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沉重的社会之痛(解读青少年犯罪)/奠基石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是什么导致这些花季少年成了迷途的羔羊,慢慢地滑向了犯罪的沼泽?如何挽救这些失足的孩子?

欧阳云、张红霞编著的《沉重的社会之痛:解读青少年犯罪》讲述了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动机,从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以及青少年自我心理预防四个方面,阐述了为了防止青少年违法行为的产生,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内容推荐

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重于泰山,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为此,欧阳云、张红霞编撰了《沉重的社会之痛:解读青少年犯罪》一书。《沉重的社会之痛:解读青少年犯罪》讲述了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动机,从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以及青少年自我心理预防四个方面,阐述了为了防止青少年违法行为的产生,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系统工程,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形成一道道有效的防线。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犯罪概述

 什么是法律

 法律的作用

 什么是刑法

 什么是犯罪

 青少年犯罪概念的界定和特征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

第二章 家庭预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

 家庭教育的成败关键

 家庭对青少年至关重要

 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

 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家庭根源

 重视家庭环境

 不可取的十种溺爱

 溺爱害了孩子

 重视人格魅力

 尊重真理

 学会容忍他人

 克服依赖心理

第三章 学校预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渠道

 培养学习兴趣

 同学之间应相互尊重

 避免与别人殴斗

 校园暴力的根源

 为什么同学之间不应怀有报复心

 加强自我防卫能力

 给“差生”多一点理解

第四章 社会预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环节

 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

 培养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应如何交友

 网上交友必须谨慎

 正确面对失恋

第五章 心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自我预防

 孩子,请远离毒品犯罪

 不要参与赌博

 毒品,迷人的瘾君子

 预防青少年毒品犯罪

 警惕引诱青少年的五大毒招

 青少年要文明上网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攀比的深层心理根源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

 要重视青少年的网瘾

 充分认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心理“断乳”的人生阶段

 逐渐远离依赖心理

 面对异性骚扰

 必须面对的逆反心理

 谁都会有孤独的心理

 正确面对挫折

 别让自卑压倒你

 正确排解嫉妒心理

 走出自杀心理的阴影

 社交恐惧症很正常

 学会面对青春期焦虑症

 工作初期的适应问题

 青少年的心身自我保健方法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青少年犯罪概述

什么是法律

1.什么是法?

法,也称法律(就广义而言),是由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宪法、法律(就狭义而言)、法令、行政法规、条例、规章、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法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它以规定人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其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是阶级社会中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也会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消亡而自行消亡。

古代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和法的产生是同时进行的,法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据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解释:“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法,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从水,取其平,即法平如水,也就是公平的意思。在西方不少民族的语言中,“法”的词义,也都兼有“公平”“正义”的含义。然而,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公平、正义观,法所体现的只能是不同统治阶级的公平、正义观。社会主义的法,是从具有阶级陛的社会规范向反映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意志、维护全社会共同利益的社会规范过渡的法。它除了具有调整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关系的功能外,还对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什么是法的体系?

法的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有其一定的体系,它归根结底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在统一的法的体系中,各种法律规范,因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法的部门,如宪法、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经济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等等。在各个法的部门内部或几个法的部门之间,又包括各种法律制度,如所有权制度、合同制度、公开审理制度、辩护制度等。制度与制度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既存在差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形成了一个内在一致的统一整体。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已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且日趋完善。我国的法律部门大致有: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婚姻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组织法等。

3.什么是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讨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解释和评价,人们的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它同人们的世界观和伦理道德观等有密切联系。不同阶级的法律意识各不相同。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法律制度,保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法规等,都是在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指导下确立和制定的。

无产阶级的法律意识是无产阶级意识的组成部分。在夺取政权以前,无产阶级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是反对和废除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

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无产阶级法律意识上升到统治地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它成为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容是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的法的体系,制定社会主义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4.什么是法制?

“法制”这个词,在古今中外的用法不尽一致,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泛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法律包括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出现的成文法和经国家机关认可的不成文法;制度指依法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制度。二是特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这种意义上的法律与民主政治联系密切: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依法办事,以确立一种正常的法律秩序的国家,才是真正的法制国家。第二种意义上的法制,与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法治”的内涵是一致的。

我国古书中有“法制”一词,但我国古代的所谓“法制”,虽然与依法治理联系在一起,但还不是与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的法制,说到底还只是一种“王制”。

资本主义法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所确立的依法治理的统治方式,它确认和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巩固了同封建制斗争的成果。然而,从本质上来说,资本主义法制是保证资产阶级民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对劳动人民实行剥削和压迫的合法手段,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P1-3

序言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富有激情的岁月,古语有云“人不轻狂枉少年”,年少的日子总会伴随着叛逆和迷惘。但这叛逆和迷惘背后也隐藏着犯罪的因子,于是有了像《在路上》和《麦田守望者》那样“垮掉的一代”,最为著名的即是美国上世纪60年代轰动一时的嬉皮士运动。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也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命题。在我国当前社会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0名罪犯中就有约10名是14~18岁的未成年人,这显然说明青少年犯罪已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人数逐年上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仍将呈高发态势,诱发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大量存在。

是什么导致这些花季少年成了迷途的羔羊,慢慢地滑向了犯罪的沼泽?如何挽救这些失足的孩子?这已成为全社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青少年犯罪是孩子本身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除了青少年自身法律意识淡漠之外,不良的成长环境,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家庭的溺爱、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流毒的侵害,使这些花季少年成为了陨落的晨星。应该如何拯救这些被暴力玷污的花季少年?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我们最不愿看到,却又无珐回避的社会现实。它不仅直接危害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还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更影响国家的未来。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重于泰山,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为此,我们组织专家学者编撰了《沉重的社会之痛:解读青少年犯罪》一书。本书讲述了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动机,从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以及青少年自我心理预防四个方面,阐述了为了防止青少年违法行为的产生,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系统工程,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形成一道道有效的防线。

但愿每个青少年朋友在花季年龄,都能够如鲜花一样盛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沉重的社会之痛(解读青少年犯罪)/奠基石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欧阳云//张红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825291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29
16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