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财富魔笛
内容
编辑推荐

《财富魔笛》的作者胡玉琦以范蠡、司马光、曾国藩、李嘉诚、比尔·盖茨、巴菲特、洛克菲勒,特别是美、英、日、犹太等巨富们的钱财观、遗世法等,提出“财富伦理的灵魂是如何做人”、“财富传承是理性的抉择”、“财富永续的奥秘是文化和精神”……以前辈富人们丰盈鲜活的理念情愫和作为告诉人们,有钱更要有智慧和修持,怀着悲悯之心善对天下,怀着忐忑之心教育后人。这些事做好了,财富就可抑恶扬善,就可代代延续,就可“吹响财富帝国的魔笛”!

内容推荐

《财富魔笛》由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认知相结合,将财富比作一个有格调的人,它有魔咒、崇灵魂、重道义、厚理性、藏基因、多磨砺,还得到了一支神奇无比的魔笛。

谁能吹响这支魔笛,谁就能永久地拥有财富!因为它用独特的旋律,引领着你跨过创造以及传承财富的七道坎,让你不仅能传承父辈留下的财富,还能成为财富的种子,去创造更多的财富,成为真正的财富人。

《财富魔笛》是作者胡玉琦在大量调查研究和人生体验的基础上孕育、提炼写成的,对富二代的成长有着非常好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财富有魔咒:这是个世界性的幽灵

 1.千古魔咒:富不过三代

 2.孟子的魔咒: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3.马克思的魔咒: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4.托夫勒的魔咒:未来财富的不确定性

 5.福布斯的魔咒:上了它的名单,你会死得很难看

 6.胡润的魔咒:富不过当代

 7.人性的魔咒:欲望、自私和炫耀之谜

第二章 财富崇灵魂:如何做人是最大的道理

 1.黄金满薣,不如遗子一经

 2.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3.曾国藩的《家书》

 4.德国人让孩子做完整的人

 5.英国人从小注重训练绅士

 6.美国人重视打造孩子的人生计划

 7.犹太人对孩子进行理性教育

 8.比尔·盖茨:再富不能富孩子

 9.洛克菲勒家族的“零花钱家训”

第三章 财富重道义:钱财深处流的是道德血液

 1.财富是有人格的

 2.财富并不等同于金钱

 3.富人只是上帝财富的看管者

 4.追求财富是一种道德

 5.聚与散的财富哲学

 6.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7.美国富人的老钱精神

 8.做一个成熟的富人

第四章 财富厚理性:辅佐和制度是两个前驱的轮子

 1.中国人“子承父业”的世袭观念

 2.日本人的“女婿养子”制度

 3.美国人的“继承人辅导队”

 4.欧洲人的老臣辅佐和家族会议

 5.用股权这根魔杖去荫及子孙

 6.借信托之道让财富走得更远

第五章 财富藏基因:担当老钱的是文化和责任

 1.让富二代有道德地成长

 2.财富的延续在金钱之外

 3.布登布洛克式动力的启示

 4.怀着感激和敬畏之心对待财富

 5.真正的财富是内心富贵

 6.财富是留不住的

第六章 财富多磨砺:穷养和训练是最好的试金石

 1.帮助孩子做一个“零花钱”的理财计划

 2.参加“省钱夏令营”

 3.建立一个“道德银行”

 4.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

 5.一切从最底层奋斗起

 6.让孩子成为财富的种子

 7.走出“幸运精子俱乐部”

第七章 财富得魔笛:永远属于能吹响它的人

 1.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做义工

 2.说服一个老板接受你的方案

 3.做一件事让更多的人追随你

 4.建立一个财富魔笛俱乐部

 5.去推销一个有慈善力的魔笛产品

 6.每个人都能建立你的财富帝国

试读章节

1.千古魔咒:富不过三代

财富有两重门,一扇是获取财富的前门,另一扇是延续财富的后门。无论是打开财富的前门,还是把守财富的后门,都有一个法则:不可随意进放,也不可无限延续。得到打开财富前门的钥匙,让人惊喜若狂;而把守财富后门的魔咒,却让人心生恐惧。因为无论你多么富可敌国,都难以逃脱“富不过三代”的千古咒语。

这个写在羊皮卷上的咒语,犹如附有撒旦之灵,阴魂不散,在人类几千年的豪门史上始终挥之不去,并且愈演愈烈,有时甚至让人不寒而栗,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在东西方都难以逃脱的魔咒,至今没多少人能够打破,难道真的是魔鬼的咒语在人世间发挥出了超强的魔力?

这个著名的魔咒,使我想到了英国那块让人望而生畏的“德里紫蓝宝石”。这块携带了“诅咒”的宝石,害得它的多任主人都灾难连连,甚至突遭横祸,最后的主人爱德华只好将它锁在英国博物馆的柜子里,前不久才被公开展出,使之终于走出了尘封近半个世纪的迷雾。

这块“魔咒宝石”,是1857年印度兵变期间被英国士兵掠夺来的,它被一名叫做菲里斯的骑兵上校带到英国。然而,这宝石并未给它的新主人菲里斯带来什么福分,反而是到了英国就遭遇了连串厄运,他不但失去了所有金钱,并且还百病缠身。菲里斯的儿子继承了这块宝石后,也遭遇了同样的厄运。它不光糟害着主人家族,甚至连他们的朋友也不肯放过。菲里斯的一名朋友不信邪,他要将这块宝石借去把玩几天,可他拿到宝石没多久,就自杀身亡了。

于是,这块价值连城的宝石,顿时成了灾祸的象征,人们纷纷传说着它被施有咒语,会给任何拥有它的人带来厄运。1890年,英国科学家爱德华·海伦·艾伦得到了这块宝石,结果也遭遇了一连串倒霉事。更不可思议的是,爱德华的两个朋友曾向他借这块宝石回家观赏,结果一个朋友从此屡屡遭遇不幸事件;而另一名歌手朋友,竟然“失声”,从此再也没有开口唱过歌。

尽管爱德华一开始并不相信什么魔咒,当他的朋友双双遭遇厄运后,也就深信不疑了,他恼火地将这块无价之宝扔进了伦敦摄政运河里,可没想到3个月后,这块宝石又离奇地回到了他手中。原来一艘挖泥船从运河中捞到了这块宝石,一名商人从船员那儿买下了它,并将它还给了爱德华本人。

后来,爱德华为了走出这块“魔咒宝石”的阴影,将它寄给了自己的银行管理人,要求银行将它保管起来,直到死都不想看见它。爱德华当时说:“我感到它会对我新生的女儿带来不利的影响。”

爱德华去世前,将这块“魔咒宝石”捐给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并在盒子中留下了一个忠告:“这块宝石显然受到了诅咒,它上面沾染了鲜血,每个拥有它的人都会失去荣誉。无论谁打开这个盒子,都应该先阅读一下这份警告,然后按自己的意愿处理这块宝石。我对他或她的建议是,他们应该立即将它扔进大海里。”

由“富不过三代”这个千古魔咒,想到爱德华那块“德里紫蓝宝石”,是因为它对富人制造了太多的悲剧和不幸,以及由此产生出无穷悲哀而又苍凉的想象力。然而,无论你是如何地忌讳它,或是厌恶地把它扔进大海,它都毫无顾忌地在一代又一代富人身上长盛不衰地施展着魔力。

麦肯锡似乎说得更绝!他在一项有关财富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大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不足总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葡萄牙人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人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3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财富三代的命运。更可悲的是,对于很多财富来说,连一代都还未过完,更别说三代了。

这个可恶的魔咒,叫“世界宿命”,不知有多少富人至今仍走不出这可恶又可怕的宿命。P2-4

序言

两年前,胡玉琦的小说《心债》曾以其缱绻的笔触、触手可及的人物、大起大落的故事,写尽商海的诡异、财富聚散的无常……读得人心生疼痛,总觉得世间沧桑缕缕,欲补无力。

如今,她的又一部力作《财富魔笛》即将问世。顾名思义,从书名即可看出,这不是一部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充满理念和哲思的著作。长于形象思维的小说作家何以能写出逻辑严密、以理性推衍财富规律的作品?我懵住了!读过全书才明白,其实这还是作者《心债》情结的延展,只不过是从形象思维超拔到理性思维的结果或结晶。再细咀嚼,又觉不是,因为书中扑面而来的是自人类与财富结缘后,中外古今人与财富的典籍、典故以及他们间的种种爱恨情仇。不是夸张,只要看看书中小标题就可了然。如第一章“财富魔咒是游走世界的幽灵”中的“千古魔咒:富不过三代”、“孟子的魔咒”、“马克思的魔咒”、“托夫勒的魔咒”、“福布斯的魔咒”……既称魔咒,它带来的的几乎大体都是恶与无形。然而,财富是可贵也是没有属性的,孰善孰恶?完全取决于财富持有者的智慧和心性。于是,作者以范蠡、司马光、曾国藩、李嘉诚、比尔·盖茨、巴菲特、洛克菲勒,特别是美、英、日、犹太等巨富们的钱财观、遗世法等,提出“财富伦理的灵魂是如何做人”、“财富传承是理性的抉择”、“财富永续的奥秘是文化和精神”……以前辈富人们丰盈鲜活的理念情愫和作为告诉人们,有钱更要有智慧和修持,怀着悲悯之心善对天下,怀着忐忑之心教育后人。这些事做好了,财富就可抑恶扬善,就可代代延续,就可“吹响财富帝国的魔笛”!

读着胡玉琦的《财富魔笛》,常常不由地想起前苏联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虽然后者谈的是文学,前者谈的是财富伦理和财富理念,但其学问的渊博、视角的奇巧、理念的深邃别致、意绪的绵密超然、语言的优美精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特别是今日中国,几乎一觉醒来,亿万富翁们就一个个一层层地起于青萍之末,乍富还贫,面对大堆的金钱,面对尚未脱贫的民族和人群,还有继之而来的富二代、官二代、贫二代们,《财富魔笛》更显其可读性、现实性和生命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财富魔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玉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08175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9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