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环境科学故事总动员/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
内容
试读章节

水旱灾害自古以来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在和水旱灾害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远在数千年前劳动人民修建的一些水利工程,至今仍在为我们服务。公元前250年左右,我国就出现了具有综合使用性质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灌县的都江堰分洪灌溉工程,主持这项工程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专家李冰。

有“千水之省”称谓的四川省,古时为巴、蜀古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巴蜀大地经常受到洪水的袭扰。每值雨季到来,众多江河一并发难,洪水肆意漫流,巴蜀便成了水乡泽国,巴蜀百姓饱受洪水之苦。公元前316年,巴、蜀为强秦所灭,成为秦国的一个郡——蜀郡。秦国为达到以蜀地为基础进而灭楚、统一天下的目的,决心治理蜀郡水患。故此,秦王派李冰任蜀郡守,以完成治水大业。

岷江是长江上游一支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的岷山,上游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从高山急流而下的江水流到灌县附近,地势突然平坦,所挟带的大量泥沙也就淤积在这里,抬高了河床,加剧了水患。特别是灌县城外还有一座玉垒山,挡住了岷江水东流的去路,因此,每年当山上积雪融化和夏秋洪水泛滥,猛涨的岷江水一出岷山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将大片大片的庄稼吞没,将一幢幢房屋吞没,将一群群逃脱不及的人们吞没。

李冰经过实地考察和勘测,决定先把玉垒山凿开一个缺口,使岷江的水分流一股到山的东边去,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一举两得。凿山开始了,当地民众积极参加,很远就能听到开山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叮叮哨口当的凿石声,很是热闹。但开工不久,一根根铁钎折断了,一个个铁锤打秃了。由于玉垒山的石质坚硬,凿山非常困难,工程进展极其缓慢。李冰号召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他听取并采纳了一位石匠提出的方法:先在岩石上开一些槽,在槽中和天然的石缝里填满干草和树枝点火燃烧,然后趁热浇泼冷水,使岩石爆裂,这样开凿就省力多了。据说当时火光映红了天空,巨石的爆响声震撼着山河,玉垒山终于被凿开了约20米宽的山口。山口的形状像个瓶口,人们叫它“宝瓶口”。

李冰后来发现宝瓶口地势高,流入宝瓶口的水量不多,分洪的效果不理想,洪水大时西岸仍然会发生水灾。这使他很焦虑,李冰父子再次对岷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测,一个宏伟的筑堰方案制定出来了——在距离玉垒山稍远的江心修筑一道分水堰,把岷江的水在玉垒山面前分成两股,使其中的一股进人宝瓶口。在两千多年前,要在浪涛翻滚的江心筑起一道大堰来,谈何容易!开始李冰父子带领民众往江心抛石筑堰,可是石头小,水一冲即走,用大石块投入,也被冲得东摇西晃,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李冰毫不灰心,继续寻找新的筑堰办法,他带领儿子二郎和几个随行人员逆江而上,再次走访考察。在一条小溪边,李冰发现几个洗衣妇女,为了将浅浅的溪水聚深,她们有的把衣服放在竹篮中堵住水,有的在竹篮里放上一块竹席头,再装上石头挡住水流,形成一个小小的“水坝”。李冰受到启发,立刻想到用竹笼装鹅卵石筑堰的方法。李冰想到当地漫山遍野的竹子和就地可取的卵石,便马上回来发动民众砍伐竹子,请来竹工编竹笼,开始做用竹笼装鹅卵石在江中筑堰的试验。他发现竹笼小了是不行的,就让竹工编成长三丈、直径两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人江心,终于在江心筑起了一条狭长的小岛似的分水大堰。岷江水在这里分成两条支流。大堰西边的江水流经原来的水道,为岷江的本流,人们称它为外江;在大堰东边水道的水,流经宝瓶口后,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最后通向长江的另一条支流沱江,人们称它为内江;大堰前端伸出一个尖头,指向岷江上游,远望好像一个大鱼头,取名叫它“鱼嘴”。大堰两侧垒砌了大卵石护堤,靠内江的一侧称为“内金刚堤”;靠外江的一侧称为“外金刚堤”。大堰筑成以后,李冰给起名叫“都安堰”,后来改称“都江堰”。

都江堰的修成,化水害为水利,既防旱又排涝,灌溉面积达300余万亩,使得成都平原十几个县一年四季旱涝保收,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虽然修建于两千多年前,可是它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法都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在中国古代许多宏伟的水利工程中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奇迹。

P2-4

目录

科学家的故事

 李冰修都江堰

 张衡预测地震

 李淳风观风

 郭守敬兴修水利

 托里拆利发现大气压力

 帕斯卡的贡献

 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试验”

 吉尔伯特与地球磁场

 伽利略与温度计

 “计温术之父”华伦海特

 胡克与气象仪器

 富兰克林揭开雷电之谜

 拉瓦锡揭示氧气奥秘

 毛发湿度计发明者索绪尔

 道尔顿的“意外收获”

 舍恩拜因发现臭氧

 布兰德斯的天气图

 勒威耶与天气预报

 环保先驱梭罗

 “自然保护之父”利奥波德

 米勒“失败的发明”

 卡逊和《寂静的春天》

 林德曼和“十分之一定律”

 朗缪尔发明“人工降雨”

 我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

 中国气象泰斗叶笃正

 弗兰克的惊人理论

 “绿色和平之父”麦克塔格特

 “绿色英雄”拉夫洛克

 洛伦兹与“蝴蝶效应”

 “中国环保第一人”曲格平

重大发明、发现

 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地球“保护伞”

 认识极光

 奇妙的海市蜃楼

 “生物圈二号”实验

 干渴的“水球”

 “马纬度”溯源

 信风与大气环流

 奇特的焚风

 播云布雨水循环

 “次声”的妙用

 诺曼底“气象战”

 天气预报的“好帮手”

 大海中的“河流”

 海底“暖水管”的发现

 秘鲁寒流创造的“奇迹”

 “圣婴”作恶

 我国的四大自然灾害

 来自地底的灾难预警信号 

 海啸预报

 作恶多端的龙卷风

 毁誉参半的台风

 “梅雨”天气

 泥石流灾害

 寒潮的形成

 “白色死神”雪崩

 绿洲“变”沙漠

 水污染的历史教训

 亟待保护的臭氧层

 “空中死神”——酸雨

 塑料袋——糟糕的发明

 伦敦上空的“无声杀手”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可怕的“温室效应”

 危险的格陵兰“冰库”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海上红魔”——赤潮

 “地球水塔”泄漏引发的危机

 吸烟的污染

 “人口爆炸”危机

 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的“幕后黑手” 

 物种保护形势紧迫

 降服天灾不是梦

 冰的贡献

 “地球之肺”——森林

 能改善环境的沙尘暴

 垃圾堆里找“黄金”

 “绿色”政治

 保护环境的“名牌”

 “保卫地球”运动

学科猜想

 降服“温室效应”元凶

 古怪招术给地球“退烧”

 未来“水银行”

 健康的核辐射

 核废料的“归宿”

 “洁净”的潮汐能

 高科技改造沙漠

 微生物显身手

 开发地下空间

 快速发展的环保农业

 “绿色”汽车

 高新技术消除噪声

 纳米环保技术

 沙漠变粮仓

 呼风唤雨的气象武器

 未来的环境监测

 奇妙的“人造气候”

序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消费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它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地球之大,使世代居住其上的人类深感自身的微小,总以为自己的行为不足以危害整个地球。殊不知,几百年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十年以来,人类的为所欲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给地球的未来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生产出了更多的粮食,建立起城市,人类的生存发展得到了保障,人类拥有了现代交通工具,人类还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开始进军宇宙空间……科学技术似乎是一根魔杖,人类用它可以为所欲为,特别是人类祖祖辈辈生活的地球,更成了人类随心所欲的对象。由于自然界承受人类各种压力的能力有限,这些影响反过来严酷地威胁着人类自身。人类已处于空前的困境之中。如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前进的永恒主题。

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例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自然元素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引起的放射病等。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此类。环境科学正是为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为创造更适宜、更美好的环境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环境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类注定了只能与科学技术一同向前发展。为了减少现代科技给人带来的伤害,我们需要了解环境。这需要从小抓起,让青少年获得先进的科技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为此,我们编辑了青少年《环境科学故事总动员》,它是我们推出的《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系列读物之一,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认识自然、改造环境作出的贡献;分析了天气、气象等的形成以及人类影响气候、改变天气的一些方法。另外,本书对于人类发展给生态造成的破坏以及各种环境灾害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呼吁大家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环境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衷心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朋友开阔眼界、提高科学素养尽一份力。衷心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带着这些环境知识,带着对大自然持之以恒的关怀,驰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

内容推荐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认识自然、改造环境作出的贡献;分析了天气、气象等的形成以及人类影响气候、改变天气的一些方法。另外,本书对于人类发展给生态造成的破坏以及各种环境灾害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呼吁大家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环境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衷心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朋友开阔眼界、提高科学素养尽一份力。衷心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带着这些环境知识,带着对大自然持之以恒的关怀,驰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

编辑推荐

地震、海啸频频发生;

火山灰、泥石流席卷村庄;

到底是怎样的大手控制着巨大的力量……

请随着本书一起走进环境科学的玄妙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环境科学故事总动员/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80034
开本 16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49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