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粤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研究--基于农产品安全视角/华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系列丛书
内容
目录

序言

摘要

Abstract

l 引论

1.1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1.1.1 问题提出

 1.1.2 文献综述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内容安排

2 农产品特性及其质量安全

2.1 农产品的生产特性

 2.1.1 生产的自然特性、产品特性与质量安全

 2.1.2 农产品商品化生产与质量安全

2.2 农产品的市场特征

 2.2.1 搜寻品特性

 2.2.2 经验品特性

 2.2.3 信任品特性

 2.2.4 农产品不同特性分析

2.3 质量、考核与农产品“柠檬市场”

 2.3.1 安全农产品的“柠檬市场”现象

 2.3.2 安全生产者退出行为的博弈的分析

2.4 质量安全:信号显示与品牌建设

 2.4.1 信号传递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约束

 2.4.2 品牌建设下的食品安全控制

3 农业经营组织与产品质量安全

3.1 家庭分散经营与质量安全

 3.1.1 家庭分散经营下的生产者缺乏安全知识

 3.1.2 家庭分散经营下的生产者是市场价格接受者

 3.1.3 家庭分散经营下的生产和流通难以有效监管

3.2 商品合约与质量安全

 3.2.1 松散型商品合约

 3.2.2 半紧密型商品合约

 3.2.3 紧密型商品合约

3.3 要素合约与质量安全

 3.3.1 要素合约对质量安全的保障

 3.3.2 要素合约的制约因素

4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控制

4.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分类

 4.1.1 生产链上的风险和非生产链的风险

 4.1.2 人为引起的风险和非人为的风险

 4.1.3 已知的风险和未知的风险

 4.1.4 真实的风险和虚幻的风险

4.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

 4.2.1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性因素

 4.2.2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客体性因素

 4.2.3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性因素

4.3 农产品质量安全特性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4.3.1 质量安全隐蔽性加大主体识别风险的难度

 4.3.2 安全隐患的易发性要求风险控制的全程化

 4.3.3 质量安全的层次性要求风险控制目标的差别化

 4.3.4 质量安全的外部性要求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4.3.5 危害后果不可逆要求严刑峻法惩治肇事者

4.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关键变量

 4.4.1 主体价值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4.4.2 信息传递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4.4.3 产业化组织构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4.4.4 价值链利益共享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4.5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一般路径

 4.5.1 加强领导和注重培训,构建质量安全的主体意识网

 4.5.2 优化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构建质量安全的组织保障网

 4.5.3 推进供应链上的技术进步,构建质量安全的技术保障网

 4.5.4 强化社会各方的监督参与,构建质量安全的全民监管网

 4.5.5 做好安全事故的预案管理,构建质量安全的危机管理网

 4.5.6 开展不同区域的紧密协作,构建质量安全的合作保障网

5 粤澳农产品合作:基础与现状

5.1 粤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情况

 5.1.1 粤澳经贸往来的总体情况

 5.1.2 粤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情况

5.2 澳门农产品输入的品种及数量结构

 5.2.1 澳门商品进口的总体情况

 5.2.2 澳门农产品进口结构状况

5.3 粤澳农产品安全合作:已有的机制及其评估

 5.3.1 澳门农产品安全控制体系概述

 5.3.2 澳门农产品安全控制部门及其职责

 5.3.3 澳门食品农产品安全和保障监控体系的简要评价

 5.3.4 粤澳食品农产品安全合作进展情况及其合作机制

 5.3.5 粤澳食品农产品安全合作机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6 粤澳合作:供澳农产品安全面临的关键问题

6.1 跨境合作背景下农产品安全的特殊性

 6.1.1 澳门农产品安全的内涵

 6.1.2 供澳农产品供应链构成及特点

 6.1.3 供澳农产品安全的特殊性

6.2 安全风险分析(一):数量保障

 6.2.1 澳门主要农产品需求分析

 6.2.2 影响澳门农产品数量安全的风险因素

6.3 安全风险分析(二):质量保障

 6.3.1 生产环节质量安全风险

 6.3.2 流通环节质量安全风险

 6.3.3 消费环节质量安全风险

6.4 供澳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关键问题

 6.4.1 供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6.4.2 供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评价

 6.4.3 供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7 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农产品安全保障的经验与启示

7.1 新加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7.1.1 新加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7.1.2 新加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7.1.3 新加坡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

 7.1.4 新加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7.1.5 新加坡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7.1.6 新加坡与其他国家间的食品合作

7.2 我国香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7.2.1 香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7.2.2 香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7.2.3 香港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

 7.2.4 香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7.2.5 香港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7.2.6 粤港食品安全合作的基本情况

7.3 对澳门食品安全及粤澳食品安全合作的启示

 7.3.1 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是保障

 7.3.2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重点

 7.3.3 先进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是核心

 7.3.4 良好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是关键

 7.3.5 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是基础

8 改进与提升:粤澳农产品安全的合作机制设计

8.1 指导思想

8.2 目标任务

 8.2.1 进一步加强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8.2.2 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8.2.3 进一步加强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8.2.4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全程、实时、动态的质量安全监管

 8.2.5 进一步强化对输澳农产品的数量保障监管

8.3 合作模式、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8.3.1 合作模式

 8.3.2 实施机制

 8.3.3 保障措施

8.4 重点领域与主攻方向

 8.4.1 构建粤澳农产品的封闭供应链

 8.4.2 完善粤澳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8.4.3 完善粤澳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8.4.4 粤澳农产品合作的补贴机制设计

 8.4.5 削减中间批发商的层次

 8.4.6 加强对供应链两端的食品安全控制

 8.4.7 建立澳门食品安全基金

 8.4.8 加大对“水客现象”的治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食品(特别是农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涉及所有居民的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其安全问题关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近年来,虽然澳门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但食源性疾病时有发生。不少澳门居民在思想上对食品安全存在一些盲目乐观的思想和情绪,对于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安全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然而,受自身禀赋的限制及其产业结构的影响,澳门本地几乎没有农业,其食品尤其是农产品基本上都需要通过进口才能得到满足,决定了跨境食品安全合作对于澳门的食品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尤其是供澳的畜禽、蔬菜及水果等对保鲜质量要求较高的农产品主要来源于中国内地,其中,广东扮演着关键角色,是内地输澳农产品最主要的供应基地,同时承担了输澳农产品尤其是活动物最主要的检验检疫任务,因此,构建有效的粤澳合作机制对于保障澳门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罗必良等编著的《粤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研究--基于农产品安全视角》的主要任务是:基于农产品安全问题来阐明粤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粤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研究--基于农产品安全视角》共分八章,前四章为理论部分,后四章为粤澳合作实务。

本研究认为,中央政府把供港澳食品摆到非常重要位置,供港澳食品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但是,作为一个食品尤其是农产品主要依靠进口的国际性城市,澳门的食品安全和保障监控体系还是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包括:多部门共同监管中的权责问题,“水货”的质量安全和监控问题,以及相关餐饮企业及消费者的安全意识确立问题等。

即使是一直运行良好的粤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包括单方面的供应承诺机制、两地信息交流与联系机制、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产品原产地监控合作机制)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相关主体的利益激励不足、两地对农产品的监测标准不一致、量小品种多的供应保证以及分段监控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跨境合作背景下,澳门农产品安全具有其特殊性:一是澳门农产品数量安全。包括农产品总量的保证及其价格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以及主要农产品的应急保障;二是澳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在监控农产品的病原菌、重金属含量、农药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添加物等内容。另外,从供应链视角看,供澳农产品还具有以下特点:生鲜供应链呈现典型哑铃状——两头宽、中间窄,供应链成员众多却又缺乏规模,供应链成员间的联系以“市场买卖关系”为主,供澳农产品跨境供应链较长、涉及主体多。

食品安全是保障澳门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因而供澳农产品安全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但是供澳农产品的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平衡仍具有一定的两难性,因为供澳农产品管理属于分段监管及重复检验检疫模式,这种模式增加了供澳农产品安全的管理成本,必然引起价格的上升。安全保证与成本之间必然会存在两难,其核心就是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平衡问题。

可能导致澳门农产品数量安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入境游客数波动、不可抗力以及主要利益主体间的矛盾等;而供澳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风险则主要源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

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问题,目前粤澳已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供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总体是安全有效的,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平衡澳门农产品市场的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目标问题,供澳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深度、宽度与精度的确定问题,供澳农产品的识别问题,供澳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问题,供澳农产品供应链组织的整合问题以及完善供澳农产品供应链的制度环境问题。

新加坡、我国香港食品安全保障及食品安全合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是保障,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重点,先进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是核心,良好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是关键;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是基础。

本研究认为,粤澳农产品安全合作应该在保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对粤澳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合作机制进行优化,以提高供澳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澳门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为中心,以保护澳门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构建绿色农产品的封闭供应链为核心,以建立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标准、供澳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和澳门食品安全基金为重点,从供应链管道控制入手,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消除粤澳农产品供应链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为内地农产品安全监控和管理模式提供示范。

粤澳农产品安全合作机制的目标任务可分解为“三点一面一量”,即生产、流通、消费(三点)、供应链(一面)和数量(一量)的全程、实时、动态的安全监控。重点在于:进一步加强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全程、实时、动态的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对输澳农产品的数量保障监管。

具体合作模式为:内地基地+物流+检验检疫+海关+澳门批发市场+政府监管。

为此,必须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完善、技术实现、管道控制和自我运行,为粤澳农产品安全合作提供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技术保障和政策保障。

主攻领域包括:构建粤澳农产品的封闭供应链、完善粤澳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粤澳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粤澳农产品合作的补贴机制、削减中间批发商的层次、加强对食品供应链两端的食品安全控制、鼓励澳门企业到投资内地农产品基地、建立澳门食品安全基金、加大对“水客现象”的治理。

编辑推荐

罗必良等编著的《粤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研究--基于农产品安全视角》特别关注粤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这一特殊专题,基于农产品安全问题来阐明粤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本书共分八章,前四章为理论部分,后四章为粤澳合作实务。研究认为,中央政府把供港澳食品摆到非常重要位置,供港澳食品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但是,作为一个食品尤其是农产品主要依靠进口的国际性城市,澳门的食品安全和保障监控体系还是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包括:多部门共同监管中的权责问题,“水货”的质量安全和监控问题,以及相关餐饮企业及消费者的安全意识确立问题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粤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研究--基于农产品安全视角/华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必良//李雁玲//罗明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9166868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201.6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