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所著的《昼信基督夜信佛(精)》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让灵魂有路可走,有家可归,史铁生遗作,中国内地唯一授权独家出版。站在人生的此岸回望,史铁生留给世人最美的礼物。“每一个人都是被抛到这世界来的”,于困顿与残缺中,体悟生命的希望与博大。读史铁生,如同读我们自己,走失的心会安定下来。
图书 | 昼信基督夜信佛(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史铁生所著的《昼信基督夜信佛(精)》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让灵魂有路可走,有家可归,史铁生遗作,中国内地唯一授权独家出版。站在人生的此岸回望,史铁生留给世人最美的礼物。“每一个人都是被抛到这世界来的”,于困顿与残缺中,体悟生命的希望与博大。读史铁生,如同读我们自己,走失的心会安定下来。 内容推荐 史铁生所著的《昼信基督夜信佛(精)》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昼信基督夜信佛(精)》中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目录 随笔 昼信基督夜信佛 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 小说 恋人 猴群逸事 借你一次午睡 书简 给王安忆的信 给小水的三封信 孤独 恐惧 最有用的事 给王朔的信 试读章节 昼信基督夜信佛 大概是我以往文章中流露的混乱,使得常有人问我:你到底是信基督呢,还是信佛法?我说我白天信基督,夜晚信佛法。 这回答的首先一个好处是谁也不得罪。怕得罪人是我的痼疾,另方面,信徒们多也容易被得罪。当着佛门弟子赞美基督,或当着基督徒颂扬佛法,你会在双方脸上看到同样的表情:努力容忍着的不以为然。 这表情应属明显的进步,若在几十年前,信念的不同是要引发武斗与迫害的。但我不免还是小心翼翼,只怕那不以为然终于会积累到不可容忍。 怕得罪人的另一个好处,是有机会兼听博采,算得上是因祸得福。麻烦的是,人们终会看出,你哪方面的立场都不坚足。 可信仰的立场是什么呢?信仰的边界,是国族的不同?是教派的各异?还是全人类共通的理性局限,以及由之而来的终极性迷茫? 人的迷茫,根本在两件事上:一日生,或生的意义;二日死。或死的后果。倘其不错,那么依我看,基督教诲的初衷是如何面对生,而佛家智慧的侧重是怎样看待死。 这样说可有什么证据吗?为什么不是相反——佛法更重生前,基督才是寄望于死后?证据是:大凡向生的信念,绝不会告诉你苦难是可以灭尽的。为什么?很简单,现实生活的真面目谁都看得清楚。清楚什么?比如说:乐观若是一种鼓励,困苦必属常态;坚强若是一种赞誉,好运必定稀缺;如果清官总是被表彰呢,则贪腐势力必一向强大。 在我看,基督与佛法的根本不同,集中在一个“苦”字上,即对于苦难所持态度的大相径庭。前者相信苦难是生命的永恒处境,其应对所以是“救世”与“爱愿”;后者则千方百计要远离它,故而祈求着“往生”或“脱离六道轮回”。而这恰恰对应了白天与黑夜所向人们要求的不同心情。 外面的世界之可怕,连小孩子都知道。见过早晨幼儿园门前的情景吗?孩子们望园怯步,继而大放悲声;父母们则是软硬兼施,在笑容里为之哭泣。聪明些的孩子头天晚上就提前哀求了:妈妈,明天我不去幼儿园! 成年人呢,早晨一睁眼,看着那必将升起的太阳发一会儿愣,而后深明大义:如果必须加入到外面的世界中去,你就得对生命的苦难本质说是。否则呢?否则世上就有了“抑郁症”。 待到夕阳西下,幼儿园门前又是怎样的情景呢?亲人团聚,其乐陶陶,完全是一幅共享天伦的动人图画!及至黑夜降临,孩子在父母含糊其辞的许诺中睡熟;父母们呢,则是在心里一遍遍祈祷,一遍遍驱散着白天的烦恼,但求快快进入梦的黑甜之乡。倘若白天挥之不去,《格尔尼卡》式的怪兽便要来祸害你一夜的和平。 所以,基督信仰更适合于苦难充斥的白天。他从不作无苦无忧的许诺,而是要人们携手抵抗苦难,以建立起爱的天国。 譬如耶稣的上十字架,一种说法是上帝舍了亲子,替人赎罪,从而彰显了他无比的爱愿。但另一种解释更具深意:创世主的意志是谁也更改不了的,便连神子也休想走走他的后门以求取命运的优惠,于是便逼迫着我们去想,生的救路是什么和只能是什么。 爱。必是要及他的,独自不能施行。P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昼信基督夜信佛(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史铁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21220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06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17.2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4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