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中国电影明星研究》(作者陈晓云)的论文,主要是中国内地学者对中国电影明星的研究。也就是说,书名中的“中国”,既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主体。这样的一种辑选意图,主要在于尝试表达并且建构一种基于本土的研究立场,其实也是试图从中国电影明星研究这样一个特定的视角,来透视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的某种转向,但并不包含对具体文本特定的价值判断。西方理论与本土电影之间的关系,在明星研究领域同样会有所呈现。
| 图书 | 中国电影明星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收入《中国电影明星研究》(作者陈晓云)的论文,主要是中国内地学者对中国电影明星的研究。也就是说,书名中的“中国”,既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主体。这样的一种辑选意图,主要在于尝试表达并且建构一种基于本土的研究立场,其实也是试图从中国电影明星研究这样一个特定的视角,来透视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的某种转向,但并不包含对具体文本特定的价值判断。西方理论与本土电影之间的关系,在明星研究领域同样会有所呈现。 目录 序明星研究是电影研究的一个社会维度/001 理论视点 作为明星史的电影史/003 作为世俗神话偶像的明星/018 明星重构与电影的“自体反思”/021 开创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032 影迷、明星与中国电影明星的身体文化/042 身体意象:明星研究的新动力/051 电影产业中的明星与明星制/062 中国电影产业链中的明星制建设/073 文化价值的缺失:制度转译中的明星制/084 历史视域 只为明星狂:中国影迷的艰难发生及其心路历程/095 莉莲·吉许的魅影:情节剧、悲剧女明星与中国电影业的初兴/102 大众媒体:电影产业发展中一个被忽略的角色/1 11 女明星:身体解放、都市景观与观众欲望/1 19 早期中国电影女明星与上海都市文化的欲望想象/128 转型社会中的类型分化: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研究/139 轻歌丽影共徘徊:20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女明星研究/1 54 “表演新中国”:上官云珠的新中国“星路”历程/169 银幕发型史1975—1981:新时期的女明星建构/180 当代视野 电影明星、视觉政治与消费文化/189 华语电影三代女明星的文化表征及其转移轨迹/201 灵与肉的重新建构:身体、表演及其他/235 关于明星现象、大片现象的质疑与思考/249 明星现象的文化批判/258 流动与弥散的景观:当下中国明星现象及其研究的浅思/270 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类型化角色与明星生成机制/277 被编码的明星:华语电影中明星整合现象研究/288 这些年,那些角儿……/296 附录 电影明星研究论文索引(2001--2010年)/303 后记/30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电影明星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晓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603432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2 |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91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