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涯行客
内容
编辑推荐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涯行客》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游记;第二部分是读书杂感;第三部分是历史篇章。曲晓霜的书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她生命中无处不在的文人情怀。比如谈“闲”。晓霜领悟到了“闲”的欢乐。“四时风月供吟笔,万古乾坤入酒杯。”“闲”是艺求诞生与繁茂的土壤。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闲人创造了无数艺求品种,提高了艺术的境界。

内容推荐

《天涯行客》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游记。曲晓霜的游记充满了感性的语言,其中又大量引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名句,这不仅成为这类游记的一大特色,而且成为本书三类文章语言的共同特色。作者与中国古典诗词有着难解的缘分。行文中时时流淌着名句佳构。行文之余还要再写上若干篇章才能尽兴。《劝君更尽一杯酒》一篇最为典型。《柳风》更是一种诗风词韵的消费。《天涯行客》第二部分是读书杂感,读诗词、读《红楼》。在阅读中尽情抒发着感慨、感悟、感受。第三部分是读历史,大唐、大宋、民国,一个个历史成为消费的对象。

目录

壹 此心安处是吾乡

 回到敦煌

 月落瀚海

 风过雅丹

 西出雄关 附:咏怀古迹(其一)

 佛度镀佛 附:咏怀古迹(其二)

 胡杨

 什刹海之韵

 驻足圆明园

 外滩印象

 四季北京

 齐鲁看海

 在路上

贰 诗酒趁年华

 劝君更尽一杯酒 附:青衫湿

 士为知己者死 附:千年调

 为万世开太平

 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时风月一闲身 附:行香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附:迷仙引

 蒹葭苍苍 附:采桑子

 为谁风露立中宵 附:浪淘沙

 酒醉换来花下眠 附:鹤冲天

 且插梅花醉洛阳 附:苏幕遮

 一把辛酸泪

 开到荼靡花事了

叁 一樽还酹江月

 独酹江月 附:念奴娇

 缓步诉风流 附:鹧鸪天

 泼墨大唐 附:增字虞美人

 故国晚秋 附:柳风(并序)

 旧时风月

 秦砖汉瓦记功名 附:醉花阴

 星汉西流 长夜未央

 盛世弦歌

 腾空星陨拂木花生

 执鞭啸烽火 附:卜算子

 白羽雕弓忆少年 附:少年游

 华阙西风

终:凤凰台上忆吹箫

后记

试读章节

回到敦煌

回,是一个亲切熟稔的字眼,除了家,我似乎没有把它给予过其他的地方,然而之于那从未到过的敦煌,我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

曾经以为,自己爱的是李唐繁华,爱的是汴梁风雅,爱的是把酒临风,吟赏烟霞,一切都应是精彩的。但游历过西安,我却被兵马俑的气势所折服,对秦皇的王者之气心驰神往。游历过开封,我对满目的花团锦簇却丝毫提不起精神来,时隔多年更是渐渐淡忘了。原来,真正令我沉醉的,不是清明上河画繁华,不是人人尽说江南好,而是大气磅礴中吞吐天地的豪情,是睥睨天下、傲视四方的气势,那应该是沧桑的,哪怕破败也没有关系。于是,我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向西北投去,那里,应该有我向往的沧桑气质。

就是这样一种异于他人的审美情趣把我带到了敦煌。这个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万千士卒,曾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关口要隘。而另一方面,它却又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醉意朦胧,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醉生梦死。敦煌,融合了阳刚与柔美这两种奇异的特质,在丝路上迎来送往,转眼就过了千年。西天的梵音从这里传来,商队的驼铃在这里响起,将士、僧侣、商贾,形形色色的人从敦煌经过,他们或“提携玉龙为君死”,或传教度众生。盛极之时的敦煌,俨然另一个京师,即使位于万里瀚海之中,也丝毫不显得渺小,反而隐约中透露出一种帝王之气,迎万千旅人前来朝拜。

也许是因为闭关锁国,也许是因为思想束缚,抑或是因为水土流失,敦煌,渐渐沉寂了下去。如今提起它,人们头脑中蹦出的关键词无外乎颓败、残破。即使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也无法掩盖这种苍凉,只会让人们由诗句联想到王维,悠悠地又转到了盛唐。就是这样一个渐渐为世人所遗忘的地方,却使我由衷地向往。正是它的残破,成就了它现在独有的气质。那里,没有现代大都市的繁华,依稀保留着千年前的样子,民风淳朴。那里,没有所谓的旅游开发,时光带走了它往日的辉煌,却留下了废墟和古迹,让我这种喜好怀古伤今的人慨叹。那里的黄沙漫天、大漠茫茫,已经成为它独特的景色,散发着无穷的魅力。那里,远离如今的经济中心,也不需反复地改、扩、建,不像故宫一样被辟成了博物院,不像颐和园一样被改成了公园。敦煌,仿佛一位真正的王室,保留了祖先留下的血脉,冥冥中,似乎还能够再坚守千年。

于是,当已经游历了16个省市的我将敦煌定为第17个目的地的时候,内心深处隐隐有了一种回归的感觉。当我即将可以骄傲地宣布:“我已走过了半个中国”时,当我终于要去探寻敦煌时,我忽然难以抑制地激动起来。这种感觉,即使是第一次踏出国门也未曾有过。很久以来,我从没有如此渴望地奔向一个地方,一向在人前十分安静的我,竟也能那样激动而自豪地向好友宣告:“我要去敦煌”。

当飞机离开了北京,一路向西飞去,当窗外终于出现了一望无垠的沙漠,当我终于踏上了敦煌的土地时,我几乎要欢呼雀跃起来。这是一种最自然的喜悦,这是一种最原始的快乐。因为我知道,我必将在敦煌远离都市的喧嚣,在敦煌找寻祖先的影子,在敦煌领略自然的壮阔,在敦煌探访心灵的归宿。终于,那个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却经常为几句诗词走神的我,那个“义愤填膺”慨叹“人心不古”的我,那个喜爱废墟古迹看淡琼楼玉宇的我,总算是来到了最契合自己心中想象的圣地,总算是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景象。

我回到了敦煌。

P3-5

序言

流淌的现实

王立群

如今让我一口气读完一部书已经很不容易了。一是精力有限,二是时间有限,三是吸引自己的书籍有限。许多书都是在断断续续中读完的。更多的书仅是翻翻而已。但是,这本书是个例外。晨练归来。早餐之后,一口气读完了这本散文集。当然。另有三大原因:一是本书的文笔华美。引人入胜;二是文字不多,否则,纷至沓来的俗务着实不能让我安安静静地读完一本书;三是本书的作者是位90后。我对90后非常陌生,以我40后的丰龄读一位90后的散文集,是一种乐趣。

散文特别复杂。它是一种文体。但又非常灵活。比如这部散文集的第一部分是游记。游记是最自由的一种文体,它可划分为文学游记、地学游记两大类。文学游记中又有表现型、再现型、文化型、混合型四类。晓霜的游记游走在表现、再现、文化三者之间,既有精彩的再现自然景观的美文,同时又毫不吝啬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应当属于混合型的游记。在众多的游记中。作者最熟悉的还是北京,因为作各自小生在北京,最喜爱北京。浓重的故乡情结洋溢在北京游记之中。

晓霜的游记充满了感性的语言,其中又大量引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名句,这不仅成为这类游记的一大特色,而且成为本书三类文章语言的共同特色。作者与中国古典诗词有着难解的缘分。行文中时时流淌着名句佳构。行文之余还要再写上若干篇章才能尽兴。《劝君更尽一杯酒》一篇最为典型。《柳风》更是一种诗风词韵的消费。

一位文学青年的最终成就取决于两点。语言与思想。用感性的语言写出发人深省的思想,这是一种财富。

晓霜的书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她生命中无处不在的文人情怀。比如谈“闲”。晓霜领悟到了“闲”的欢乐。“四时风月供吟笔,万古乾坤入酒杯。”这都不错!“闲”是艺求诞生与繁茂的土壤。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闲人创造了无数艺求品种,提高了艺术的境界。

此书的另一大类是读书杂感。读诗词、读《红楼》。在阅读中尽情抒发着感慨、感悟、感受。这类文章中《开到荼靡花事了》一篇最为成功。它不仅在谈感受。而且触及人生一大命题:成功。何谓“成功”?什么样的人生算是“成功”?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晓霜确实在践行着先哲们的忠告,但是,了解人生与社会还有一条更重要的东东:阅人无数。读书就是阅人,阅人却不限于读书。

第三大类是读历史。大唐、大宋、民国,一个个历史成为消费的对象。

在充满智慧的美文中也显示了作各阅历的亏欠。这不是晓霜的缺点,这是上帝的安排。上帝将她安排为90后。富裕的是人生,亏欠的是阅历。比如对“智奋”的阐释,晓霜认为:“智者”是博学与高尚的结晶,实际未必如此。“博学”是知识。“高尚”是品格,“智者”与“博学”、“高尚”有联系,但“博学”与“高尚”的人未必是“智者”。

拥有华美的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天分。但是,仅有这种天分并不够。在华美文字的下面应该有意思。很欣赏晓霜下面一段文字。文笔很茭:

“我不要看胡杨像名贵的花草一样被养在温室里。我要看真正的胡杨,大漠里的胡杨,它没有专人的保护却能顽强生长。它生存条件恶劣却能存活千年,它是沙漠中的“英雄树”,是万里瀚海中的制高点。它体现出来的应该是一种有些粗糙却坚韧的品性,是一种不华美却醇厚的精神。”  2010年10月22日于河南大学

后记

利用高三前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完成了这部《天涯行客》。作为我的第三本书,它可谓是前两部的“升级版”,语言更加精炼,思想也更加丰富。至此为止。在小学、初中、高中,我生命里最重要的这三个阶段中,我都以一本书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了下来,那些创作时的困难早已被我遗忘,留下的是实于我年少时光的一段记忆,欢笑多于泪水,收获大于付出。足够我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回味了。

在这本书的创作中,我发现原来“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果然不假。在看起来近乎“自虐”的写作计划中,我强迫自己在学习一整天后,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新的创作。有时候,那繁多的作业和复习的压力让我想要放弃,我会觉得烦。觉得累,觉得文思枯竭,但这一切都会被那些偶尔蹦出来的好思路和好句子所驱散,那种写作带给我的得意和快感仿佛一针兴奋剂。让我忘乎所以,下笔如有神。支撑着我一天一篇地继续下去。写作似乎也成为一种放松。如此坚持下来。果然就是胜利。

散文的确是种奇妙的文体。它让人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不受限制,随心所欲。本来我以为自己已被应试作文“折磨”到什么都写不出来的地步了,但在面对那一个个我感兴趣的话题时,我竟仍然感觉文思泉涌,不觉找回了写作的感觉。当然,问题还是存在的,一是有些地方“得意忘形”了,故意“拽一拽”,秀一秀自己的文笔,大家就多多包涵吧。二是某些篇目中引用的诗句都是我凭记忆敲进去的,实在是懒得查阅了,不准确的地方也望大家见谅。三是搭配的诗词都是我早先写的,不合格律也不十分契合文意,大概就是个朦胧的美感,各位就一并包容了吧。

创作之初,我毫不犹豫地把目标定在了36篇,因为这是秦朝开国时设郡的数量,传说也是秦始皇最喜欢的数字。喜爱历史的我,总希望自己能与先人保持一定的联系。如果说废分封、设郡县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里程碑,那么我特意选择与它有关的数字作为我散文的篇目数,就是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所有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标志着我的文字从幼稚走向练达,思想从简单走向成熟。同时,这个数字还承载着我对先人的尊敬,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热爱。

除了某些精心的设计,我在创作中亦碰到许多巧合。三章的题目本是按照内容自由确立,最后竟然发现都是苏轼的句子。也许,这也是某种天意,在自由的旅程中,我可能会碰到许多艰难、许多烦恼,但倘若能够保持如苏轼一般乐观的心态,且行且吟。行至天涯。我也终将是快乐的。

《天涯行客》,愿我以后的人生能够如此书名。在天地间做一名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旅行者,不论游于风景、文字,还是历史,我都能寻觅到它们的某种精神,不断地升华自己,在人生境界不断提升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曲晓霜于庚寅年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涯行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曲晓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628063
开本 16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7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