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建筑工人,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却拿着最低最难要的工资。他们为城市的繁荣献出了青春、健康甚至生命。然而为了争取一点血汗钱,他们甚至需要爬上高楼寻求自杀以引起关注。房地产建筑行业作为拉动内需的龙头而备受瞩目,但这种经济增长背后疯狂的资本积累、对建筑从业人员的各种社会伤害却常常被忽视。建筑工,这个民工中规模最大、命运最惨的群体,吸引了本书作者潘毅教授及其团队的目光。两年来,他们深入工地、访谈工人并随工人返乡,访问了近百户建筑工家庭,获得了详细的第一手材料。《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一书是潘毅博士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来透视建筑业农民工阶层形成背后的故事。

目录

  导论:建筑工人阶级的形成

  第一章 农村改革与发展道路的重新选择

从北京到尧村

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新自由主义

中国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的困境

比较优势论

国家的退出与介入

发展的必然代价

  第二章 地产资本主导下的城市中心主义

从尧村到北京

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资本向空间转移

地产资本的兴起

城市消费主义

欲望的生产与新经济主体的打造

第三章 半无产阶级化与身份政治

半无产阶级化

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国家缺位

中国特色的“圈地”

第四章 历史转折下的建筑业分包劳动体制

工地上的劳动体制——分包劳动体制

分包体制的根源——生产决定论

社会主义时代的建筑业与建筑工人

市场化下的分包劳动体制

包工头:分包劳动体制的核心

资本弹性积累与工资拖欠之源

掩盖剩余价值与掩盖劳动关系

第五章 路在何方?——建筑工人的阶级体验和阶级情感

“劳动者创造了宫殿”

主体体验

没有尊严的生活

21世纪的“包身工”

异化体验

社会主义年代的主体感情

今天的主体情感

路在何方?

  第六章 阶级的回归:从自在走向自为的摸索

阶级分析的本土社会学意义

阶级与阶级形成概念

中国农民工的“半无产阶级化”

工人行动的政治化

在抗争中走向联合

建筑工人的阶级形成

  参考书目

  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毅//卢晖临//张慧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99346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3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