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管理》是一部关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集。综观论文集,是对防护林工程研究集体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凝聚与集成。为孕育和建立我国特色的防护林构建与经营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本书由姜凤岐主编。
图书 |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管理(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管理》是一部关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集。综观论文集,是对防护林工程研究集体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凝聚与集成。为孕育和建立我国特色的防护林构建与经营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本书由姜凤岐主编。 内容推荐 以综合防护林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实现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研究解决防护林/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是确保工程高效、持续、稳定的科学基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姜凤岐研究员及其研究集体,长期以来依托国家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管理》便是这些成果的凝聚和集成。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管理》涵盖林带结构测度与调控、防护林的防护成熟与持续经营、林带优化配置与营造技术、沙质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与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人工樟子松固沙林稳定性与经营基础、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与低价林(衰退林)生态学评估、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案例、工程与学科建设的探索等8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由80篇论文组成。文集可供从事生态工程领域的科研、教学、管理与生产部门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代序篇 情系绿色长城 引领防护林经营方向打造中国绿色屏障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管理》出版随想 第一部分 林带结构测度与调控研究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法测定林带疏透度 数字图像处理法确定林带疏透度随机误差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法确定林带疏透度投影误差和影缩误差研究 防护林带最适疏透度和横断面形状的探讨 杨树林带疏透度的研究及其在林带结构调控中的应用 杨树林带树木分化与分级的研究 林带疏透度模型及其应用 杨树林带生长阶段划分的研究 东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结构对林网内积雪分布格局的影响 第二部分 防护林的防护成熟与持续经营研究 农田防护林防护成熟的探讨及其应用 林带的防护成熟与更新 杨树林带木材纤维长度变化规律及其在经营中的应用 农田防护林永续利用经营模型的研究 农田防护林木材材质物理特性研究 农田防护林可持续集约经营模型的应用 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 防护林阶段定向经营研究(Ⅰ):理论基础 防护林阶段定向经营研究(Ⅱ):典型防护林种——农田防护林 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防护成熟与更新研究 林带连续性经济效益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基于林网体系尺度上的农田防护林持续经营模型Ⅰ——防护林经营(词条) 第三部分 林带优化配置与营造技术研究 对“三北”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意见 干旱地区造林适宜灌水量的探讨 抗旱保湿综合措施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应用一元线性模型理论确定立地条件主导因子 苗木含水率与生活力的关系 樟子松在农田防护林树种更替上的应用 杨、榆混交型林带生长调节试验研究 辽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杨树新无性系的引进与优选 林带空间配置与布局优化研究 农田防护林多样性结构配置方式研究 第四部分 沙质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与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研究 小叶锦鸡儿灌丛地上生物量的预测模式 沙地小叶锦鸡儿灌丛的生物量及其营养状况 乌兰敖都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生长调查 灌丛在“三北”防护林体系中的效益评价 “三北”地区天然灌丛改造利用途径的研究 乌兰敖都防护林体系的营造技术 宁蒙特大沙暴科学考察报告 浅谈沙区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观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水肥添加的响应 整治“三滥”是从源头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必由之路——以科尔沁沙地为例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 添加氮素对沙质草地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 第五部分 人工樟子松固沙林稳定性与经营基础研究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稳定性的研究 沙地樟子松林单木生长的研究 固沙林的经营基础与技术对策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规律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规律和原因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从恢复生态学视角透析防护林衰退及其防治对策——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林为例 从水量平衡角度探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合理密度 樟子松林冠截留模拟实验研究 第六部分 水土保持林综合效益评价与低价林(衰退林)生态学研究 辽西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应的研究 水土保持林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研究 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水土保持林土壤抗蚀性能评价研究 辽西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定量确定 低价林早期诊断:生态因子途径 辽西油松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研究:基于演替理论和生态系统退化程度 辽西地区油松造林的生态学思考 第七部分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案例研究 霍林河矿区沙尔呼热区林业生态工程构建及其综合效益预测 农业地区边缘地带防护林体系的研究 辽宁省朝阳地区低山丘陵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及效益研究 朝阳低山丘陵区农田防护林的调查研究 “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永续利用和更新方式的研究 辽宁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防御对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框架 沈阳城市绿化生态工程树种综合评价分级选择 农安县农田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质量评价 第八部分 工程与学科建设的探索性研究 21世纪林业生态工程研究展望 关于森林界面生态学的思考 生态价位及其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价位分级与生态系统经营对策 生态预报:生态学的一个前沿领域 防护林经营学科框架的创建 气候变化对三北防护林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三北防护林呼唤生态文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与管理(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姜凤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1726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7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0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718.5 |
丛书名 | |
印张 | 3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94 |
宽 | 223 |
高 | 3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