时代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机/109

4.1.1 全球金融变革背景下,世界经济局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109

4.1.2 全球金融变革下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开路先锋/114

4.1.3 全球金融变革中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115

 4.2 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历史回顾/119

4.2.1 强权推动下的货币国际化/119

4.2.2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成的货币国际化/124

4.2.3 金融市场改革带动的货币国际化/125

 4.3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容和条件/129

4.3.1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容/130

4.3.2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分析/131

 4.4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风险分析/138

4.4.1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收益/138

4.4.2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148

 4.5 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和战略选择/152

4.5.1 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152

4.5.2 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安排/153

5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全球金融中心的建设/158

 5.1 从美国资本市场发展乃至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159

5.1.1 美国资本市场的构成/159

5.1.2 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和启示/162

5.1.3 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172

 5.2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174

5.2.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174

5.2.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78

5.2.3 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安排/181

5.2.4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185

6 中国金融崛起中的货币市场/190

 6.1 大国金融体系中的货币市场功能分析/191

6.1.1 支撑大国金融的货币市场模式与结构——历史与国际视角的考察/192

6.1.2 大国金融体系中的货币市场功能——理论视角的考察/195

6.1.3 大国金融体系中的货币市场参与主体建设——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分析/197

 6.2 大国金融的危机防范——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市场表现与功能/199

6.2.1 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市场表现/199

6.2.2 金融危机时期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注入/201

 6.3 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03

6.3.1 同业拆借市场/203

6.3.2 银行间债券市场/204

6.3.3 票据市场/206

 6.4 支撑大国金融的中国货币市场构建/207

6.4.1 当前我国货币市场发展还不能适应大国金融体系的构建/209

6.4.2 支撑大国金融的货币市场发展建议/212

6.4.3 大国金融中货币市场对金融危机的防范/215

7 中国金融崛起中的衍生品市场/219

 7.1 大国金融与衍生品市场的发展/219

 7.2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理论功能与基础意义/220

 7.3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224

7.3.1 股票市场衍生品发展现状与沪深300股指期货/225

7.3.2 债券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230

7.3.3 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234

7.3.4 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236

 7.4 后危机时代衍生品监管改革动向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240

7.4.1 加强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规制/241

7.4.2 防止过度金融创新和误导欺诈投资者/242

7.4.3 限制或禁止高风险交易行为/243

7.4.4 扩大金融监管横向法律规制/244

 7.5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控制监管原则/245

7.5.1 风险空间预留原则/246

7.5.2 信息披露原则/247

7.5.3 全面系统原则/249

7.5.4 符合法律与公共利益原则/250

7.5.5 监管效率原则/251

 7.6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路径/252

7.6.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路径/252

7.6.2 加强我国金融衍生品杠杆率的监管/257

8 中国金融崛起中的商业银行体系/262

 8.1 结构性金融变革中的商业银行:功能视角的一个理论思考/263

8.1.1 商业银行:概念及其基本功能/264

8.1.2 为什么商业银行仍会存在/264

8.1.3 金融的结构性变革与商业银行的功能转型:一个基本判断/268

8.1.4 结构性金融变革中的商业银行:基于发达国家实践的一个考察/271

8.1.5 小结/275

 8.2 商业银行体系的变革与中国金融崛起/276

8.2.1 中国银行体系概况/277

8.2.2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功能视角的一个现实考察/278

8.2.3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战略转型与中国金融崛起/286

 8.3 中国金融崛起中的商业银行体系:目标模式及其转型设想/288

8.3.1 金融崛起中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目标模式/289

8.3.2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外部转型条件与内部转型原则:基本设想/290

 8.4 结语/296

9 未来中国金融模式/299

 9.1 引言/299

 9.2 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300

9.2.1 美国金融市场发展模式面临挑战/300

9.2.2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301

9.2.3 中国金融市场当前的主要问题/303

9.2.4 未来中国金融市场模式的若干特征/304

 9.3 未来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310

9.3.1 国际金融业模式的演进与比较/310

9.3.2 我国金融业模式的变迁与现状/312

9.3.3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模式比较/314

9.3.4 未来我国金融业模式的选择/316

 9.4 未来中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模式/318

9.4.1 国际金融监管模式/318

9.4.2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320

9.4.3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和现状/321

9.4.4 未来中国金融监管模式探讨/322

10 全球金融变革与中国金融崛起/326

 10.1 全球金融变革的轮廓和趋势/326

10.1.1 全球金融势力分化重组,新兴金融势力崛起/326

lO.1.2 金融全球化深入推进,金融国际竞争日趋加强/327

10.1.3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初显,金融监管合作将会日益强化/327

10.1.4 国际金融体系会有技术性改善,但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328

10.1.5 金融监管普遍加强,但金融创新仍将层出不穷/328

10.1.6 全球经济失衡仍将持续,泡沫将持续伴随/329

 10.2 影响和决定金融大国崛起的因素/329

10.2.1 金融大国的标志/329

10.2.2 实体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和影响/330

10.2.3 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333

10.2.4 金融体系的演变和发展/335

10.2.5 美国金融发展的历程/339

10.2.6 金融崛起的制度文化环境/342

10.2.7 金融大国崛起的机制:“三角结构”/344

 10.3 中国金融崛起的路径/345

10.3.1 实体经济的增长/345

10.3.2 制度文化环境的改善/346

10.3.3 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变和发展:金融扩展/346

10.3.4 中国金融崛起的外部障碍/349

后记/35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变革与崛起--探寻中国金融崛起之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晓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957955
开本 16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7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5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