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蛹之生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小野的成名作小说集,收录了十四个中短篇小说,包括《蛹之生》《光棍船》《周的眼泪》《第六个儿子》《长发先生外传》《网》等。《蛹之生》一篇以蛹化蝶为喻,讲述两个北上读书的大学生,在面对金钱、名利、亲情、爱情、友情、家国危亡等问题时所经历的困惑与成长。

内容推荐

听小野讲故事,台湾青春的美好时光!

有些人,随着青春沉睡的历史。有些人,随着岁月刻骨铭心。

二十二的小野,凭借《蛹之生》拿下台湾联合报小说奖,这本在他大三时期完成的作品,一举将他推向畅销书作家行列。这本小野的早期作品,以当时大学生的角度,来观察并表达校园、社会里的种种现象。《蛹之生》充满热情与理想,用作者的话来:“这是一本描写那个很蠢却很纯的时代大学生寻找自我和爱情的小说集。如果用更现代的语汇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纯爱、热血、励志。”

目录

序 飞到北京的蝴蝶

蛹之生

家教这一行

财迷

光棍船

周的眼泪

夜枭

第六个儿子

长发先生外传

陈嫂的烦恼

红门内的芭乐树

白沙湾的骤雨

遗传

笛·沙鸥

试读章节

北上的火车一路隆隆前进,把道旁的青山、绿树一股脑地往后抛。唯一抛不掉的是残存了一夏季的蝴蝶,像一朵朵会跳跃的兰花。车窗缝里透进来一丝阳光,便映在车厢里每个旅客的脸上、身上。当然,它也映红了坐在最前排的两位留着平头的大男孩。他们看起来毫无倦容且精神抖擞,但是他们彼此似乎并不认识。其中一个高高瘦瘦穿着蓝条衬衫的先开口:

“请教贵姓?是不是北上念书的?”

那个穿着白上衣、黄卡其裤、块头很大但显得有些邋遢的男孩,把手上的书本合起来,先看了看眼前这个高瘦的男孩,然后再看一眼自己的这身打扮,忽然朗声笑了起来:

“我叫秦泉,秦始皇的秦,泉水的泉。今年才考上政大中文系。看样子,你也是……”一字一句像是晴天霹雳。

“我姓赵,叫赵一风,一是一二三四的一,风是刮风下雨的风,和你一样是freshman,师大生物系。”

于是他们便聊开了,从自己的高中生活,谈到大专联考线上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憧憬,一下子竟热络得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听说台北大学生很罗曼蒂克的,郊游、爬山、舞会、泡咖啡厅,还有——罩马子。”秦泉把手上的书挥了挥,是一本新潮文库的书——《萨特自传》。封面上戴着眼镜的萨特便在赵一风眼前晃啊晃的,几乎把眼镜给晃掉。

“我也听说是这样。不过那可能是你们文学院的事,据说我们理学院的学生功课繁‘重,比高中时还苦,根本没时间去玩。何况我离开家时,爸爸一再交代我,念大学一定要把书念好,多充实自己,不要被那些五花八门的活动搞昏了头!”赵一风望着窗外,似乎回忆着年迈的父亲那天晚上给他的训诫。

“那你老爸还真不错。我老爸打从我念高中开始就实行民主宪政。他说,高中生就该开始练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就整天捧着萨特、基尔克果、加缪@的书啃,越啃越不对劲,觉得和同学格格不入。于是我就把这些书都锁进抽屉,开始到我老爸的书房找中国的线装书来念,像《淮南子》、《楚辞》、《庄子》等……”秦泉显得有些眉飞色舞,“别人都说我狂,我想狂就狂吧,总比那些鼠辈们畏畏缩缩的好。高二那年我编了一年的校刊,最不服气的,就是那些稿子都要经过训导处审查,好像怕我思想有问题似的。其实,就算偏激了点,也是给学校善意的忠告啊!”

“其实审查并不代表言论不自由,只是因为我们还太年轻,往往流于谩骂,而没有建设性。大部分高中生,还写不出真正有分量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多充实自己、多念点书,才有资格讲话。并不是念了几本萨特或加缪就可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赵一风浇了秦泉一盆冷水,秦泉顿时耳根有些发热,拳头还握得紧紧的,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又说不上来,嘴仍张着,大概还是不服气吧。不过面对着认识不久的赵一风,似乎又不便发脾气,于是他吁了一口气,把拳头松了:

“也许你对。希望将来念了大学,能让我有建立自己价值标准的能力。”他转了一个话题,“对了,你考的系是不是你的兴趣?”

“还好。”赵一风笑了笑,“我从小就喜欢大自然的一切虫鱼鸟兽,所以选了丙组,不过当初我还把医科填了第一志愿,是姊姊要我填的,她说当医生好赚钱。人总是矛盾的,还好少考了几十分,不然现在就准备和孙中山先生同行啦。”P1-4

序言

为了这本书,我写过很多很多次的序,多到连自己都记不得写过几篇了。如果能将这些序集结起来,或许又可以再出版另一本书,书名就叫做“蛹之生的序”。我为什么那么爱替这本书写序呢,这和我后来的人生发展完全不在我的意料和规划中有关。

我大学读的是一所公费盼专门培养中学师资的师范大学,那是一所在当时很难考进去的名校,同班同学里有一半以上的人联考分数都可以去读医科当医生。但是因为家里穷或是其他原因,反而将志愿填了这所大学的生物系,我就是其中乏一。读高中的时候我就想当一名科学家,当时学校里有个专门研究蝴蝶的生物老师陈维寿,在学校建了一间全台湾最早的昆虫馆,我去向他请教关于蝴蝶的知识,临走前他送了我一个蝴蝶的蛹,要我观察它羽化的过程。我亲眼见到这个蛹羽化成台湾的特有种黄裳凤蝶,黑底黄边,有着非常高贵艳丽的色泽。对我而言,那是我对生命的奥秘好奇的起点。

进了大学后我很想成为一个“想象中”的风云人物,那种长得又高又俊美、成绩好、运动也棒,有很多女生在后面指指点点,或是写情书表达爱慕的那种大学-生。从我家到师范大学很近,我每天骑着一辆在二手店买‘的旧单车,头上带着一顶不怎么合宜的白色美国西部牛仔帽,一路骑到了校门口,我不断练习着下车的英姿,让自己像美国西部电影中的荒野大镖客,是要来到这里行侠仗义、铲除恶人的。当然我会很失望,在单纯朴实的实验室里没有恶人可铲除,最多只能杀杀青蛙做成标本。女生们曾经偷偷地票选班上最英俊的美男子。前三名里没有我,我反而名列最臭屁最爱现的男生第一名。苦闷啊苦闷,于是我开始写作投稿给报纸副刊,我想在学校无法成为“想象中的自己”,那就另辟战场吧。

我把想象中的自己幻化成无数个小说中不同的角色,其中有一个就是谤师大生物系的“赵一风”,那正是想象中的我,又高又俊美的风云人物,加上了蝴蝶的蛹作为整篇小说的象征,于是有了《蛹之生》这一系列的小说。这条创作之路奇迹般的顺利,我因为写作,真的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走在校园里总是有人指指点点.打篮球时,慕名而来当拉拉队的女生也越来越多。这一切都来得又急又快,我整个人像是腾云驾雾般的,连走路都不会走了,因为风云人物走路有时候会右手右脚同时抬起。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一所中学实习,出版了我创作生涯的第一本小说集《蛹之生》,也写了这本书的第一篇序——《是青年,不是作家》,写得义愤填膺,像是要救国救民舍我其谁的笔调,还放了一张看起来身高有一百八十公分、轮廓很深很俊秀的大头照。崇拜总是从错觉开始的。果然这本书很快就秒杀般的再版了,出版社老板建议我火速赶一篇《再版序》,那时候台湾正陷入经济不景气的环境,新书再版并不容易。于是我又写了一篇像是“天已大明,曙光出现”,像是要动员所有青年上战场的誓师宣言。然后三版、四版……老板总觉得大概就只是这样了,老催我继续写新的序,来答谢读者的爱护。我像上了瘾般的写着序,我好像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那时我已经去军中服预官役,整天都是出操、打靶、冲锋陷阵,写出来的序更是杀气腾腾的,像是战事爆发书生著书立说以报效国家,全是英雄口吻。这十三年间出版社都换了老板,陆续印了五十三版,还不包括盗印在内。我到底写了多少序连自己都忘了。其中有一篇是去阳明医学院当助教时写的《树的流行》,对自己的书“太过畅销”的“反省”。有个读者写信给我说:“流行有什么不对:满山遍野的树也很流行啊,因为。你已经将你的名交给了社会和国家……”

这十三年之间我的人生起了极大的变化,就像我不断被老板催促着写新的《蛹之生》序言一样,我也被命运之神不断催促着往前冲,不停变换着人生的。方向,结婚生子,去美国深造,改行写电影剧本,去电影公司上班忙着兴风作浪……直到终于喘口气,休息一下。《蛹之生》跟着我的其他小说和散文集换了一家很大的出版社重新发行上市,当然,这回又要写一篇“全新的序”,我又把“昨日的我”批判了一顿:《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我提到一个从小被爸爸送去美国的小留学生长大后成了企业家,他一定要和我见个面了个心愿,因为当年他去美国时,行李箱里就只有这本书。后来他娶了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导演,两个人常常讨论台湾和中国大陆在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方面的不同。他认为当初台湾政府用戒严和反共教育欺骗了我们这一整代的人,他迫切地想让我认识一个“很不一样”的新中国,他很神秘地交给我几卷中国大陆导演的电影作品。我安慰他说,这些年来我因为接触和阅读早已经和过去的我差很多了,我还和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碰过面聊过天呢。“那你的书应该去大陆发行的。”那个朋友非常热切地说,我淡淡地回答说:“一切随缘吧。我的人生从没规划过。”

《蛹之生》出版三十周年时发行了纪念版,我又写了一篇细说从头的序《封面的故事》,将我这本书重新改版发行过三次,换过四次封面的故事又说一遍,然后将封面换回三十年前第一个由画家陈庭诗先生为我画的封面。这样,又过了六年,很多学校还是将这本书列为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然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本在台湾不知道绕了多少圈进到了多少角落的书,真的就要在中国大陆发行简体字版了。

“应该为中国大陆的读者写个序吧,一二千字就好。”从北京传来的信息这样写着。是啊,一二千字对过去的我是不多的,为了这本奇书,我写过许许多多字的序,但是此时此刻,我忽然哑了,千言万语,不知要从何说起。

只能说,一只蝴蝶从台北飞到北京花了三十六年,终于,还是飞到了。哈,人生果然不可预料,就像当年我在大学开始写作一样,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蛹之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小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00263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