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曾是清明上河人/心灵读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不需要太多的寻寻觅觅,不需要太多的权衡论证,只需怀揣两块糖,慷慨地与人分享,就完全可以拥有快乐的时光,就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

由袁炳发担任主编编写的《心灵读库》(共十本)精选了当代一批优秀作家的经典美文作品,满足了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需求。《心灵读库》是专门为广大中学生朋友量身打造的阅读盛宴和人文修养范本。

这本《曾是清明上河人》是该系列中的一册,收录小黑裙、闫荣霞等人的作品。

内容推荐

《曾是清明上河人》以其博大精深的真知灼见贯通中学生的智慧,将以其海纳百川的胸襟来滋润中学生的情怀。

《曾是清明上河人》的编者袁炳发等人根据中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状况,倾其全力,耐心筛选链接有益的知识,以求帮助读者开拓视野。

《曾是清明上河人》收录了《落叶满阶红不扫》、《在尘世的烦恼里开怀》、《青春的一抹孝痕》等散文作品。

目录

第一辑

 进城的车

 一架特殊的梯子/吕保军

 你什么时候最幸福/薛峰

 下辈子让咱俩换过来/叶翩翩

 一位洗衣妇的悲悯情怀/宝驹儿

 荒诞背后的庄严/小政

 进城的车/王爽

第二辑

 怀揣两块糖

 怀揣两块糖/雪国

 锦上添“污”/赋予

 儿时也繁忙/王爽

 生活的缺口/川上

 “背山”取暖/陈晓雷

 他的白发我的成长/空格

 无处感恩/韶晖

第三辑

 礼物

 对一头牛的尊重/空格

 礼物/蒋姝枚

 爱情如酒婚姻如茶/顾晓蕊

 大湖/于德北

第四辑

 同命相怜

 和青春说再见/诗雨

 贵人/罗西

 半张饼/黄毛子

 牵手的日子/文心

 错位/吕麦

 乔丹脚上的鞋子/吕保军

 同命相怜/闫荣霞

第五辑

 情愿今生像父亲

 落叶满阶红不扫/凉月满天

 麦困守望者/瘦尽灯花

 不喊娘的儿子/吕保军

 点燃一盏心灯/心烛

 情愿今生像父亲/闫荣霞

 父爱的重量/飞儿

 自己的宝藏/小黑裙

 在尘世的烦恼里开怀/马国福

 父亲的形象/吕麦

第六辑

 心存善念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空格/吕麦

 心存善念/薛峰

 青春的一抹孝痕/吕保军

 大吉葫芦与天地之美/韶晖

 追梦唐朝/瘦尽灯花

第七辑

 人心到底有多硬

 一星烛光捂热渐凉的心房/星月

 着遍青衫人未老/诗雨

 十年前你在做什么/薛峰

 人心到底有多硬/冰山

第八辑

 母亲的照片

 曾是清明上河人/韶晖

 父亲佛/瘦尽灯花

 灶台前唱歌的男人/闫荣霞

 母亲的照片/吕云

 决定胜负的最后一投/宝驹儿

 过这样一种生活/凉月满天

 傲慢与非偏见/笨笨熊

试读章节

第一次对进城的车有印象还是在童年时期——已不记得当时我是几岁,只记得那个初冬的早上,我家门口来了一挂三匹马的大马车,马的笼头上拴着五彩绸缎和成串的铃铛,既漂亮又威风。车上下来的人说是送母亲去城里开会。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是解放初入党的老共产党员,是市里的劳动模范,公社特别关照——要用生产队的大马车送当了劳模的母亲去市里开会。

早就听大人们说城里有汽车、有楼房、有公园、有电影院……因此我对城里特别向往。那天,我哭着喊着要跟母亲进城去,却遭到全家的反对,都说天冷怕我冻着,父亲哄奶奶劝,我失望地哭了很久…一

七岁那年,我终于随母亲进了一次城。

早上,父亲用生产队里的老牛车把我和母亲还有一麻袋米糠送到十几里外的进城站点。这时我才知道,是母亲带我给城里也养着猪的舅老爷家送糠去。原来进城的车已经不再是大马车了,而是乡下很少能见到的大卡车。

在清冷的国道边等了好长时间,终于过来一辆大卡车,我们乡下人叫它“大板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货”。父亲向“大板车”摆了摆手,车停在我们身边,从驾驶室里出来个人和父亲一起把麻袋抬上车,又收了车票钱,然后我和母亲上了车。

车在不算平整的沙子路上有些颠簸,一会儿是爬岭,一会儿是下坡。我特别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坐汽车,也是第一次进城。车上放着长条凳子,坐着一些人。有人主动和我搭话,问我几岁,上没上学什么的。我一概不理他们,都是由母亲代我回答,我只顾感觉坐车的惬意。每过一段时间,我就问一次母亲,是不是就要到城里了。母亲却总是说,还得过一会儿。

这时,天有些阴了'哩哩啦啦地掉着雨点。

汽车便停下来,驾驶室里那个人爬到车顶,将捆着的一卷帆布打开,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那块大帆布铺在车顶横栏上,然后绑好。这时雨下得更大了,除了雷声就是雨打在帆布棚上的声音。我靠在母亲的怀里,向车后的远天张望,盼望这雨在到达之前停下来,因为我很担心一会儿下车时,雨水会不会浇湿母亲给我做的新布鞋。

过了一会儿,雨越来越小了,太阳也出来了,空气里有一股别样的味道。我问母亲这是什么味道,母亲说这是城里烧煤的煤烟味。

进城后的第二天,表姨带我逛了公园,表舅带我看了电影,新鲜东西让我应接不暇,使我大开眼界,我心里美极了!

自那以后,进城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节日,坐车也成了这个节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城的车,也几经变迁。

先是由大客车取代大卡车,但等车的环节依然不可缺少。晴天倒还好说,一遇到阴雨天,乡村并不固定的候车站点,没有任何遮风挡雨的物件,路边或大或小的树就成了避雨的好去处。如果等车的人多,树下没有地方了,就只好把外衣脱下来,披在头上,虽不解决什么大问题,但也能稍稍缓解—下挨浇的程度,同时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吧。

参加工作后,就有机会坐单位的“北京吉普”进城了车旧点简陋点,但总比站在路边等客车强多了。再说单位的车,不是见站就停,进城的时间也大大缩短。

当然,这期间我曾多次进城办自己的事,没有公车时,也去挤大客车。这期间进城的大客车也在不断地更新,夏天可以开着车窗,冬天车里有暖气。进城坐车,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天气变化了!

再后来,进城的客车又换成了豪华大巴,无论冬夏,车内有空调,车棚的前边还有电视机,放着小品或二人转光碟,让你的旅途在一路欢乐中度过。

前几年,进城的火车道也修到我的家乡,人们可以乘坐火车进城了!

变化更大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很多农民都有了自己的轿车。若想进城,开车就走,方便极了。

本文主要写了“我”从儿时到成年进城方式的种种变化。从大卡车到大客车,从大客车到“北京吉普”,从“北京吉普”到豪华大巴,从豪华大巴到火车,更让人欣喜的是许多农民如今都有了自己的轿车。“若想进城,开车就走,方便极了”与“我”当年“哭着喊着”要进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章于平淡之中见真情,作者用简练的笔触,写出了农民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洗尽铅华的笔墨歌颂党的政策让农民富了起来。儿时的“节日”如今成了极为普通的一件事,可见人民生活的改善。

从文章字里行间,都能读出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的生活得益于党的政策。减免税,废除了自春秋以来的农业税,改发农业补贴,使农民富起来。“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又使农民用到以往用不到的东西。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让农民们生活在党的光辉中。

想想现在美好的生活,不都是得益于党的政策好吗?沐浴着党的光辉,成长在共产主义鲜艳的旗帜下,我们难道不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吗?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_。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完善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在环境卫生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新农民是指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比喻是用另~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特点:三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

构成比喻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的作用:①可以化陌生为熟悉;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③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口诀:比喻打比方,生动有活力,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见乙不见甲,借喻省本体,一本几喻体,人们叫博喻。P21-24

序言

《心灵读库》(共十本)精选了当代一批优秀作家的经典美文作品,满足了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需求。《心灵读库》是专门为广大中学生朋友量身打造的阅读盛宴和人文修养范本。本书体现了与众不同的风格:

美文经典,读写范本。

选文皆为当代名家的时文美文,可谓精华荟萃。同时文风鲜明,各有千秋。或言辞隽永,如诗如画;或构思精巧,拍案叫绝;或深邃悠远,回昧无穷;或幽默风趣,如浴春风。本书将以其博大精深的真知灼见贯通中学生的智慧,将以其海纳百川的胸襟来滋润中学生的情怀。赋道义于两肩,著千古文章。

名家批注,醍醐灌顶。

诸位专家谆谆善诱,对文章要义整体评价,对写作技法深入剖析,对精彩妙处一一批注。心思缜密,不遗余力,直指文章亮点;寥寥数语,境界全出,揭示写作规律。时而铿锵有力,时而温声细语。归纳创作要领,演绎写作技术,点评高屋建瓴,批注醍醐灌顶。让学生茅塞顿开,下笔干言如行云流水。

知识链接,开拓视野。

每一篇美文都会涉及一些或自然的,或科学的,或宗教的,或人文的,等等,各种知识,不一而足。本书编者,根据中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状况,倾其全力,耐心筛选链接有益的知识,以求帮助读者开拓视野。

精读是形成文风的前提,拓读和泛读是深度的前提,愿《心灵读库》带领读者敲开写作的技巧之门。

袁炳发壬辰年一月于哈尔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曾是清明上河人/心灵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炳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80151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8
16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