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巨大的潜能,通过合理调节,聚集能量就能超水平的发挥出来,从而成就自己的智慧和人生。

王志刚编著的《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正是打开他人心理之门的钥匙,熟读本书,能够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他人的心理密码,从而能够在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时运用恰当的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学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内容推荐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通过合理的调节,聚集能量就能超水平的发挥出来,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从提高人气的心理调节策略;获取好感的心理调节策略;自我激励的心理调节策略;识破谎言的心理调节策略;说服他人的心理调节策略;求人帮忙的心理调节策略;激励别人的心理调节策略;有效反击的心理调节策略八章节进行了描述。

《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由王志刚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提高人气的心理调节策略

 1.打造精品外在形象/003

 2.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007

 3.个性的名字让你脱颖而出/012

 4.最后一个发言让你身份倍增/017

 5.告诉别人你很忙/021

 6.善于运用幽默/026

 7.自己要面子也给别人面子/030

第二章 获取好感的心理调节策略

 1.称呼亲切,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035

 2.对方感兴趣的事自己也喜欢/039

 3.主动向对方请教问题/043

 4.适度接触,关系更加亲密/048

 5.增加见面次数,由陌生变为熟悉/052

 6.坦然接受错误的指责/056

 7.克制愤怒,冷静处理敏感事情/060

第三章 自我激励的心理调节策略

 1.失望不代表绝望/065

 2.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068

 3.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072

 4.克服“酸葡萄心理”/075

 5.有了错误就勇敢承认/077

 6.南风法则:学会以柔克刚/08l

 7.谦虚需要把握好尺度/084

 8.压力面前不能退缩/087

 9.自己就是最好的镜子和坐标/090

 10.克服负面情绪的影响/093

第四章 识破谎言的心理调节策略

 1.注意肢体语言,从中发现问题/101

 2.言语可以假,眼神不会假/105

 3.倾听他的言语,观察他的行动/109

 4.说话善意的人不一定真有善意/113

 5.一味恭维你的人可能正在算计你/1l6

第五章 说服他人的心理调节策略

 1.不经意间,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123

 2.站在别人的立场说问题/128

 3.巧用“权威”,增强说服力/132

 4.选择说服的时机/136

 5.适时沉默,增加对方的心理压力/140

 6.抛弃以偏概全的心理/145

 7.设置反差让对方自己比较/148

 8.利用人们的惯性思维/152

第六章 求人帮忙的心理调节策略

 1.把问答题变为选择题/159

 2.向对方表达感激之情/163

 3.自己吃亏,给别人好处/167

 4.凡事都有度/l71

 5.提出高要求,达到最初的目的/175

 6.用激将法求人/179

 7.宽恕别人,赢得众人好感/183

第七章 激励别人的心理调节策略

 1.暗示对方会成功/189

 2.对于他的错误举重若轻/193

 3.在背后有意地赞美他/197

 4.在公众场合肯定他/202

 5.在批评中加进鼓励/205

 6.别轻易让对方“得逞”/210

第八章 有效反击的心理调节策

 1.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2l5

 2.对于故意为难你的人寸步不让/2l8

 3.对于无法挽回的事情学会释然/221

 4.多次重复一个理由拒绝别人/225

 5.利用证据为自己申辩/229

 6.气定神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33

 7.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意图/239

 8.把握情绪,根据对方情绪行事/243

 9.控制自己,太强势未必是好事/247

 l0.巧妙对付欺软怕硬的人/25l

 11.将计就计,遇事沉住气/255

试读章节

1.打造精品外在形象

我们每个人自出生以来都有自己的独特形象,人们往往也会因为这一形象对我们形成一个最初的评价。到了社会上以后,形象的意义就更加重要了,因为在对方没有深入地了解我们之前,他们会根据我们的外在形象评论我们。如果我们的外在形象不好,那么对方很容易对我们产生一种轻视,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造精品的外在形象,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以迅速提升自己的价值。

说到打造精品外在形象,有一个词语不得不提,那就是一一包装。

这里所谓的包装当然不仅仅指对于产品的形象设计,而是特指对于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因为在现代社会,包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好的包装,这样才能更加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

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为了检验一种新型牙膏的包装设计对产品销量的影响,他找到了三个人,分别给了他们三袋不同颜色包装的牙膏,让他们连续使用一个月,然后调查哪种牙膏的清洁效果最佳。当然,其实这三个袋子里装的是同一种牙膏,只是外观设计不太一样而已。

一个月后,三个接受测验的人把自己的答案告诉了这个心理学家。经过统计分析,心理学家发现:这三个人全部认为三个袋子里的牙膏有着完全不同的清洁效果。他们都表示绿色袋子中的牙膏效果最好,让他们的口腔更加卫生。

明明是同一种产品,为什么放在三种不同的包装中,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呢?心理学家解释说,这是由于产品的外在包装往往会影响消费者对其品质和功能的判断,人们在判断一件产品的实际性能时会因为它的包装产生某种偏见,由于人们普遍认为绿色代表清洁与健康,所以人们倾向于绿色包装的牙膏效果最好。

其实这个倾向不仅出现在人们对于产品的判断中,同样也出现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也会根据外在形象产生一种偏见。有鉴于此,我们平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时不时地包装一下,这样才能更加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

可能你一开始听起来会觉得荒唐可笑,因为按照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一个人的最终评价应当由他的实际能力来决定,包装只不过是一种假象,说句不好听的话,简直就是哗众取宠。然而,人们总习惯于根据一个人的外在包装来肯定或者否定一个人。

因为根据能力评价一个人的道理固然说得不错,但是试问,人们之前没有见过你的时候,又怎么能一眼就看出你的能力有多大呢,这个时候不根据你的外在形象来评价你,又能根据什么来评价你呢?

所以,这一现象完全是符合心理学的。因为根据心理学的启示,我们对一个陌生人的第一印象来自这个外在的形象对于我们的心理作用。人们会无意识地把人划分为一些群体,而这当中的每个群体都有独特的行为风格,而人们也会根据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来把这个人归属于某一个群体,从而形成对他的评价。

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一现象。例如,人们见到一个戴眼镜的人,在第一印象里会认为这个人有一定的知识和修养,性情温和,彬彬有礼,尽管这个人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而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由于内在的能力无法评判,只好通过对方外在的形象来判断这个人的各个方面。虽然,这很表面,也有很多偏见,不过却是人们快速知觉一个人的有效渠道。

当然,对于形象的包装,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因为它不仅仅局限于外在形象的包装,也包括关于背景、工作经验、社会阅历等各个方面的包装。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一个故事: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别人打赌,说自己能将一个乞丐变成百万富翁。对方不相信,于是两人一起找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告诉他将把他变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女婿。

过了几天,心理学家找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要给洛克菲勒的女儿提亲。洛克菲勒当然反应非常冷淡,他明确告诉心理学家说,我洛克菲勒的女儿一定要嫁一个能够配得上她的出身的人。于是,心理学家马上说出对方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洛克菲勒喜出望外,欣然同意了。

接着,心理学家又找到了世界银行的总裁,建议他应该立即更换一个新的副总裁。总裁先生听了当然觉得非常荒谬,当场否决了他的提议,不过心理学家马上说出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个时候总裁先生大喜过望,当场便应允了。

于是,通过这一巧妙的活动和包装,这个乞丐最终成为了百万富翁,也成了洛克菲勒的女婿,还成了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由此可见,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形象包装的意义是何等重要。

现代社会上的人越来越讲究名片,我们可以在名片上多下一些工夫,最简单的,我们可以在头衔上多写一些职务,或者尽量打扮得更像一些有身份的人,这些全部是能够快速地提升你的个人身价的有效办法。千万不要觉得这些只是外在的面子工程,因为这些会成为别人对于你的评价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对此不屑一顾的话,那么别人也会对你不屑一顾的。P3-6

序言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人,人类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了,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也是不一样的。

并且,很多人的表面和内心反差非常大。有一些人虽然看上去似乎弱不禁风,可是性格却非常刚烈;还有一些人虽然看上去大大咧咧,不过却有真正的大智慧。真正强大的人无论何时都能保持沉着冷静,泰山崩于前而神色不改;也有一些天生软弱的人面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惊惶失措。

可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而性格的差异根本来说还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理最终决定着这个人的想法,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事风格。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哪一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掌握了对方的心理变化,就会更加容易占据主动地位,最终出奇制胜。

为了更加快速地掌握别人的各种心理,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心理学常识。因为心理学正是打开他人心理之门的一把钥匙,我们在掌握这把钥匙之后,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获取对方的心理密码,从而防止别人对我们造成伤害,也能够快速掌握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时运用更加恰当的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学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心理调节术正是对于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那些最实用技术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因为,任何心理现象都可以归结为主动调节和被动调节两个方面,而且这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实,我们也知道,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人能力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对于别人的一种影响力。

那么,要想增加我们的影响力,就要深入领会各种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在生活和工作中灵活运用,只有得到运用的知识才能创造出价值。当我们真正掌握了心理调节术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得更加轻松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总是可以圆融练达,最终造就了一种光彩四射的魅力,甚至最终能够取得叱咤风云的成功。

我们要明白,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极度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哪怕对方只是个凡夫俗子。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有一句老话,人就是为了面子而活的。这话其实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人生的价值其实就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价值。所以,在公众场合,人们总是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所以,我们总会发现,当有人对我们的某一个行为忽然摇头叹气时,不管是不是针对我们,我们都会特别敏感,因为摇头在人们心中意味着一种表示怀疑或否定的态度。而怀疑或否定显然是人们不愿意面对的一种评价,因为长期的怀疑与否定甚至可以摧毁一个人最重要的自信,影响这个人为事业而奋斗的勇气。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能够时时拥有一种自信,不要轻易怀疑自己,更加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动摇。

那么,我们在建立自信的同时,更加需要主动学习并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术,从而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事业的成功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志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17711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