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契约
内容
编辑推荐

心智是一台机器,灵魂则为这台机器提供燃料。用的燃料越少,机器运作的效率就越低下。

如果灵魂替心智加足能量,你就会动力十足,你就能创造奇迹。

王彦博的这本《心灵契约》是一本为灵魂提供燃料的书!

本书将与你分享,如何更好地磨练你的心智,从优秀走向卓越。本书各个阶段正是为了能够启发读者更好的善待人生,领悟人生的智慧、哲理、处理好人生在职场中不同的阶段,各自有其对应的幸福准则和成功模式。

内容推荐

这份心灵契约,首先不是同其他任何人或组织签订的,而是同你自身签订的一份契约。以职场发展的四个阶段为例:学习探索期——对自己负责。探索期阶段,王彦博的这本《心灵契约》将和你一同分享,如何在这一阶段修炼基本工作方法,帮助你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收获成长的喜悦;经验积累期——对工作负责。进入积累期,本书将告诉你这一阶段的修炼秘诀,即如何做到熟能生巧,不断积累你的“厚度”,使你顺利晋级优秀员工的行列;职场跃升期——对团队负责。跃升期阶段,本书与你分享在修炼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时,如何修炼团队管理技能和方法,与你的团队实现共赢;成熟发展期——对企业负责。成熟发展期,职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你不仅需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更需要对企业,以至于社会负责。本书将与你分享,如何更好地磨练你的心智,从优秀走向卓越。《心灵契约》各个阶段正是为了能够启发读者更好的善待人生,领悟人生的智慧、哲理、处理好人生在职场中不同的阶段,各自有其对应的幸福准则和成功模式,希望你细细品味,让心灵激发出来的力量引领你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与心灵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这样才能更准确的领悟人生,把握人生,从而使自己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目录

序/001

第一章 学习探索期:寻找面包上的幸福酱

 职业规划:适合的,就是好的/02

高薪≠高兴/002

干掉问题/004

别让“专业”成为挡路石/007

好公司还是好上司?如何抉择?/010

没有100%适合你的工作/012

从一技之长到三头六臂/014

 学习地带:收获一个充实的你/017

不要怠慢自己的智慧/017

阅读,开启黄金屋之匙/019

成功可以复制/021

学会倾听和给予/023

推荐书目<不抱怨的世界》/025

 工作方法:将心比薪/026

帮助你的上司/026

沟通——构建信赖的桥梁/029

避免成为才华横溢的失败者/031

做情绪的主人/033

兔子打败狼/035

马力全开/038

 盘点收获:成长的喜悦/040

第二章 经验积累期:找对池塘

 职业规划:还想要更多/044

这不能令我满足/044

机会是有成本的/046

选对池塘钓大鱼/048

轻松做选择/050

 学习地带:做一个专业人士/052

够专业,才有职业/052

培养专业精神/054

左手专业右手热情/056

推荐书目《致加西亚的信》/059

 工作方法:积累你的厚度/060

瞽惕“职场安乐死”/060

学费不能白交/062

和“穷忙”说再见/065

坚持正确/067

享受变化/068

 盘点收获:走向成熟/071

第三章 职场跃升期:众志成城

 职业规划:你是团队的核心/074

成为团队的领头雁/074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领导者/076

成为最有魅力的上司/080

 学习地带:当好团队的舵手/082

群策群力要先行/082

目标管理不可少/085

尊重是一种高度/088

信任是一种契约/091

推荐书目《管理成就生活》/093

 工作方法:合作才能共赢/094

制度让魔鬼变成天使/094

KP1让天使更美丽/097

团队合作才给力/101

完善沟通更高效/104

越级是禁忌,需学会授权/106

薪水并非万能,要懂得激励/109

发挥文化的力量/113

打造学习型团队/115

不需要请你的下属吃饭/1 18

 盘点收获:我能为他人做点什么/120

第四章 成熟发展期:从优秀到卓越

 职业规划:追求新高度/124

下一座山峰/124

严于律己/125

将心注入/127

大胸怀,大境界/129

 学习地带:卓越者赢/132

创造性地工作/132

集中精力做对的事/135

人人都是CEO/138

坚定催生卓越/140

推荐书目《活法》/142

 工作方法:让人生更精彩/143

谦逊是永恒的美德/143

真诚无价/145

超越自我/148

做个有“心”人/151

欣赏生命的美好/154

 盘点收获:你,幸福了吗?/156

后记 履行生命契约

 灾难,接踵而至/159

 我会带着使命感前去/161

 现实中的超级英雄/163

 以命践约/164

 刹那永恒/166

试读章节

好公司还是好上司?如何抉择?

职场新人经常会遇到以下两种困境:

第一种困境是,进入一家所谓的好公司,企业品牌有知名度,人才培养和内部晋升机制完善,工作环境好,同事素质高,你能够依靠自己的出色表现获得晋升。然而你的上司却让你很不满意,他没有给你足够的指导和支持,让你走了许多弯路,或者他的性格和工作方法与你大相径庭,你不得不配合他,这让你十分痛苦,更悲剧的是,他没有认识到你的才能……

第二种困境是,你进入的是一家中小型民企,企业制度不规范。幸运的是,你遇到了一个好上司,他信任你,给你广阔的舞台和充足的资源,让你得以顺利展开工作。你一方面有感于上司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又由于企业发展前景的不够明晰,薪资水平的不具竞争力,晋升制度的不完善,犹豫着要不要继续留在这家公司……

一家好的公司是员工发展的重要平台,员工在这个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与公司休戚与共。优秀公司的员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海尔人、松下人、微软人……这些名字意味着,他们是某个组织的一分子,认同该组织的文化和发展目标,承担着作为组织一分子的义务,当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他们团结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贡献心力,而公司也为他们的付出提供丰厚的酬劳作为回报。

一个好的上司是良师益友,在工作上给你支持和帮助。上司是你最直接的学习榜样,而一个出色的上司更懂得教导你,启发你的才能。你的上司还是你大部分资源和人脉的来源。一旦他肯定你的能力,他会给予你一部分资源和权利来完成他所制定的任务。你的工作经验便由此积累,他可能对你要求十分严格,但那又如何,严师出高徒,如果你的上司对你要求宽松,那他只是一个“好说话”的上司,而不是一个“好上司”。

当然,有一家好公司作为平台的同时,有一个好上司共事是最理想的状态,也许现实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但是请记住,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以下是你在职场最有可能遇到的三种情况,无论哪一种,你都得面对它,并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第一种:好公司,能力很强但脾气很坏的上司。

许多情况下,作为下属的你发现顶头上司并不好相处,譬如性格火暴,不体恤下属等等,那么,你为了获得他最大的支持,就必须掌握“与上司相处”的艺术。

你应该思考,他的工作方法有什么好处,弊端在哪里。相信每一种工作方法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而你不同的性格和工作方式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你上司的不足。

如果你发现上司给你的指导和支持不够多,找一找原因,最大的可能是他很忙。优秀的管理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事风格,他们对事不对人,与这类上司相处的诀窍是经常与其沟通,主动寻求帮助。

当你做到了这两点以后,你就会像管理下属一般管理好你的上司。而你的成绩和体贴,他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第二种:好公司,坏上司。

行走于职场,不排除会遇到你和你的上司不合拍的情况。假设这个上司的目中无人和以自我为中心真的无药可救了,你也要相信,好公司完善的内部管理层监督和权力制衡机制会给你的工作以一个公正的评价。即使因为上司的原因,你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在好公司的这段工作经历依然是你跳槽的资本。

第三种:好上司,坏公司。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一个好的上司能够指引你的职业生涯,使你免去漫漫长路的上下求索,迅速发展。他的支持也给予你广阔的舞台和充足的资源。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充实自己。

在晋升制度规范的企业,上司的认可就意味着职位的提升。然而,由于你所在的公司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的不完善,你可能得到了“重用”,却无法晋升或加薪。这时,你就不得不考虑和上司谈判,或者跳槽了。但不管怎样,在此之前,你已百炼成钢,有足够的能力独当一面了,这些都是你简历上的亮点。

总之,不管是遇到好公司还是好上司,都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I中的幸事,告诉自己,当_切改变时,改变一切,则任何境遇你都能轻松驾驭,让现状永远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没有100%适合你的工作

身在职场的人们,时常会被一种负面情感所困扰:工作要么单调无趣令人厌烦,要么繁忙紧迫给人压力。

你焦虑、抑郁而且烦恼,你越陷越深、无法自拔,一旦其他工作机会摆在眼前,“跳槽”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你试图对它视而不见,它反而在你心中无限扩大……

试着用我们干掉问题的方法来干掉这种躁动。

首先,正视问题。“我现在烦躁不堪,但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遇见同样的问题。”

其次,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

(1)我为什么会躁动?我考虑的因素与行业前景、薪资水平、工作环境、个人兴趣、职业规划、社会地位等有关吗?

(2)这些因素的现实状况是否与我的理想状况不符?这种现实状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矛盾真的不可调和吗?我是否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3)假设这种矛盾无法解决;那么,跳槽能否改善现状呢?

当你列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倘若你仅仅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没有尝试去解决它便在一气之下辞了职,甚至没有物色好下一份工作,那么,你的这种行为只是逃避,而不能称为“跳槽”。 你的逃避将为你带来更多问题,辞职以后,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如何支付你的各种账单?更严重的是,辞职后突然多出许多空余时间,无所事事,你的生活会失去重心,生活和时间对于你的意义瞬间趋近于零,仿佛失去了来自外部的重力,由内而外的压力开始膨胀。离开工作后,你发现,没有人给你压力了,无压却变成了最大的压力,腐蚀着你的身体和心灵。P10-13

序言

由于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我对于跳槽现象已是司空见惯,甚至可以说,我的工作就是协助企业解决经由“跳槽”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所引发_的各种管理瓶颈。所以,无须奇怪我对于此类现象的看法会有些“不从众”。

在我看来,跳槽是职场中的一种常态,能力出色者往上走,能力稍逊者维持现状或向下跌落,无他,职场即战场,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在其中打拼。因而,对于职场中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我选择做一名冷静的看客,在必要的时候,则变身为一名裁判。

但是坚持“旁观原则”的我被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六连跳”事件所触动。

一个职场新人,在大学毕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跳槽六次,他在天涯社区上发了一个帖子,“晒”出自己凌乱的跳槽经历,同时不忘抨击那些待他“苛刻”的上司。他的帖子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许多网友的共鸣,网友们对他的经历感同身受,纷纷跟帖表示支持。各大网站和职场论坛也都转载了他的帖子。东方卫视甚至还专门以此为题制作了一期节目,采访了他本人和他曾经任职过的公司、共事过的同事。一时间,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跳槽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甚是热闹。

我奇怪的不是这个年轻人多姿多彩的跳槽经历,而是作为看客的大多数人所持有的态度以及背后反映出来的心态。该事件折射出一个事实:浮躁正日益成为职场中的一股歪风邪气,且愈演愈烈。我为此深感忧虑。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指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不安分的时代,物质富足,人心却不知足。本来只要有干劲,就可以实现任何梦想,获得任何东西,但是社会上却弥漫着颓废、悲观的氛围。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也没有能称之为“理念”或“思想”的生活梦想,于是人生就像是在沙滩上建房、在急流中打桩一样徒劳无功。

那位一年之内六次跳槽的年轻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据说他正在准备第七次跳槽,而且离职的理由和前六次大同小异:工资低,工作量大,上司苛刻。倘若他第一次辞职列出这些理由尚可,但连续七次因为同样的理由碰壁,那他就应该先从自身寻找原因。

职场是一个大熔炉,每一个进入的新人都必须经历一段难忘而艰辛的历练,而这个年轻人却妄图跳过这一阶段。试想,一个连根基都没打牢固的人,又怎么能奢求他往后好好磨炼自己,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

我非常赞同稻盛和夫关于人生意义的阐述,他说:“人类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疑问,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境,修炼灵魂。”职场同样是一个灵魂的修炼场,我们每个人活着的意义都能从中获得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人们熟谙的各种宗教教义中,修炼是一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功课,教徒的吃、住、行,无一不是提升其精神境界的一种修炼。其实身在职场的我们,何尝不是日日在修炼呢?佛教修炼是为了“出世”,儒教是为了“入世”,道教是为了“无为”。我们修炼的目的不是这其中的任何一种,却要涵盖每一种:我们既要有“出世”的精神,又要有“入世”的心怀,同时在付出努力后,还要懂得顺其自然,保持一种“无为”的心态。

我始终相信,人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收获过程,每一个人都应在不同阶段收获不同滋味的甘美果实,但前提是,你必须在每一个阶段做好你自己。

对于职场中的你而言,则需要从一开始就与你的工作签下一份“心灵契约”,你要告诉自己:工作不仅仅是我谋生的手段,它还是我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

我也是从职员开始,一步一步做到了“老板”,所以我深深知道,工作不顺的时候,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和你作对,什么都让你感到焦躁,你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此时能引领你走出“混沌”、重见光明的只有你自己,更确切地说,是你当初签下的那份“心灵契约”。

当我还是一名职员的时候,我就经常告诉自己,我要学着从工作中收获心灵愉悦。后来我有了自己的企业,我告诉我的员工:与你的工作订立契约吧,并试着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感到幸福。

现在,基于这次“六连跳”事件,我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我在工作中积累的职场经验和工作心法。我希望这些文字能发出微弱之光,照亮那些在职场中努力修炼、力争上游的新人的奋斗之路。

我更希望,亲爱的读者,你们也能从自己目前的工作中,找寻到使自己幸福的源泉。

在本书中,我把职场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学习探索期——对自己负责

在探索期,作为新人的你初涉职场,你首先是对自己负责,你要告诉自己:工作不仅仅是我谋生的手段,它还是我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本书将和你一同分享这一阶段基本工作方法的修炼秘诀,帮助你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收获成长的喜悦。

经验积累期——对工作负责

进入积累期,你从新人成长为“老手”,开始迅速提高专业水平,走向成熟。这一阶段的你,更需要对工作负责,成为一位专业人士,卓越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进而从工作中收获丰硕的果实。本书将传授你这一阶段的修炼秘诀,即如何做到熟能生巧,不断加深你的“厚度”,使你顺利跻身于优秀员工的行列。

职场跃升期——对团队负责

到了跃升期,你已经晋升为优秀的职场达人,并且开始承担更多——成为团队领导人。这个阶段,你不仅仅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还需要对每一个团队成员负责。你开始学会与每一个团队成员定下心灵契约,将每一个人融入团队这个伟大的集体。本书在与你分享自身管理修炼心法的同时,还提供如何加强团队管理帮助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赢修炼秘笈。

成熟发展期——对企业负责

当你进入成熟发展期,职业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你不仅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更需要对企业甚至社会负责。本书将与你分享,如何更好地磨炼自己的心智,从优秀走向卓越。

针对每个发展阶段,本书精心梳理出与之相对应的幸福准则和成功模式,相信细心的你定能从中有所领悟,获得激发心灵潜力的力量,引领你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从而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最后,本书能够和读者见面,我首先要感谢蓝海集团的每一位成员,在撰稿的过程中,是这些最可敬的人,从工作上支持我,在心灵上鼓励我,没有他们,很难想像我能够在每一个深夜静心面对电脑,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撰写工作。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先生、家人和朋友们,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没有你们,也不会有我今天的成就。我还要感谢汇聚经管的朋友们,正是有他们的辛勤工作,才使得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王彦博

2011年4月26日

后记

朋友问我,去看樱花吗?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是啊,又到了樱花灿烂开放与凋谢的季节。

听说每年去日本看樱花的人特别多,樱花以一种特别的内涵吸引着人们,不是它开放的灿烂,更是它充满诗意的凋落,这总让人联想起在人类与各种灾难频繁的斗争中,众多美好生命的逝去,令人叹惋。更可叹的是,自然仿佛总是那么无情,丝毫不曾因为生命的毁灭而减轻一点灾难的残酷。于它,生灵们长长短短的一生不过是倏忽即逝的一瞬,就像樱花的绽放和凋零在我们眼里也是如此短暂的一瞬。

然而,在我们的短暂一生中,总有一些生命的逝去让我们感动,就像以凋落演绎极致之美感的樱花,就像是那些用生命来诠释一种价值追求的人们——如果问我,什么人曾经感动我,我会想到很多人。但此刻,我想起的是一群勇士,他们被称为“死士”,因为他们为了坚守的岗位、为了承担的责任,甘愿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日本大地震之后的核泄漏事件中,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人性的光辉,他们用生命践行了职业精神中的最高境界——心灵契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福岛五十死士”。

灾难,接踵而至

有时候我会想,2011年3月11日那天中午一点多的时候我在做什么,我曾拿这个问题去问身边的一些朋友,但是很多人都想不起来了。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时间段太普通,我们或许正埋头于一堆枯燥的文件,或许在盯着窗外的风景想着生活、工作中那些琐碎而平凡的事情,总之,我们在经历着平凡生活中平凡的一段时光。

但是,这天中午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来说却是极其特别的,事后的报道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了一次地震。

经历了许多次地震的日本人一开始时并没有特别的意外,地震对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有些人甚至都没有在地震时停下手中的电脑游戏。但是让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强烈地震。

从电视画面上,我看到地震引发的海上那骇人的漩涡与巨浪,据报道,日本诸岛在这次地震以及随后的海啸中损失惨重,到处可见灾害肆虐后的一片狼藉,大面积供电与通讯中断,多处燃气泄漏起火,东京电视塔倾斜了。

日本气象厅先将震级定为7.9级,很快调整为8.8级,紧接着又做出调整,最后确定此次地震为里氏9.0级。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是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 然而,令忙于灾后救援的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更为严重的危机接踵而至。而且,就像有些哲人所说,最沉重的灾难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人本身。

原子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掌握的最大的能量,它既让人们看到了大量廉价清洁能源的前景,也让人类一直笼罩在自我毁灭的阴云之下。就像神话中的潘多拉魔盒,灾难总是与希望并存。人们欣慰于核武器得到了严格的控制,原子能通过核电站的建造得到了和平的利用,然而,却也时刻担忧着它会不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演变成巨大的灾难。当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震后的日本时,很多人更关心日本所建造的全亚洲最大的核电站的安全。地震刚发生后不久,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日本核电设施目前状况良好,没有发生任何核泄漏。”

也许菅直人并非有意欺骗民众,他所得到的信息可能就是“核电站状况一切良好”;也许他急需能够安定民心的信息,来驱散大家心头不安的阴云,以至于来不及检验信息的真伪。又或者他已经得知了核电站泄露的消息,但他希望在消息扩散之前先将核电站的问题处理,而不是贸然地发布令人沮丧的消息,让日本民众因地震而变得脆弱的心灵再遭受一次致命打击。

这些可能性我们无从验证,我们只知道接下来难以掩盖的灾难事实接连发生。  2011年3月12日15:40分,福岛第一核电站传来爆炸声,一名工作人员在爆炸中受伤。纸终究还是包不住火。随即,日本时事社援引东京电力公司的消息说,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被爆炸散播到了大气中,周围的几十公里地区都笼罩在了核辐射的阴影之下。

此时,对公众已经不能有所隐瞒,日本当局立即向核电站附近的居民发出“迅速撤离”的通告。当局要求居民在在撤离的过程中“不要吃喝任何东西”、“尽量不要让皮肤暴露在外”,“到安全场地后更换衣物”,如不能马上疏散,一定要注意“关闭门窗、关闭空调”。紧张的氛围仿佛战争即将来临。

但事态还在进一步恶化,13日下午五点多,福岛核电站三号机组冷却系统突然失灵,反应堆的温度急剧升高,有可能又发生一次危险的爆炸。晚上九点,日本政府正式宣布福岛核电站进入“紧急状态”。但这也于事无补,14日上午十一点,人们看到的,是福岛核电站三号机组的爆炸烟云。

然后,二号机失控,随后爆炸;没过多长时间,四号机起火……

15日中午,菅直人身着浅蓝色的工作服,表情沉重而又无可奈何地召开记者发表告国民书,核电站周围二十至三十公里范围内的居民,都要准备撤离。

灾难的阴云却扩散得更快,东京地区检测到放射性含量超出正常值20倍。笼罩在核辐射阴云下的,已经是整个日本。

……

刹那永恒

人们常用“昙花一现”来形容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与昙花相比,人的一生堪称长久,但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相比,亦不及沧海一粟。而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对于地球的演化过程来说,也不过弹指一挥间。

宇宙的每个一瞬间,成千上万颗恒星诞生或熄灭了,人生的几十年,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但这看似短暂的人生却是我们的一切,我们在其中或喜或悲地生活着,留下读不完的记忆、感动、欢笑和泪水。而这些沉甸甸的内容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与他人发生着碰撞与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有着共同的追求。当这种追求赋予了人生足够的意义时,我们就能够安然于人生的短暂,甚至生命的逝去。因为,这些共同的追求使得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再因为生命的易逝而消散,进而超越流逝的岁月,融入整个人类的追求与传承。

所以每个希望自己生命有意义的人都会思考,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追求什么?如果始终是外在的名或利,恐怕始终无法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满意。叔本华曾说过,追求这种外在享受的人,在得不到时会感到痛苦,在得到了之后就会很快感到空虚,人生就在不断的痛苦与空虚之间摇摆不定。

有很多人追求“成功”,但怎样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呢?显然,过上别人羡慕的生活是一种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小成功。放眼世界,诸多有着卓越成就的人,从来都不是想着去追求别人羡慕的眼光,而是在追求自己心中的渴望。就像那些一生攀爬的登山爱好者,在他人看来,风餐露宿,踏冰卧雪,甚至还要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可羡慕的?然而他们却充满激情地向一座又一座的高山进发,享受着他们的攀登,因为当.那些山最终匍匐在他们脚下时,也就装进了他们的心灵里。

也有很多人追求“快乐”,但真正的快乐永远不在于物质的享受而在于心灵的愉悦,这是人们通常容易忽视的。比如说,对于身体的旅行所带来的欢乐,我们会因为那些金钱上的花费而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但心灵的旅行就隐蔽得多,欣赏一些美好的东西,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这些都是心灵的旅行,它们没有明确的花费,却能够带来相同甚至更多的欢乐。

可见,人生有很多追求,但是有一种应成为我们的终极目标,那就是追求“精神的安宁”,在希腊哲学中,这个终极目标的名字叫做“幸福”。我们会在这种追求中获得充实的收获,这种收获不是来源于任何世俗的约定或者合同,而是源于心灵深处的契约。履行契约的人最终会收获人生的完整与意义,即便这要付出一生的时间,乃至生命。

福岛的勇士们用生命来践行了他们心中的契约,他们的人生会在坚守使命的光辉中结束,他们生命的意义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与感动中。

就像一名死士的女儿说的,“听到他要去,我的眼泪忍不住地落下来,但是,我从来没为他这样骄傲过。”只要人类存在,这种感动和骄傲就不会消失,因为每个人心底都会有这样的心灵契约,这种共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代代传递的感动,使得短暂的人生能够汇聚成为人类的文明。

生命总是短暂的,但人性的光辉永存。对于践行的心灵契约,即便是刹那,也足以成为永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契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彦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73844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4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2-49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