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相信梦想相信奇迹--走近中国达人及中国达人秀幕后故事(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人气选手全面解读,导演手记首度曝光,幕后故事独家揭秘……首届《中国达人秀》的热潮余波未尽,由其制作团队倾力打造、上海文艺出版社鼎力出版的《相信梦想,相信奇迹——走近“中国达人”及〈中国达人秀〉幕后故事》一书又乘胜而来。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多角度披露了《中国达人秀》的难忘细节和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并随书附赠一张DVD。

内容推荐

本书由“达人来了”、“达人制造”、“达人热潮”三个部分组成,首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大纵深、多角度地披露了《中国达人秀》的难忘细节和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倾注了《中国达人秀》制作团队的情感、心血与体悟,再次带我们重温了草根民众在舞台上所焕发出的最具震撼力的才华和人性光芒。正如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黎瑞刚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所说,“那些用笔书写的历史,那些用镜头来记录的事实,和那些历史、事实背后所隐藏的真理,恰恰就来自每一个最普通的人”。

本书还随书附赠了一张时长近两个小时的DVD光碟,收录了诸多未能在电视上播出或者在新闻中一闪而过的精彩片段。

目录

达人来了

主SHOW达人:刘伟

主SHOW达人:张冯喜

主SHOW达人:蔡岫勃

主SHOW达人:翟孝伟、马丽

主SHOW达人:朱晓明

主SHOW达人:寿君超

主SHOW达人:周彦峰、许娜

主SHOW达人:时尚七太

主SHOW达人:徐鸣飞、张正邦

主SHOW达人:高逸峰

主SHOW达人:姜仁瑞

主SHOW达人:川予和嘟嘟

评委经典语录

达人制造

人文的娱乐,温暖的狂欢/金磊

三十岁的大脑,三岁的眼睛/陈涤

寻找奇迹的起源/章骊

导演达人/沈宁

创造历史的凡人小传/陆伟

我不是主持人,我首先是一个观众/程雷

达人舞台卧虎藏龙/高晓松

欢乐、启迪、惊讶、自然和幽默融汇在一起/周立波

回想起当初的自己/伊能静

不说——献给中国达人/陈凯歌

那天,有流星划过我们的生命/黄斌

中国达人守候巾国梦/张颐武

传递自信理念,体现人文关怀/金文雄

达人热潮

媒体回音

网络热议

试读章节

达人故事

毋庸置疑,她是达人秀总决赛舞台上,年龄最小但却争议最大的选手。她就是“小周立波”张冯喜。喜欢她的观众,当她是“宝”,小姑娘从复活赛“杀”进总决赛,并一鼓作气拿下亚军,让他们觉得自己眼光颇佳,慧眼识珠;而不支持张冯喜的观众则在网上热议,一个失去天真的天才,又有什么好呢?甚至评委周立波之前在点评时,也希望张冯喜能够“调配好天真与天才的比例”。不过,这句话被立志要创立“张氏清口”的小冯喜在总决赛的舞台上轻松化解:“波波老师说,希望我可以调配好天真与天才的比例,天真与天才又不是麦乳精,可以调一调,调一调……”小小的张冯喜站上舞台,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淡定,走下舞台又不失同龄人的天真。穿上“制服”就要严肃

很多人看张冯喜的表演,因为她的“冷面滑稽”,会觉得这个小女孩有些少年老成,评委周立波也曾经在复赛时特别对张冯喜有一番关于“天才与天真”的点评。日常生活中,张冯喜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在选手休息室里,她是很受欢迎的“小明星”,只要脱下那套上台的“西装制服”,告别“头势清爽”,扎起两个小辫子,她就像个小机灵,看蔡胖妹打“植物人大战僵尸”,跟朱晓明、徐鸣飞开玩笑。妈妈忙着跟导演沟通,她就自己整理行李,还拒绝他人帮助,一个人扛着大包,边走边说“我小毛头的时候,力气就很大了”,一如她在总决赛中,清口表演完毕后,自己扛着比人还高的谱架就下台。

在张妈妈的眼中,女儿比同龄人更天真烂漫,而且特别善良,有责任感,“很多人都说,这个小姑娘怎么从来都不笑的,其实,这怎么可能呢,生活中她非常爱笑,只是穿上了那身西装‘制服’,她就有了一种责任感,她就觉得这是一场演出,要认真对待,不能笑。”至于善良,自然就会提到复赛中,张冯喜在台上给马丽、翟孝伟组合让票的事情。很多亲戚事后都电话张妈妈,他们跟网友有着一样的疑问,觉得是不是父母教张冯喜做这件事情,“但事实上,真的是小姑娘自己决定的,听到她在台上说出这番话时,我在台下也吓了一跳。”张妈妈说,虽然当时在台上,张冯喜一口咬定自己掉眼泪是因为灯光太亮了,“但其实小孩子心里面还是有些不舍得的。”事后,家里没有问过张冯喜让票的原因。张妈妈自己找了下原因,“我觉得是因为我经常拿马丽、翟孝伟、刘伟当作榜样,教育张冯喜要向他们学习,像他们一样做生活的强者。而且在后台,她跟翟孝伟他们玩得特别好,没想到正好跟他们PK,所以她才会想到要让票。”回去后,张爸爸被女儿的善良深深感动,也很心疼女儿在台上流泪,“答应了她很多‘无理要求’,陪她去买了她想了很久的手工肥皂和沐浴珠。张冯喜很喜欢把自己弄得香喷喷的,生活中她很女孩子。”结果后来,张冯喜因为人气旺成功晋级,“我们就觉得有点不合算了。”张妈妈笑着说。从小就是“沪语老师”

张冯喜的一口道地的上海话,让观众印象深刻,而她也曾在表演中自我调侃道,在方言保护委员会的认定下,她属于“稀有品种”。张妈妈说:“张冯喜的很多同学,父母都是新上海人,从幼儿园时候起,他们就特别鼓励孩子跟张冯喜在一起玩,因为可以学习上海话。”而在家里为张冯喜营造一个上海话的环境,也是因为她表哥的成长经历,“张冯喜的表哥今年读中学,虽然是上海人,但因为从小就在普通话的环境中,一句沪语都不会说。我们觉得,作为上海人,家乡话还是要学习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家乡。”

报名参加《中国达人秀》,是张冯喜自己的主意。迷上海派清口,是因为外婆喜欢看周立波的表演,张冯喜跟着看,一遍放完,就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当时,张冯喜看着电视里达人秀选手的招募广告,喊着“我要PK英国达人,妈妈,带我去报名”,张妈妈觉得有些好笑,在成人的世界里觉得孩子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但还是带着她去了,没想到,她真的做到了。”而在参赛的过程中,张冯喜还趁机圆了外婆的梦想,跟外婆的偶像程雷一起合了影。其实,相比张冯喜的“滑稽天赋”,家人最早发现的是她的设计天赋。别看“小周立波”在台上一副“帅小伙”的打扮,生活中她可是个特别爱漂亮的小姑娘,从小就显露出设计天赋,不仅自己做首饰,家里娃娃的时髦造型都是她一手打造。来参加达人秀,舍不得离开达人秀舞台,除了爱上东视食堂的盒饭,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表演就可以化妆,张妈妈说:“她一边化妆,一边还会跟化妆师讨论,这个眼影要这样上,显得精神。”一屋子的工作人员、选手都成了张冯喜的好朋友。

不过,参加达人秀,张冯喜也有—个小小的遗憾,“你看别的选手一直都调行头,一场比赛一套表演服,就是我一直是一身—样的西装,我也想调调行头。”总决赛上,节目组总算满足了一把张冯喜“调行头”的愿望,虽然代表“张氏风格”的西装不能换掉,但是特别为她定做了一双锃亮的黑色皮鞋。可是有些美中不足的是,新鞋有些大,为了让张冯喜能够“合脚”,张妈妈忙活了一晚上,不断地在里面塞棉花调整大小,让女儿在八万人体育场上“站稳脚跟”。张冯喜也如愿穿着“新行头”,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00后的风采。

P22-24

序言

2007年,北京一个名叫刘伟的十岁孩子不幸被高压电击中,从此失去了双臂。此后他学会了用脚刷牙,用脚打字,用脚弹钢琴,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看上去十分平凡的北京男孩。

2007年,下岗自行车修理工姜仁瑞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打击,他的妻子因脑出血导致全身瘫痪,他开始节衣缩食四处求医。为防止妻子肌肉萎缩,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必须往返300公里,去齐齐哈尔为妻子做肌肉按摩。他最大的骄傲,则是从千里之外的云南买来孔雀羽毛,花八个月时间自己发明了一个“孔雀开屏”的装置。在十几平方米的家中,他表演的孔雀舞总能让妻子绽放出一丝微笑,当然,没有人知道这个只发生在陋室里的温馨故事。

2008年,许娜和周彦峰夫妻俩带着年仅一岁的女儿来到上海,在街边卖起了鸭脖子。几乎在每天深夜,酷爱唱歌的许娜都会到附近的西藏路桥洞下,反反复复地唱同一首歌——“干杯,朋友!”,她在桥洞下唱歌是为了不影响简陋住宅的周围邻居,当然她的歌声从未吸引桥上桥下都市夜归人的任何关注。

2010年,在上海音乐厅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节目现场,浏伟、周彦峰、许娜、姜仁瑞,以及无数和他们一样普通的平民百姓,平生第一次走上这个曾经迎来无数大师和艺术家的经典舞台,他们面前端坐着三名评委和1300名热情的观众。他们的一言一行,被20台摄像机忠实记录,随后,展现在全中国亿万电视观众的面前。他们用一种无法粉饰的质朴,轻轻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他们的人生故事,迅速不胫而走;他们在舞台上的视频,很快被几乎所有视频网站转载;他们简短的话语,立刻被无数网友奉为座右铭。有人甚至在深夜坐车来到西藏路桥洞下,就为了听一听过去从来无人关注的许娜的歌声。

他们的梦想感动了中国。

2010年10月10日的总决赛之夜,在上海这个城市,《中国达人秀》的平民选手们,让35%的家庭都将电视机牢牢锁定在东方卫视;在可以容纳八万名观众的上海体育场,所有人都在高声呼喊冠军刘伟的名字。这一刻,许多人和这些平民选手一起,见证了梦想和奇迹的实现,在上海乃至中国电视的历史上,这些平民选手写下了自己和《中国达人秀》的名字。

相信梦想,相信奇迹。这是第一届《中国达人秀》希望传递的信念,这种信念的力量,不仅仅鼓舞了每一个参加比赛的选手,也鼓舞了制作这档节目的每一个媒体人。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于一个电视从业者来说,最大的梦想和追求,大概就是坦诚而忠实地记录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时代,展现并传播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和普世价值观。那些用笔书写的历史,那些用镜头来记录的事实,和那些历史、事实背后所隐藏的真理,恰恰就来自每一个最普通的人。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我们努力让那些平凡的面孔都绽放出源自内心深处的力量,于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默默无闻的草根民众,便奉献出最有震撼力的才华和人性光芒。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达人秀》仿佛是一个社会万象的舞台,我们忠实记录并展现出那些最普通同时又最珍贵的平民梦想,他们便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和代表,进发出民众自我的呼唤和期盼。

每个人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中国达人秀》也许能够提供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视角,在人们淡忘或漠视的地方,努力发掘出宏伟的、甚至近乎不朽的人性篇章。

黎瑞刚(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

书评(媒体评论)

达人秀不经意之间,引领一种全新的风尚,它在带给观众享受的同时,也让节目的制作者、参与者和观众一起享受着,这就是达人秀奇妙的地方。

一个好节目要天时地利人和。达人秀都有了!

——周立波

这是一个没有第一只有唯一的过程,每个人都是Only One,独一无二的生命体。

期待每年的达人秀会有更多敢做梦、敢实现的人们来到这个舞台上。绽放他们一生精彩的开始,那独一无二的自己的开始。

——伊能静

人生原来如此辽阔,眼前的苟且轻如鸿毛,谢谢你们。

——高晓松

《中国达人秀》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选秀节目的这种返璞归真,而这一点与“舶来品”或“本土化”都无关,只关乎选秀节目的自身力量。

——《解放日报》

《中国达人秀》在高收视中,不仅抵制了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之风,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

——《新民晚报》

节目录制引进《英国达人》的原创概念,现场没有电脑灯,没有任何逗乐或煽情的音效,选手的表演、观众与评委的反应、侧幕主持的简短互动,构成节目的主要元素,呈现出一种朴素而隆重的剧场形态。

——《南方人物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相信梦想相信奇迹--走近中国达人及中国达人秀幕后故事(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东方卫视新娱乐中国达人秀制作团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0220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29.275.1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5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