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与华文传媒研究丛书
内容
目录

引言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一章 海外华文文学的基本观念

 一、文学思维的四度空间

 二、知识谱系的诗学特征

 三、学科之名与学理之弦

 四、文化属性与身份认同

 五、话语形态的叙述谱系

第二章 相近或相对的关键词

 一、华文文学/华人文学

 二、留学生文学/新移民文学

 三、多元文化主义/后殖民理论

 四、第三文化空间/他者的空间

 五、流散/离散

 六、家园意识/文化回归

 七、自主性写作/唐人街情结

 八、游牧/旅行

 九、记忆/根性

 十、东方主义/西方主义

 十一、东西思维方式/东西文化差异

 十二、三个华人世界/华人文化版图

 十三、香蕉人/边缘人

 十四、生存性/精神性

 十五、地域性/世界性

 十六、全球化/本土化

第三章 异同中互动的比较诗学

 一、海外华文文学有别于中国文学的特质

 二、东南亚华文文学与澳美欧华文文学之互见

 三、域外汉字文化圈与海外华文文学之互联

 四、美国华文文学与华裔美国文学之互涉

 五、语种的华文文学与文化的华文文学之互训

 六、差异理论与华文文学研究的会通

 七、互动新景观:家园来去的“海归文学”

第四章 海外华文文学的美学形态

 一、故园记忆与乡愁美学

 二、空间位移与放逐美学

 三、精神皈依与生命美学

 四、时空穿梭与交错美学

第五章 海外华文文学的艺术方略

 一、跨界叙说

 二、母题的文本变奏

 三、字思维

 四、从妙悟到虚静

 五、经典的回声

结语 以道观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由杨匡汉、庄伟杰所著,以近百年来海外华文文学为整体观察对象,在以理性反思和诗学考辩进入华文文学的知识谱系时,超越常见的“直观与知觉”的思路,也超越目前大量相关批评中的“流散状态”,而是提取基础性、本源性、规律性的内容,以知识范型予以接近对象真相的把握。鉴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特殊性和“时空交叉”的复杂性,本书侧重于以“问题”带动研究,以“知识回环”去检视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的互训互动,进而对华文文学的主要概念、重点话语进行开放性的阐释,并在解读过程中力求呈现问题的特点与起源、发展与流变,以展示问题的生成语境和知识图景,上升至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全书既见学院专著的严谨,又有诗性智慧的灵动,极具理论创新意义,对新兴的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有垦拓性价值,也让广大读者共赏本土以外的又一道文学风景。

内容推荐
本书以近百年来海外华文文学为整体观察对象, 侧重于以“问题”带动研究, 以“知识回环”去检视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的互训互动, 进而对华文文学的主要概念、重点话语进行开放性的阐释, 并在解读过程中力求呈现问题的特点与起源、发展与流变, 以展示问题的生成语境和知识图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与华文传媒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匡汉//庄伟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11888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9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