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杰斯/大家精要
内容
编辑推荐

卡尔·罗杰斯,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当事人中心疗法创始人。罗杰斯认为,人类个体拥有一种积极的、正向的、自我实现、自我成长以及社会化的积极倾向,所有心理问题都根源于个体真实自我与社会角色要求之间的疏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需要做的是创造出一种安全和接纳的心理氛围,帮助当事人实现真实自我。

《罗杰斯》对卡尔·罗杰斯生平事迹、思想、建树的介绍全面、扼要、准确,旨在能让读者走进这位大家,更详尽地了解他的生活、著作和思想!本书由李强、谭华著。

内容推荐

《罗杰斯》是《大家精要》中一册,由专门从事某一方面研究且有丰硕成果的专家学者撰写,即所谓“专家写大家”。

卡尔·罗杰斯(1902~1987),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当事人中心疗法创始人。因首创针对心理治疗过程的实证研究并取得卓越成果,于1956年被美国心理学会授予杰出科学贡献奖。罗杰斯认为,人类个体拥有一种积极的、正向的、自我实现、自我成长以及社会化的积极倾向,所有心理问题都根源于个体真实自我与社会角色要求之间的疏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需要做的是创造出一种安全和接纳的心理氛围,帮助当事人实现真实自我。同时,罗杰斯尝试将当事人中心疗法应用于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功。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罗杰斯》对卡尔·罗杰斯生平事迹、思想、建树的介绍全面、扼要、准确,旨在能让读者走进这位大家,更详尽地了解他的生活、著作和思想!本书由李强、谭华著。

目录

第1章 不懈探索的人生之旅

 一、在孤独中成长的少年

 二、探索自我的大学时期

 三、艰难的临床工作时期

 四、任职大学教授时期

 五、积极的晚年生活

第2章 罗杰斯心目中的人性

 一、关于人性的基本理念

 二、人的自我实现倾向

 三、充分发挥机能的人

 四、回应两个经典问题

第3章 当事人中心治疗基本理念

 一、当事人在治疗关系中的地位

 二、指导性方法和非指导性方法

 三、从咨询技术到咨询关系

 四、促成心理成长的三个条件

第4章 心理问题的根源及解决之道

 一、疏离的出现

 二、成熟个体的价值判断过程

 三、疏离感的消解之道:成为真实的自我

第5章 更接近人的科学

 一、从两个不同的立场看待心理咨询与治疗

 二、两个不同立场之间的冲突和辩论

 三、更为人性的科学观

 四、尝试性的对话和整合

第6章 助益性人际关系及其应用

 一、促进个人成长的条件假设

 二、助益性关系的特点

 三、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人际关系

第7章 当事人中心理念应用于教育领域和家庭生活

 一、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对比

 二、如何实践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三、当事人中心理念应用于家庭生活

第8章 关于助人职业的探索和思考

 一、如何成为会心团体中的促进者

 二、关于助人职业的反思

 三、应用于广阔社会领域的努力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罗杰斯在罗切斯特整整待了12年,这是一段艰苦奋斗的日子。如果要形容这12年罗杰斯在学术思想方面的大致情况的话,那么用“苦修到初悟”比较恰当。

苦修主要是由于这里的学术环境不好。作为一名治疗医生,罗杰斯在这里做的工作是实践而不是研究,儿童研究部实际上是咨询和治疗的部门,罗杰斯的工作是对违规少年和贫困阶层家庭的不良少年及其家长提供心理辅导。罗杰斯成天打交道的是实实在在的人和事,很少有专门进行理论研究的机会。再加上与大学心理系的隔离,罗杰斯实际处于一种脱离心理学大本营,孤处一隅从事没完没了的实际事务的这样一种状态。罗杰斯自己把这段时期称为“专业上的相对隔离时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即使罗杰斯不与心理学的基本队伍脱离,他也无法与之沟通。因为当时美国主流心理学正是行为主义如日中天的时期,学者们的兴趣都在实验室的老鼠上,对于心理治疗,一般都将它视为医学领域的事情。罗杰斯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还算不算一名心理学家。

在这里,工作压力相当大。整天与问题儿童打交道,罗杰,斯不得不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帮助他们的实际效果上。脑子里成天想的是“这个方法起作用吗?”“这么做效果如何?”在这里,罗杰斯得以把在哥伦比亚大学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付诸实践,并检验其正确性。而每个案例的成功或失败,又刺激人去进一步思考和摸索。但更多的时候,他不得不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去学习,从一点一滴日常心得体会中去归纳。罗杰斯后来说罗切斯特的岁月是他一生中有特殊价值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日子里,他开始形成自己对于心理治疗乃至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念。

在当时的心理治疗领域,占据支配地位的是弗洛伊德体系。这个体系的一些显著特点是:以治疗者为中心,治疗者是全知全能的,由治疗者告诉当事人一切,当事人是脆弱无知的。总之,由治疗者对当事人进行“治疗”!罗杰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对这一套体系产生了怀疑。罗杰斯记述了三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出罗杰斯思想变化的轨迹。

第一件事情是,他到罗切斯特的头一两年间,接收了一名有纵火癖的男孩,这孩子有着一种无法理喻的纵火冲动。罗杰斯在学校学习时曾经读过威廉·希利博士的著作,非常热衷于希利对少年违规行为的心理分析性的解释。希利认为,少年的违规行为根源在于性方面的冲突,一旦这种冲突被揭示出来,违规行为就会消失。罗杰斯在少年管教所与这个男孩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会谈,终于慢慢追溯到他与手淫有关的性冲动欲望。还真是奏效,孩子的问题解决了。然而当他被释放出来后,老毛病又犯了。

罗杰斯依旧记得当时自己的震惊。希利可能错了。也许自己正在学习希利不知道的某些东西。不管怎样,这次事件极大地震动了罗杰斯,使他认识到权威可能也会犯错误,仍然有些新知识等待发现。

第二件事情是,刚到罗切斯特不久,罗杰斯开始负责一个会谈讨论小组。罗杰斯使用了自己读到过的一份治疗会谈记录作为学习资料,这篇发表出来的会谈是逐字照录的,且有作者会谈技巧的评价。罗杰斯当时极为折服,觉得治疗师老练、敏锐而聪明,能够引导谈话迅速切入问题要害。罗杰斯认为使用这份资料来说明何为好的会谈技巧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几年以后,罗杰斯遇到一个类似的任务,他立刻记起了这份可作样本的会谈记录,便赶紧找了出来。重新阅读这份资料,罗杰斯大吃一惊。这份记录似乎成了会谈者用来说服这位母亲认清自己无意识动机、承认自己罪过的一种聪明的法律询问方式。从罗杰斯现有的经验来看,他认为这种会谈对这位母亲或她的孩子不会有任何持久的帮助。罗杰斯认识到自己对同一份会谈资料有着如此完全不同的前后评价,这意味着自己正在偏离医患关系中的任何高压或强制性的方法,不是出于哲学原因,而是因为这些方法最多只不过只有表面效果。

这件事发生几年之后,这时的罗杰斯对心理分析的解释技巧已经掌握得相当老到。能够以比较机巧的方式向当事人解释其行为,谈话中显得亲切友好又富有耐心,这样使得当事人比较能够接受这些解释。此时罗杰斯在对一位颇具领悟力的母亲进行咨询。她的儿子表现出种种捣乱行为,按照心理分析的解释,这孩子的行为明显是由于做母亲的在先前对孩子抱有一种拒绝的态度。为了向这位女士证明这一点,罗杰斯使出浑身解数,把种种证据作了详细分析和归纳,但是还是不能使她领悟。

最后我服输了。我告诉她,看来我们都尽了力,但我们失败了,所以我们最好还是放弃我们的合作。她同意了。于是我们结束会谈、握手。她向办公室的门口走去。这当口她又转过身来问,“你们这里也为成年人咨询吗?”当我做、了肯定的答复后,她说,“那好,我希望得到一些帮助。”她回到了刚才坐的那张椅子上,开始倾吐她对婚姻的绝望,与丈夫关系上的麻烦,失败和心乱如麻的感受。所有这些与她先前所讲的那干巴巴的“病历”是如此地不同。于是,真正的治疗开始了,而且最后非常成功。

类似这样的事件使罗杰斯开始产生一种强烈但是当时还不够肯定的感觉:当事人也许比治疗者对自己知道得更多,她们也许应该在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出自实践经验的初步想法受到了儿童研究部同事从学术角度给出的支持。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儿童研究部除了少数几位像罗杰斯这样的心理学家之外,还有一些社会工作者。罗杰斯在与正统心理学疏远之时,与这些人的交流非常顺畅,甚至还参加了一些社会工作的专业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工作者,罗杰斯了解到兰克的心理治疗观点,兰克使他认识到“个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在受到这些学术观点的支持和鼓励之下,罗杰斯对自己在实践中得出的某些初步的认识更有信心。这些初步的认识包括:当事人比咨询者在治疗中更有发言权,他们知道是什么伤害了自己,关键之处何在,治疗应该向何处去,什么经验被深深地隐埋着,等等。

不过当时,这些认识还没有达到上面表达得这么明确的程度,而且也没有系统性。准确地说,新的思想还只是萌芽,其中信念和预感多于实事和论证,尚未形成理论的大致轮廓。这样评说的依据来自罗杰斯的第一本学术专著《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这本书写于罗杰斯在罗切斯特的最后一年。罗杰斯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出一本儿童指导方面的概论性著作,不过随着写作的推进,他在这本书中加入了大量属于他个人的专业实践体会。关于这本书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罗杰斯提出要对心理治疗进行实证性的科学研究。当时心理治疗还是一个相当幼稚的领域,用正统心理学方法来研究心理治疗还无人尝试,甚至不少人怀疑心理治疗能否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事实上,罗杰斯身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看似互不相容的倾向,一是年幼及早期教育中熏陶出的科学主义倾向;一是对沉思、对感性经验的喜好。这两种倾向难免有时候会相互冲突,但总的来说,它们在罗杰斯身上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而且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形成了罗杰斯对于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方面的一些独特思想。

《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的写作是在繁忙的临床工作间隙完成的,辛苦没有白费,这本书的出版改变了罗杰斯的生活。不久之后,罗杰斯意外地收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聘书,该校聘请他为正教授。这一非同寻常的礼遇令罗杰斯非常惊喜。虽然罗杰斯此时已经被任命研究所主任职位,但与俄大正教授职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于是,罗杰斯举家迁往新的工作地点。PP7-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杰斯/大家精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强//谭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557590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5.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28
15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