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吴越佛教(第6卷)
内容
编辑推荐

吴越佛教历史悠久,高僧辈出,影响深远,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天台宗的创立,禅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的发展,乃至近代“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都与吴越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本《吴越佛教(第6卷)》由杭州佛学院编,光泉主编,书中收入了《心在夕阳山外山——关于李叔同的出家》《论李叔同出家前语文观的多个侧面》《南山律宗弘一大师及其护生思想》等论文。

目录

陈星:新世纪以来弘一大师研究学术会议综述

靳欣:心在夕阳山外山——关于李叔同的出家

刘晓蕾:由儒到释:浅析李叔同出家的文化成因

姜楠:论李叔同出家前语文观的多个侧面

陈洁:李叔同的生命境界探微

万里:从“悲欣交集”语词看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渊源与路径走向

李小艳:弘一法师佛学思想的特点

惟敬:弘一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

崔玉卿:弘一法师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庚斌:弘一法师学戒精神

释德州:从弘一法师出家、学戒、弘律所引申的思考

李明友:南山律宗弘一大师及其护生思想

昌莲: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蒋九愚 陈晓玲:论弘一大师的净土观

陈永革:论弘一大师在浙江修学期间的佛教信行及其思想

牛延锋:弘一大师的律净兼修思想

周祝英:弘一法师的弘法之道

韩秉芳:弘一法师与居士佛教

冯天春 闫润清:论弘一法师之苦情意识及其生命实相之确证

法缘:弘一法师与闽南佛教养正院

清性:浅谈弘一法师的惜福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许抗生:弘一大师爱国爱教的情怀和专修净土的思想

叶 鹏:弘一法师的文化追求和审美品格

吕春瑾:学佛与写字——弘一法师《谈写字的方法》研究

超慧:从戏里戏外略探二一老人

康伯霖 崔维成:李叔同——真、善、美的化身

清宏:略谈弘一大师的“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思想

俞朝卿:大师互动垂范后人——略论弘一、印光两法师

修健:浅谈佛陀制戒的价值意义

顾珏:浅谈“自誓受菩萨戒”

戒法:佛教“出家制度”之考察——兼论在当代中国佛教建设中的诠释

乾亨 法界:戒律对现代僧团管理的价值研究

李向平:佛教戒律及其信仰实践的神圣性建构

黄夏年:论中国佛教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刘鹿鸣:试论中国佛教丛林清规制度之特质

严耀中:看明清寺院约束的动向——重释清代《安康双溪寺新立规约》

宗淼:僧团管理制度的六大要点

海 慧:试论佛教的僧伽教育制度

宗志:佛教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吴忠伟:作为“检身”的“治心”之学——灵芝元照与宋代律学的自觉

徐文明:三论慧峰与静众峰律师略考

心悟:智者大师忏悔观和道宣律师忏悔观对比

袁经文:“道共戒”与唯识见道及禅宗的“无相戒”

沈庭:试论《坛经》的自由观与戒律观之间关系

王雪梅:略论佛教戒律与弥勒信仰之关系

孙尚勇:由律藏经典看早期佛教与表演艺术的关系

田海林 伊岚:近六十年来义净律学研究之检视

罗同兵:太虚大师的教制抉择与中国僧俗关系

王祥伟:浅论佛教经律对亡僧财产归属的规定及其在唐代的执行

刘显:敦煌写本《优婆塞戒经》校正《大正藏》本十二则

杨发鹏 马燕云:敦煌文书《八波罗夷》初探

张崇依:浙敦062《和菩萨戒文》考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吴越佛教(第6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光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43836
开本 16开
页数 3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7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2-53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6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