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嘉编著的《钩沉录》选录了作者有关上古声韵、中古《广韵》、明清官话、历史语言、文字训诂以及文化交流方面的论文37篇。在这些论文中,作者开拓了上古声纽研究史论、汉语史研究模式论、语言关系类型学、亲缘比较语言学等新领域,提出了华夏汉语混成发生-推移发展论、东亚南洋语言历史文化圈假说、中国宏观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清代琉球官话课本南京音系说、超级语系建构中的华夏汉语位置等一系列新见。体现了传统方法与现代理论、微观考证与宏观阐释、语言学与相关学科相结合,以及人文与科学双重精神的研究风格。
图书 | 钩沉录(语言符号的历史追忆)(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葆嘉编著的《钩沉录》选录了作者有关上古声韵、中古《广韵》、明清官话、历史语言、文字训诂以及文化交流方面的论文37篇。在这些论文中,作者开拓了上古声纽研究史论、汉语史研究模式论、语言关系类型学、亲缘比较语言学等新领域,提出了华夏汉语混成发生-推移发展论、东亚南洋语言历史文化圈假说、中国宏观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清代琉球官话课本南京音系说、超级语系建构中的华夏汉语位置等一系列新见。体现了传统方法与现代理论、微观考证与宏观阐释、语言学与相关学科相结合,以及人文与科学双重精神的研究风格。 目录 自序 上古音韵 论清代上古声纽研究 论李元的古声互通说 新化邹氏古声二十纽说研究 清代古音学研究之枢纽 关于章黄古声纽说的若干问题 黄侃之古音研究系统论 论古音十九纽的重新发现 《汉语语音史先秦音系》补苴 论古韵三十六部系统及其相关问题 中古音韵 《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校读记 《广韵》大韵韵目与小韵韵目之字同切异考 《广韵》真、谆部反切下字类隔刍论 《新刊点校广韵》前言 全面修订《中国音韵学研究》的力作 官话音系 明清西洋传教士官话课本音系研究 明清南方官话韵书音系研究 清代琉球官话课本音系南京说 文字训诂 “句”字右文说 “■”字形义考 “逄”为“逢”讹变说 “伊惜”解 就《诗经秦风》论毛传、郑笺之异同 《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绎释 《水浒》英雄绰号修辞艺术谈 方以智撰刊《通雅》年代考辨 汉书《艺文志》注疏 文化交往 吐火罗语文与早期汉译佛经文本 奚琴、嵇琴、胡琴名实音义考论 语言演化 试论原始华夏语的历史背景 试论语言的发生学研究 论语言的混合和混合的语言 语言关系类型学:谱系树模式的超越 汉语史研究理论模式论 中国语的历史和历史的中国语 论中国宏观语言学的理论方法 从同源性到亲缘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重大转折 亲缘语言学:超级语系建构中的华夏汉语位置 李葆嘉论著目录(1985—2011)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钩沉录(语言符号的历史追忆)(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葆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620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82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635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8 |
宽 | 152 |
高 | 4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8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