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执著的乌托邦追求--刘师复元政府主义研究
内容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写作结构

第一章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背景、心路历程

 第一节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背景

一 欧洲无政府主义的传播及其一般主张

二 20世纪初中国无政府主义的早期传播

三 辛亥前后无政府主义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心路历程

一 早期:强调“道德救世”

二 《民声》时期: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化、系统化

三 后期:无政府共产主义与工团主义的结合

第二章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人性论基础:互助与劳动

一 互助进化论与刘师复无政府主义

二 劳动本能论与刘师复无政府主义

 第二节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核心理念:绝对自由

一 绝对自由是无政府主义的核心理念

二 刘师复绝对自由观的内容

三 刘师复绝对自由观的评价

 第三节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理想模式:自由的乌托邦

一 提倡政治自由:废除国家政府,个人绝对自由

二 实现经济自由:废除资本制度,实行共产主义

三 追求道德自由:破除传统道德,提倡个人进德

四 推行自由教育:重视平民教育,反对教育强权

 第四节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实现方式:漫长的乌托邦之旅

一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实现步骤

二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实现手段

第三章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传统文化缘承

 第一节 人性本善与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论

一 肯定了人性本善

二 解释了“好逸恶劳”的成因

三 指出人之为善的道德保障

四 纠缠着科学与道德的矛盾

 第二节 天然放任与无政府主义的绝对自由观

一 无政府主义者对老庄思想的附会

二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出世色彩

三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出世倾向的误导与极端化

 第三节 重德轻法与无政府主义的道德法律观

一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重德”特征

二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轻法”特征

 第四节 均平至公与无政府主义的“高度共产制”

一 早期无政府主义的均平至公思想

二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均平至公倾向

 第五节 “大同”情结与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

一 早期无政府主义的大同思想

二 “万国大同”是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最高理想

三 刘师复大同思想的“世界主义”倾向

第四章 刘师复的“社会主义关怀”(上)——刘师复无政府主义与江亢虎、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与江亢虎的“社会主义”

一 江亢虎的社会主义——摇摆于社会民主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间

二 刘师复与江亢虎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

 第二节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与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

一 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

二 刘师复对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的评价

三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两场“社会主义讨论”之得失

第五章 刘师复的“社会主义关怀”(下)——“师复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节 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一 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的流派分析

二 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的理论特点

 第二节 无政府主义对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影响

一 早期共产主义者最初接受无政府主义的原因分析

二 早期共产主义者向科学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一 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论战的内容

二 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论战的评价

第六章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定位

 第一节 刘师复的激进主义现代启蒙及其反思——一种文化哲学的解读

一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是一种文化激进主义

二 刘师复的激进主义现代启蒙

三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现代启蒙的反思

四 对当代文化激进主义批判思潮的几点忠告

 第二节 刘师复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及启示——一种政治哲学的解读

一 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几种理论

二 刘师复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

三 正确处理现代化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执著的乌托邦追求——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研究》由张九海编著。

《执著的乌托邦追求——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研究》内容如下:

刘师复是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潮的范本式人物,被称为“中国的普鲁东”。刘师复无政府主义是对民国初年社会现状的一种疏解,是对辛亥革命后现实政治的一种反动,是在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中对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的一种选择。

他承袭了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新世纪派”思想,以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理论为模本,提出了容纳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无政府主义全面主张,勾画了无政府社会的美好乌托邦。刘师复无政府主义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其理论基础、核心理念、政治诉求、经济制度设计和社会理想都有着传统文化的痕迹。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是民国初年社会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传播过程的重要环节。刘师复与江亢虎、孙中山进行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激烈辩论,他在中国较早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也留下许多缺憾。

五四时期,刘师复无政府主义为黄凌霜、区声白等人继承,并被尊称为“师复主义”。无政府主义成为五四时期主流思想之一,其破除传统文化的强烈要求、激进主义的革命手段、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设计等与马克思主义形成共鸣,因而成为诸多早期共产主义者向科学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在与马克思主义的论战之后,无政府主义最终因为提不出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具体方案,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是“中国化”的无政府主义,由于中西社会的时空置换,在中国,它起到了与西方不同的作用,应该对其进行同情的理解和理性、客观的评价。我们可以从文化哲学和政治哲学的理论视角考量其对当代政治、文化建设的警示和借鉴作用,关注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关注当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编辑推荐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是“中国化”的无政府主义,由于中西社会的时空置换,在中国,它起到了与西方不同的作用,应该对其进行同情的理解和理性、客观的评价。张九海编著的《执著的乌托邦追求——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研究》从文化哲学和政治哲学的理论视角考量其对当代政治、文化建设的警示和借鉴作用,关注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关注当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执著的乌托邦追求--刘师复元政府主义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九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7912
开本 32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8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92.6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