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中和论》编著者蒋潜。
本书从“和”的观点出发,对围棋规则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古今中国“和”的思想作一注脚。对相关的一些围棋问题,只要是我觉得有可能有新的见解,或者我有所疑问探求者,也都提出,盼有抛砖引玉之效。将这些散布在不同方面的围棋问题,调和起来,汇成一书,也可说是一种“和”吧。
图书 | 围棋中和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围棋中和论》编著者蒋潜。 本书从“和”的观点出发,对围棋规则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古今中国“和”的思想作一注脚。对相关的一些围棋问题,只要是我觉得有可能有新的见解,或者我有所疑问探求者,也都提出,盼有抛砖引玉之效。将这些散布在不同方面的围棋问题,调和起来,汇成一书,也可说是一种“和”吧。 目录 和为责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围棋十诀 中和 本书的思考方法 评判围棋规则的原则 什么是围棋 二维网格 非二维的网格 座子与模仿棋 局内与局外 棋规与棋约 变化与得失 猴子击败李昌□的概率 黑先白先 起手天元 第一类起始局面 第二类起始局面 第三类起始局面 第四类起始局面 控制局面 翻盘之术 围棋终局之难 全局气紧 第一类终局:距离产生美(小官子阶段) 第二类终局:无争(收完单官) 第三类终局:全局气紧(两溢) 第四类终局:眼棋 终局的演变 子棋 古棋规则的传播和变化 先行之利 猜先 和棋方法 计算深度 中的要谛 对和棋的限制 分析 博弈的合理正解——中和 禁全同 禁自杀 收后 多解失题 “还棋头”增加了围棋的变化 “两溢”与好战无关 棋例 应氏规则的问题 三十万手一局棋 “成都府四仙子图”着数辨 赛制的弊病 网络的棋力 用时制度 时间解 围棋规则比较 未来规则的原则 未来规则的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围棋中和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40629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其他运动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91.3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