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贞观学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与管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贞观政要》记录了李世民创建贞观之治的治国经验,它对于渴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建新的盛世的人们,以及渴望借鉴历史创建自己基业长青的企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管理智慧的宝库。张学信在企业工作时,曾学习了《孙子兵法》,也学习了《贞观政要》,当时关注的重点在于这是一部“帝王学”,在于学习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与领导艺术。

《读贞观学管理》在《贞观政要》这个宝库中寻觅、探索,将唐太宗开创贞观盛世的管理精华摘取、品味,并结合今天的现实加以分析、思考,最终将片片心得汇集而成。

内容推荐

《读贞观学管理》由张学信编著。

贞观之治是明君之治,是仁政之治,是任贤之治,是开明之治,是强兵之治。

《读贞观学管理》集萃了贞观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贤臣勇将的典型论述及经典故事,从中探析其所蕴含的管理哲理,体悟其对现代管理和企业经营的借鉴价值。

目录

导论

 1.关于“贞观”

 2.关于《贞观政要》

 3.关于电视剧《贞观长歌》与《贞观之治》

 4.关于本书

一 明君篇

 1.何为“盛世”

 2.力挽狂澜,民信而立国

 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4.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5.以民为本,以德和民

 6.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7.精简机构,并省官员

 8.着眼慎终,选好接班人鼬

 9.李世民的遗训:《帝范》

 10.贞观之遗憾:慎终之难

二 仁政篇

 1.先存百姓,行尧舜之道

 2.知耻后勇,立志强国

 3.打井抗旱,解决流民潮柏

 4.贯彻“均田法”,实行“狭乡迁宽乡”

 5.坚持国家统一的基本制度

 6.治国先治吏,惩治贪官(一)

 7.治国先治吏,惩治贪官(二)

 8.信守承诺,冒险会盟

 9.大邦胸怀,视胡人如一家

 10.战将阿史那思摩归唐

 11.“欲行大信于天下”

 12.赏金之辱,甚于受刑符

 13.一批二保,善待功臣之过符

 14.“治理中国,需要马克思加秦始皇”

三 任贤篇

 1.“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2.诚信宽仁,笼络人才跖

 3.不计前嫌,交付重任

 4.起用寒门,驱邪扶正

 5.关键时刻,用上关键的人(一)

 6.关键时刻,用上关键的人(二)

 7.帝王心术:找张合适的嘴

 8.“慈母之手”与“钟馗利剑”

 9.恩威掌分寸,时念紧箍经

 10.恩威并施,先贬后用

 11.君臣默契,各司其职

 12.帝王的法眼无边

四 纳谏篇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一条谏言,抵得上十万精兵

 3.从谏如流,智者为师

 4.克服弱点,树立纳谏政风

 5.洗心革面,自律为先

 6.臣要善谏,君要明断

 7.谏言种种,纳谏有术(一)

 8.谏言种种,纳谏有术(二)

 9.口蜜腹剑,乱中取利

 10.纳谏与管理

五 强兵篇

 1.国无兵不立,民无兵不安

 2.选一良将,胜筑千里长城

 3.秘练飞虎军与精兵之路

 4.使命在肩,责任重如山

 5.因势利导,善待功臣

 6.文武兼备,和平发展,常备不懈

 7.兵法之一:奇正相生,虚实并用

 8.兵法之二:避实就虚,力争主动

 9.兵法之三:兵者诡遭,知彼知己

 10.李世民用兵思想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后记

试读章节

“这张保命的手谕你好好收着吧!”

贞观十三年,夷男麾下的精兵已经超过二十万,要南下长城,与李世民争锋;高昌国君主麴文泰愿与夷男一起反唐。麴文泰阻隔了西域与长安的商道,还捕杀过路的唐朝官吏,唐朝政权又面临了考验。

征伐高昌确有许多困难,李世民力驳众议说:“这一仗必须打,高昌扼西域到长安的咽喉要道,任麴文泰猖獗下去,等于让人卡住了大唐的脖子。”于是李世民决定由侯君集出任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平定高昌。高昌之役成为贞观年间另一个重大战役。

侯君集不辱使命,他所指挥的高昌之役,是唐军开国以来最艰苦的一仗。西征大军在西凉以西700里的山谷地带遭遇洪水,栈道被冲毁;出了玉门关,进入了500里沙漠,粮草接济不上,缺水少粮;先锋只有八千多人,侯君集依然坚持兵贵神速,忍饥挨饿,出其不意,攻占了几万重兵把守的高昌的门户田城。大军继续西进,一举攻占了二十多城,占领了高昌全境。捷报传到长安,举国欢庆,李世民下旨,在高昌设西州,在浮图城设庭州,岁调千兵,谪罪人以戍。

侯君集千辛万苦,打下了高昌。战事稍歇,屠长贵把一个在王宫中抢掠珍宝的士兵五花大绑,押了过来。侯君集打量了那个士兵,见他头上还用布帛裹着伤,眉头一皱,一扬脸说:“把他放了。”屠长贵说:“大帅,这可违反了军规呀!”侯君集说:“能活着跟本帅打到这儿的人,都是大唐的功臣,他们提着脑袋过来,带一把珠子回去还不应该吗?”屠长贵只得下令放人。

李世民指挥李勣等部,粉碎了夷男南下偷袭的企图。当军民沉浸在战争结束的欢乐中时,朝中的政治斗争却在秘密进行。魏王李泰和刑部尚书张亮策划了一场新的风波:张亮的差役在长安客栈查到了侯君集部下的一个百夫长,受了伤回家,带了一车高昌王宫的珍宝。刑讯交代,侯君集率兵攻下高昌后,纵兵抢掠了三天,他自己也藏下了一张高昌的传国宝弓。于是张亮炮制了一堆举报信,控告侯君集纵兵抢掠,使高昌国民怨声载道等,请求皇上严明法纪,拿侯君集是问。房玄龄反对这样做。萧瑀坚持纵兵抢掠绝非小过,是丢大唐的脸。张亮也出来帮腔:“陛下三令五申,对四夷要爱之如一,在北伐时就要求诸军严明军纪,严旨对在与诸夷作战时违犯军律者三倍量刑。侯君集身为统兵大将,把皇上的嘱托忘得干干净净,应缉拿到长安议处,不然怎么向高昌百姓交代?”

李世民露出痛苦的表情,事已至此,他只能按多数人的意见,下旨拿办侯君集了。

贞观十五年,侯君集班师回到长安,举行完献俘仪式后,就被革去军职关进了大牢。侯君集一肚子不服气,成天在狱中骂朝中小人当道,自己立了那么大功劳,没想到竟落到了这一步。他心里难过,在监室中大喊:“我要见皇上!”

穿着一身囚衣的侯君集被带进承庆殿,里头已摆下了一桌酒菜,李世民坐在桌旁。一边几案上放了一幅不大的画像,画像里的人正是侯君集。侯君集走到画像前,颤声道:“皇上想念老臣了吧?”李世民有些难过地说:“你说能不想吗?你是玄武门九将里第二人,便桥退兵你立了大功,你练出来的飞虎军为大唐击败颉利立了头功。”侯君集说:“既然皇上念着这些旧情,为什么要把臣放到西凉那么久?”

李世民语气沉重地说:“那是为了救你,也是为了救太子!你以为你在泽州和长孙顺德勾结干的那些事情朕不知道吗?朕派你去押闵国器回京,就是怕你们杀他灭口……没想到,你的胆子比长孙顺德还大,朕当时杀你十遍的心都有。可是一想到你身上那些伤,朕心里就不落忍了。只能找个体面的理由把你放到西凉去,给你一个警醒。可你的脾气还是没改,骄傲自大,老子天下第一,打了胜仗,把朝廷的律令忘得一干二净,不光纵容部下抢掠,还私藏高昌王室的传家之宝。”

侯君集还要为自己喜欢宝弓辩解,李世民说:“你在高昌密娶了一房夫人吧!现在儿子都快要给你生下来了。你在别的地方娶妻生子我不管,可那女子是高昌宗室之女呀!”“你自恃功高,天不怕地不怕嘛!”说着,他拿出一张纸来,递给了侯君集。侯君集一看,纸上写着:“侯君集劳苦功高,年老伤多,着选高昌宗室一女侍奉。贞观十四年十月。”这个日期差不多提前了一年。侯君集明白皇帝造假的目的是为了替他开脱,万分感激,扑通一声跪倒:“皇上!”李世民说:“这张保命的手谕你好好收着吧!要是言官们知道了这件事情,就不是参你流放三千里了!”

不久,李世民召集几位大臣商议如何处置侯君集。除了房玄龄,其他人要么主张处死,要么不说话。李世民力排众议,下旨将侯君集开释,并且保留了他的公爵爵位,仅仅革去了他的军职,这已经是李世民能够给出的最轻处罚。张亮等人不服这个结果,还要穷追猛打,李世民火了,指着张亮斥道:“治军是要严,但是像侯君集这样的元老功臣,现在活着的还有几个?为了这大唐江山,他拼杀了一辈子,晋阳起兵后哪一仗他落下了?朕现在告诉你们,只要他不谋反,朕就不能杀他,杀他就是薄恩寡义!”这正如毛泽东观看黄梅戏《打金枝》时,总结历史所评价的:“历代开国皇帝,从不杀有功之臣。”

这就是李世民的审慎用法,大公无私,有法、有情、有义。既尊重大臣们的意见,尊重朝廷的律令,又有自己坚定的决断,权威重如山岳,更体现了大唐以德治国、不能失德于天下的宗旨。

P75-77

后记

帝范贞观烁古今,以人为本盛世魂。

治国修业源一道,叶茂枝繁在根深。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读贞观学管理》终于成书了。

本书能忝列“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与管理”丛书,首先要感谢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孙平先生的提议;其次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先举先生的组织策划,使我有机会将学习《贞观政要》的心得用于企业经营管理这心愿变成现实;同时也要感谢近年来诸多学者对《贞观政要》《帝范》等贞观典籍的研究,给我重新学习这部巨著提供了许多营养。

《贞观政要》记录了李世民创建贞观之治的治国经验,它对于渴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建新的盛世的人们,以及渴望借鉴历史创建自己基业长青的企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管理智慧的宝库。我在企业工作时,曾学习了《孙子兵法》,也学习了《贞观政要》,当时关注的重点在于这是一部“帝王学”,在于学习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与领导艺术。今天重新学习《贞观政要》,是受到祖国开创现代化的“盛世”的呼唤,受到我国许多企业“要做大做强”及“建百年基业”的呼唤,再加上杨先举教授的热心指导,使我有信心在《贞观政要》这个宝库中寻觅、探索,将唐太宗开创贞观盛世的管理精华摘取、品味,并结合今天的现实加以分析、思考,最终将片片心得汇集成书。

我已年近七旬,本着“退休离岗不离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心愿,重新学习历史,吸取古代的管理智慧,为从事管理工作的朋友们尽一点微薄之力。许多学者认为“公司很像国家”,治国之道与治理企业有许多相同之处。本书在构建和谐进取的组织(企业)文化、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完善组织(企业)的管理制度、培育独特的组织(企业)精神等方面若能对管理者有所启发,我将会感到无比幸福。

跨时空、跨行业地吸取管理智慧,并将其进行有的放矢的转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学然后而知不足。由于自己知识与经验的不足,书中的错误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恭请有关专家、读者朋友赐教指正。

张学信

于北京海淀今日家园信友斋

2012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贞观学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与管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学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407475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0
173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