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军编著的《零陵朝阳岩小史》内容介绍:永州朝阳岩是唐中期由元结开创的一处摩崖石刻群,是将自然景观转化为人文景观的一个佳例。石刻数量在地区遗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元结开创的另一摩崖石刻群语溪。朝阳岩的旧有建筑寓贤祠与方志中的《流寓传》相对应,不仅是朝阳岩公园的主题,也可视为永州地方文化的主题。寓贤的狭义解释为谪宦、理学、儒学,永州本土文化自上古、中古以至明清,皆由儒统、道统一线贯穿。
图书 | 零陵朝阳岩小史/群玉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汤军编著的《零陵朝阳岩小史》内容介绍:永州朝阳岩是唐中期由元结开创的一处摩崖石刻群,是将自然景观转化为人文景观的一个佳例。石刻数量在地区遗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元结开创的另一摩崖石刻群语溪。朝阳岩的旧有建筑寓贤祠与方志中的《流寓传》相对应,不仅是朝阳岩公园的主题,也可视为永州地方文化的主题。寓贤的狭义解释为谪宦、理学、儒学,永州本土文化自上古、中古以至明清,皆由儒统、道统一线贯穿。 目录 朝阳岩与寓贤祠(代序) 第一章 朝阳岩的开辟 一 朝阳岩“临潇面城”的独特地理位置 二 元结的雅好与声望 三 朝阳岩的转型 第二章 朝阳岩景区的构成及其与周围各景观的关系 一 朝阳岩的组成部分 二 朝阳岩与周围各景观的关系 第三章 朝阳岩的历代建设增置 一 唐代:“茅阁”的创建与维护 二 宋代:“西亭”的重建 三 明代:“寓贤祠”的开创及众亭的重修 四 清代:大兴土木,殷勤补亡 五 民国及现代:士人栖息地的颓毁与现代旅游兴起后的再造 第四章 历代人物在朝阳岩的游冶与莲咏 一 唐代的肇兴:微弱而清新的霞光 二 宋代的极盛:如日中天 三 元代的延续:炽热后的余烈 四 明代的中兴:朝阳再起 五 清代的承继:余辉下的绚烂 六 民国及现代:士人文化的泯灭和在现代旅游业下的新生 第五章 朝阳岩以寓贤祠为核心的人文主题 一 朝阳岩人文精神的积淀形成——寓贤祠的创建 二 大道之不兴——朝阳岩的没落 第六章 朝阳岩碑刻的现状 一 朝阳岩碑刻现状 二 朝阳岩碑刻的价值 附 录朝阳岩考察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零陵朝阳岩小史/群玉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汤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9136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8.706.4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3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