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道(当自由遭遇传统)》由秋风所著,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关涉文化。此处所谓文化,范围较广,包括宗教或者准宗教、思想、价值、习俗、社会结构等。换言之,我所讨论的主题涵盖精神秩序与社会秩序。
书中所收录文章最早写于2004年,最晚则在2011年初,横跨七年。以前的思考,必有幼稚不周之处。但七年来,思想之总体倾向并无变化。因而,本次编定本书,原本发表于报刊的散篇短文,稍加弥封,即可整合威章。这也算是一大乐事。而这个贯穿始终的思想倾向,就是在古、今、中、西文化之间寻找中道,持守中道。
图书 | 寻找中道(当自由遭遇传统)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寻找中道(当自由遭遇传统)》由秋风所著,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关涉文化。此处所谓文化,范围较广,包括宗教或者准宗教、思想、价值、习俗、社会结构等。换言之,我所讨论的主题涵盖精神秩序与社会秩序。 书中所收录文章最早写于2004年,最晚则在2011年初,横跨七年。以前的思考,必有幼稚不周之处。但七年来,思想之总体倾向并无变化。因而,本次编定本书,原本发表于报刊的散篇短文,稍加弥封,即可整合威章。这也算是一大乐事。而这个贯穿始终的思想倾向,就是在古、今、中、西文化之间寻找中道,持守中道。 目录 序言 寻找中道 卷壹 反对启蒙主义 一、新文化运动与文化自新运动 二、反读经:启蒙的蒙昧主义 三、走出概念牢笼,温情对待传统——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四、相信习俗,就是相信社会 五、启蒙者的双重无知 六、启蒙的儿子们:从黄苗子到范跑跑 卷贰 保守之潮 七、保守主义浮出水面 八、反传统的传统已经终结? 九、2010年:孔子回来了 十、面对传统的三个知识样本 卷叁 持守中道 十一、儒家还是民族主义? 十二、从公民社会中复兴儒家 十三、儒家复兴之正道:社会儒教 十四、钱穆与张君劢先生的典范 十五、哈耶克与中国自由主义的转向——以周德伟、殷海光、林毓生为例 十六、施特劳斯的教诲:通过经典寻找正当 卷肆 重建与新生 十七、中国需要“文艺复兴”乎? 十八、中国需要精神重建 十九、中国已进入道德重建期 二十、论国民精神秩序之重建 二十一、儒家在现代社会的自我再生之路 二十二、国学建设的中道 二十三、文化传承,形式至关重要 二十四、企业家、经济增长与文化重建 结语 做儒者,过有尊严的生活 附录 访谈 一、不应盲目迷信“启蒙” 二、如何看待孔子、儒家及传统文化 三、立法企业家、信仰与制度变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寻找中道(当自由遭遇传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秋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语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4140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9 |
出版时间 | 2012-02-01 |
首版时间 | 2012-02-01 |
印刷时间 | 2012-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3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