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常沉迷与诗性超越--贾平凹意象写实艺术/现代文艺与文化转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日常沉迷与诗性超越--贾平凹意象写实艺术》由黄世权所著,尝试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贾平凹作品的内部结构和美学构成,并努力勾勒出意象写实艺术的生成语境。首先描绘出意象写实艺术形成的大体过程,在描绘过程中突出意象写实艺术的美学因素,然后从语言取向、形象建构、美学途径和美学境界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测绘,最后总结形成这种独特模式的深层动因,并把意象写实艺术放置到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和抒情意象两大传统之中,对这两种传统的发展以及内在困境进行简要的评述,由此彰显意象写实艺术与两大传统的历史关联,突出意象写实艺术对两大传统实行融汇的意义。结语则进一步把意象写实艺术放在中西文学百年交往中看待,评价它扬弃现代传统,回归古典传统的时代意义以及多方原因造成的局限。

目录

导言/1

 一、意象溯源及其美学内蕴/2

 二、意象与写实的融合及其意义/13

第一章 意象写实艺术的形成/17

 二、初露端倪:《古堡》《太白山记》《浮躁》等/17

 二、渐成风气:《废都》《白夜》《高老庄》

《秦腔》等/26

第二章 意象写实艺术的语言取向/51

 一、今言古韵:现代汉语与古语交汇/51

 二、本义与直觉:词的诗性本义与直觉效果/58

 三、短句与闲话:贴近生活的本真节奏与情态/63

第三章 意象写实艺术的形象建构/72

 一、以意写实:整体意象统摄生活流程/72

 二、写实寓意:象征手法渗透现实情境/78

 三、意实交融:放弃典型趋向抒情意境/86

第四章 意象写实艺术的美学途径/99

 一、自然化生的情节模式/99

 二、古典调谐的时空结构/109

 三、日常说话的叙述语调/120

第五章 意象写实艺术的美学境界/133

 一、碎片连缀的拙朴苍茫/133

 二、视像呈现的空灵意趣/143

 三、生活原态的美丑含混/154

第六章 意象写实艺术的深层动因/162

 一、生存动因:感性碎片的诗性修饰/162

 二、人格动因:现实关怀与个体超越/169

 三、审美动因:祛魅世界的复魅渴求/179

 四、文化动因:自觉守卫与双重回归/188

第七章 意象写实艺术与中国现代文学两大传统的重汇/196

 一、社会召唤的现实关怀:现代现实主义传统的发展演变/197

 二、心灵自主的诗意慰藉:现代抒情意象传统的大致脉络/204

 三、融汇中的回归:传统韵味与现代意识的叠映/217

结语 意象写实艺术的意义与局限/223

参考文献/229

后记/23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常沉迷与诗性超越--贾平凹意象写实艺术/现代文艺与文化转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世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141180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