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梅川书舍札记(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陈子善的《梅川书舍札记》是书房一角些列丛书中的一本优秀的散文著作。“书房一角丛书:这套丛书 装帧之美,藏书票之雅,用纸之精,均属上乘,是不多见的好书。

在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走进《梅川书舍札记》,抛开白天尘世里喧嚣,找回小城里春秋,校园的徘徊,感受文字间流逝岁月里的宁静。

内容推荐

《梅川书舍札记》是作者陈子善一部关于多年来文化研究的文集。

《梅川书舍札记》一书,第一辑是辑录了作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论文、读书随笔、编选前言、名家集外文发掘、版本考证和学术演讲等等;阐释张爱玲的长短文字集中在第二辑,以示醒目;怀人忆事和品评与现代文学直接间接有关的各种著述的篇什则编为第三辑;最后一辑都是命题作文,带有某种“自传”性质,从中或可窥见我是如何走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路的。

目录

 袁殊与上海沦陷区文学

 梁实秋与胎死腹中的《学文季刊》

 徐祖正及其《兰生弟的日记》

 “褐木庐”主宋春舫

 世人谁识熊式一

 不要忘了南星的散文

 女画家的新文学创作

 文坛“失踪者”许君远

 作家编杂志:一种文学传统

 丰子恺集外文《上海中秋之夜》

 “民国海派绝版小说”小引

 开明国文课本两种

 《红日》的版本及其他

 中国现代作家与西湖

 “一篇非常隽永的文字”

 张爱玲集外文《炎樱衣谱》

 喜见《郁金香》出土

 水晶说张爱玲的信札

 一种有趣的读法

 “七零后”眼中的张爱玲

 记忆中的赵萝蕤先生

 忆范用先生

 罗孚先生和他的《北京十年》

 香港文坛旧事的忠实记录者

 “融入自己的研究对象”

 古剑兄的《书缘人问》

 李长声为何“哈,日本”?

 对民国女性的“私房阅读”

 观许宏泉藏近现代学人书法展有感

 用文字再现黄永玉“传奇”

 董为公的《巴金书名印谱》

 “柳荫小筑”琐忆

 我的小学时代

 生命里一段重要而美好的时光

 淘旧书

 学术书店忆往

 跋

试读章节

如果从于青女士所著《天才奇女——张爱玲》(一九九二年七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初版)算起,海内外各种形式的张爱玲传记,包括她弟弟张子静带有回忆录和“前传”性质的《我的姊姊张爱玲》(一九九六年一月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初版)和美国学者司马新先生带有“后传”性质的《张爱玲与赖雅》(一九九六年五月台北大地出版社初版,同年七月改题“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内地版)在内,据不完全的统计,已经出版了二三十种。这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而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我以为,一九九。年代以来的“张爱玲热”造就了张爱玲传记写作热。张爱玲传记的不断出版,一方面固然说明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进一步确立,在现代作家中,拥有如此之多传记的作家,除了鲁迅,恐怕就要算张爱玲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张爱玲曲折的生活、创作和情感经历,引发了,张爱玲研究者和爱好者为之作传的持久不衰的冲动。

但是,我不得不遗憾地指出,许多张爱玲传记质量并不高,据第二手第三手并不可靠的材料东拼西凑的有之,照搬照抄胡兰成著《今生今世》,过分渲染“张胡之恋”的有之,名为替张爱玲作传其实是自说自话,任意曲解传主的也有之。尤其是今年张爱玲长篇小说《小团圆》问世之后,相当数量的张爱玲传记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不是我的危言耸听,而已经是“张学”界不少学者的共识。

从这个意义上讲,王羽这部新的《张爱玲传》就值得一读了。不必讳言,生于一九七零年代(又称之为“七零后”)的王羽是“张迷”,对张爱玲的作品有所会心,她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以张爱玲为题的。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转而潜心研读四十年代“东吴系女作家群”的作品和众多历史小说,对上海沦陷区文学错综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不容忽视的创作成就有了更为宽广的认知。研究张爱玲,如果不对四十年代乃至整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很难切中肯綮。王羽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作了必要的努力。

王羽写出这部别开生面的《张爱玲传》,最初还是我的提议。记得在她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一年下半学期,北京有家文化工作室突然向我约稿,要我限时限刻完成一部通俗性的张爱玲传。我那时手头杂事正多,而且自认并非为张爱玲立传的合适人选,因此建议改由王羽撰写。她悟性高,笔头快,对张爱玲又熟悉,应能愉快胜任,他们也同意了。没想到王羽“在台式电脑上奋斗了两个月,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几乎不和任何人讲话”而赶出初稿后,对方突然没了音讯,像人间蒸发一样。这样,她这部张传书稿就只能待字闺中。一直过了三年,王羽也已顺利毕业,在上海图书馆一次公开演讲之后,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周莺燕编辑热情向我约稿,我就向她推荐了这部张传,才终于使王羽的心血有了着落。或许也得感谢这番周折,否则,王羽未必有机会反复修改充实,使这部新的《张爱玲传》更具学术性和可读性了。P167—P170

后记

“札记”者,按《辞海》的解释,是“文体名。把读书的心得、体会或闻见所及随时记录下来、累积成篇之称”。不过,清人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今人郭沫若的《读(随园诗话)札记》,都是围绕一部或一个系列书的阅读札记,这本《梅川书舍札记》却要宽泛些,杂乱些。

当然,乱中还是有序。本书“累积”各文仍与我一直从事的学术研究不同程度地相联。第一辑是我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论文、读书随笔、编选前言、名家集外文发掘、版本考证和学术演讲等等;阐释张爱玲的长短文字集中在第二辑,以示醒目;怀人忆事和品评与现代文学直接间接有关的各种著述的篇什则编为第三辑;最后一辑都是命题作文,带有某种“自传”性质,从中或可窥见我是如何走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路的。

这些文字最早的作于二零零五年九月,最近的作于今年四月,可见我写得不多,并非文思泉涌之人,唯一可以自慰的是,书中多少有些独家发见。

承长沙二杨(杨小洲兄和杨云辉兄)的美意,使《梅川书舍札记》得以问世,由衷感铭;又与扬之水、晓群、洪侠、小洲诸兄妙笔生花的大著一并亮相,与有荣焉。

但愿读者喜欢,也期待高明指正。

陈子善

辛卯初夏于海上梅川书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梅川书舍札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子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16900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6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193
131
3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