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明曙光
第二章 华夏文化
第三章 科学之春
第四章 确立体系
第五章 动荡交融
第六章 隋唐盛世
第七章 科技高峰
第八章 全面总结
第九章 西学东浙
第十章 中体西用
第十一章 近代科技
| 图书 | 中国科学技术史纲(修订版)/中国专门史文库 |
| 内容 | 目录 第一章 文明曙光 第二章 华夏文化 第三章 科学之春 第四章 确立体系 第五章 动荡交融 第六章 隋唐盛世 第七章 科技高峰 第八章 全面总结 第九章 西学东浙 第十章 中体西用 第十一章 近代科技 内容推荐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世界科学技术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曾经在古代世界大放异彩。近代的几百年,世界科技一度让西方专美于前。落后追赶之际,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提供经验,激励斗志,为奋发图强鼓气。高速发展时期,历史教训又能启发盛世危言,使人冷静理智,均衡合理发展,以造福千秋万代为念。这也是本书作者汪建平、闻人军撰写这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纲》的初衷。 从中华文明的源头起,迄民国初年止,《中国科学技术史纲》对五千年中历朝历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成就、人物、典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而详实的记载、叙述或阐释;其中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本书作者利用其在海外游学和工作的经历,在书中引入了全球化视野,使得讲述的背景中增添了古代世界各大文明科技成就交相辉映的绚烂色彩。 本书繁体字版1999年初版于台湾,此次出版简体字版,作者对全书内容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技术史纲》对五千年中历朝历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成就、人物、典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而详实的记载、叙述或阐释;其中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本书作者汪建平、闻人军利用其在海外游学和工作的经历,在书中引入了全球化视野,使得讲述的背景中增添了古代世界各大文明科技成就交相辉映的绚烂色彩。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科学技术史纲(修订版)/中国专门史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汪建平//闻人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09241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7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31 |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8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N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230 |
| 宽 | 160 |
| 高 | 2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