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了远方的小屯/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别了远方的小屯/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丛书》编著者秦文君。

  我的写作初衷就是如此明确:为小读者。所以我的创作考虑少儿的视角,少儿的情调,少儿的喜怒哀乐,少儿的审美,少儿接受文学的规律。我觉得所有艺术上的探索都要围绕这个根本,忘了本,所有的努力都变得微不足道……所以衡量儿童文学的社会容量也实在该有特殊的标准……不能背离少儿的认知能力,不能无理地剥夺他们那个逐步认识世界的美好过程。

内容推荐

《别了远方的小屯/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丛书》编著者秦文君。 

《别了远方的小屯/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丛书》内容提要:《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内容提要:丛书包含了金波、张之路、秦文君、曹文轩、孙幼军、刘先平六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的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是目前国内第一套集合了历届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作品的精品荟萃。每本书都附有对作者作品的语录体评论,所有评论都选自著名评论家和专业媒体,不仅可以加深读者对作者作品的理解,还能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和体会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和丰厚的思想意蕴。六位作家代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最高水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阅读与成长。

目录

回望中的幸福(自序)

三足鼎立

青春话题

闪亮的萤火虫

别了,远方的小屯

多事儿的年龄

花彩少女的事儿

国际安徒生奖介绍

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代表作

试读章节

鲁智胜头一个旋风般地报名,说这叫“电脑时代的速度”,其实他不爱电脑只爱游戏。紧接着,新转学来的张潇洒也报了名,据说此人每天看七份报纸,他套用报上看来的话说“形势逼人又喜人”。

周一早上,贾里走进教室就瞥见课桌上有封信,粉红色的信封,笔迹细细软软如同蜘蛛丝,落款还写着“内详”二字,看上去很像是女孩写的“那种”信。

“贾里的信!”鲁智胜夺过信翻来覆去看,“看,背面还写着‘请勿外传’,废话,情书怎么能外传?除非是马克思写给燕妮的。王小明真奇怪,还要叮嘱贾里…’‘”

贾里敲了鲁智胜一个栗子,对这种好事之徒岂能姑息!

鲁智胜哇哇叫,说贾里心狠手毒,十足的盖世太保。

信的确是女生王小明写的。王小明原是(2)班的人马,在整个年级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她写作文篇篇都是超短的,数十个字,简洁程度类似于打电报,每次大考也如此,分数扣得惨不忍睹。因为查老师教作文有一手,学校破例让她转来(1)班。近来,查老师让王小明试着用笔谈代替口头交谈,说是写作就是用笔交谈。所以王小明动不动就与别人用笔交谈,成了写信大王。

平心而论,王小明的信即使向十亿大众公开也无妨,绝无半点早恋嫌疑。她先用二十个字通报鲁智胜和张潇洒已报名参加竞选班长,再用两句话和一个惊叹号鼓励贾里参加竞选,在结尾处,她写证词似的写道:据我们女生观察,你很优秀。

这封平淡无奇的信就因为那个。闪光的尾巴”让贾里好不欢喜,不由得得意忘形,笑出声来。可惜,王小明写了“请勿外传”,假如她写的是另四个字:“欢迎传阅”,那贾里非让它传得家喻户晓不可。

张潇洒走过来与鲁智胜聊天。张潇洒高个子,坐最后一排,经常以本班巨头的口吻与人说话。

“贾里,有什么花边新闻?”张潇洒说,“可否说出来让我们也乐一乐?”

贾里很铁腕地说:“无可奉告。”

鲁智胜用眼角余光扫扫贾里,说:“王小明到底在信里说了什么?”

贾里说:“她说,严防小人探听。”

张潇洒说:“卖什么关子!”有些不满意,拂袖走人了。

贾里把信收进书包,取出文具,满心激动地想着是否写一篇《和王小明同学》之类的文章,忽见张潇洒晃晃荡荡地走过来。他居高临下地瞧着贾里,说:“喂,王小明写信让你参加竞选对不对?”

“你怎么知道的?”贾里吓了一跳。

鲁智胜盯住张潇洒看,突然,他叫道:“张潇洒长胡子了。”

张潇洒说:“贾里,以后有什么事你就别瞒我,我会神机妙算。”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捻着唇上那些软软的胡须,动作真有舞台上诸葛亮的那种派头。

“能教我一些吗?”鲁智胜问张潇洒。

张潇洒说:“OK,我免费教,谁让我们是小学老同学。”

张潇洒确实和鲁智胜一块儿上的小学,后来他随母亲转学到外区,这一学期又转回来,打游击战似的。他的名字很好笑,别人再潇洒,不过体现在举止、行为上,他倒好,写进名字中,仿佛抢在手中,先造成既成事实。

他来了不久,似乎处处都潇洒:天文地理他都能聊,连股票他都能分出“绩优股”、“垃圾股”,而且,他外表也酷,肩宽鼻高,眼睛绝不斗鸡,头发留中分,梳得服服帖帖,穿的T恤是鳄鱼牌,自行车是阿米尼。前几天他还骑来他爸的猛男型助动车,戴顶头盔,为此女生堆里都轰动了,仿佛看到了奥特曼出现在校园。

“贾里好正宗,”张潇洒评头论足,“气质很像孔繁森。”

鲁智胜说:“说正经的,贾里,王小明挺识人的,哈,你这个优秀男同学,应该参加竞选。”

张潇洒淡淡地笑笑,说:“贾里,欢迎竞争。不过,你的头颅造型太像中国猿人。”

“那好,”贾里说,“能沾上老祖宗的光。”

第三节上体育课,陈应达邀请贾里玩足球。

陈应达是那种体育一塌糊涂的男生,可他也爱亲临球场潇洒走一回。他到了球场重地,一贯是脸色严峻,像是来复仇解气的,往往见球就踢,进不进他无所谓。所以他从不自称踢足球而谓之玩足球。

“贾里,你该参加竞选。”陈应达说得理直气壮,使劲踹了一脚球,“我愿助你一臂之力。”

“不当班长也能为班级效劳。”贾里把球接过来,“向你学习。”

“且慢!”陈应达脸色都变了,“千万别误解在下的良苦用心。”

贾里带着球走了两步,一个大脚,射门,可惜这球踢得很臭,从球门上侧蹿将出去。贾里去迫球,就听陈应达一语双关地说:“贾里,机不可失。”

那球逃命似的滚到单杠那儿,贾里奔过去,正好撞见王小明伸长胳膊吊在单杠上,膝盖弯着,整个像在做跳伞求生的动作。

“请问贾里同学,”王小明叫道,“竞选班长是可怕的事吗?”

贾里让她问得晕头转向,说:“你在出脑筋急转弯的题吗?”P2-P4

序言

对于我来说,选择儿童文学创作就是选择了幸福和热爱,因为没有比它更使我心心念念的事情了,数十年如一日地爱着它,而且今后也一定是无法割舍的,它仿佛已经融为我心灵的一部分成为精神世界中最灿烂的亮光和花朵。

我很幸运,出生在上海一个民主气氛浓郁的家庭,父母给予孩子最多的是至爱和充分的宽容,以及自由想象的空间我的双亲对孩子从没有苛刻的要求,也没有产生过令孩子窘迫的高高的期望值,我还有两个弟弟,因为有了他们,我很早就能体察男孩的心。

和大多数的女孩不同。我这半辈子还从来没有刻意地去崇拜异性,天性里总有一种兴致勃勃的东西,总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女性而欢喜着和自豪着,也许是因为我在童年时就曾得到过男孩们比较一致的佩服,也许是我的家庭是男孩多女孩少,女孩在那里备受悉心的关爱。总之,和双亲和兄弟在一起度过的童年生活是无比完满的,如今仍是这样,有他们在的日子,永远是温馨和松弛愉快的,仿佛沐浴在阳光里。

常常很感恩,如若没有童年的阳光,我所有的生活。我的感情,我的写作热情立刻就暗淡了许多,察看童年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以发现,它重要得恍如能察觉这个人心灵的颜色。

我为少年儿童写作开始于1982年,从一开始起就怀有一种强烈的追寻童年的情结:从热爱自己的童年直至珍惜他人的童年,关注人类所有人的童年,我相信这是一个有趣的开端,足可以引出任何涵盖大意义的命题,我隐约感觉到,如果通过儿童文学的写作体现人类自省的能力,某种预见性,当然还有更多的童年秘密和童年趣味,那将是多么幸运。

我写了23年,仿佛是不停地写,顺着自己的心路和理想在写,在安静的年代是这么写着,停不下来,在喧闹的时代也是这么写。有时感觉不可理喻,仿佛置身在一个舞台上,所有的布景换了又换,但是主角还是以原有的姿态坚持初衷。

我关注我的新作里是不是飘着理想的香味。

面对儿童文学创作中呈现的越来越多的消遣性,实用性、标准化,模式化的倾向,人们视线里的艺术标杆也许会有片刻的模糊,但很快就会清楚这是需要有所抗拒的,儿童文学应该更多地提供思想资源,对于生活的真相它必须要有所揭示。因为它是文学,它要以单纯有趣的文学形式回答人究竟是怎样的,回答世界是怎样的,要传递民族精神,并表达全人类的道义和人们内心最真诚的呼唤,以及生活的真相。

世界的变化令我越写越清楚地意识到,作品不能“实用主义”,太”现实”的时候会缺乏完美和前瞻,独创性开始消失,有时很聪明很取巧是值得警惕的,写好东西往往要有些“死心眼”,憋着气儿,不紧紧地跟着人走,往往倒会成气候,憋出自己独有的底蕴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能够写出好作品的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我很想做可大可小的人,从大的方面看,儿童文学作品必须提供强烈的情感资源,给孩子以心灵抚慰和情感关照,这也是衡量作家有没有才华和能量的试金石。儿童文学作品能够揭示生活的规律,尤其需要触及人类内心的强烈向往和情感张力,触及童年生活的根底,爱和感情,一旦作为展示人性的情感在作品中丰满了,自然了,独具魅力了,这作品才算是成熟的,才能深八人心。

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还应该是大人和小孩能共读的小孩读了有小孩的想法,大人读了有大人的感悟。孩子们对一个作品感兴趣的时候,首先是认为它有趣。但是小孩也有人类最早的脑筋和心思,甚至复杂。只是那是一种“微妙的复杂”,儿童文学作家的本事是能把这些羽化成妙趣。仅仅给了孩子有趣是不够的,因为支撑一个作品能够长久,能够感动人,能够给人以一种真正启发的,还是那些有趣背后的东西。就是说按照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快乐应该是很容易的,因为孩子天生是有一种乐观的东西的。如果说孩子的快乐他们的笑声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奖赏,我承认这是最高兴的事。但是,如果仅仅有笑声的话,笑声背后就是遗忘,因为他的笑声过后,必须留下东西才有意义,这个支撑就是人类的情感资源,思想资源,美感,这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很多触动,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文学理想。

作家心灵的力量,永远是文学最美丽的甘露,我期盼读者能从我的书里找到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文字,趣味和情感以及种种灿烂。

书评(媒体评论)

秦文君似乎很轻松、很自觉,也很自然地出现在儿童文学领域,她毫不勉强、一无矫情做作,依自己对孩子心灵奥秘的了解,一颗浓烈又不乏幽默的爱心,所以把握占据庞大的九十年代儿童生活资料,编织着自己的小说天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了远方的小屯/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文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823364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6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