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恩永所著的《科里奥利讲的大气现象的故事》里,作者讲解了大气现象方面的知识。大气现象中隐藏着许多等待我们去破解的课题。极光是美丽的,但青少年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极光的赞叹,还要动脑筋想一想极光产生的原因和为什么只有极地一带才能看到极光的问题。本书将通过对大气现象的理解和运用过程,培育青少年的“想象的力量”。
图书 | 科里奥利讲的大气现象的故事/科学家讲的科学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宋恩永所著的《科里奥利讲的大气现象的故事》里,作者讲解了大气现象方面的知识。大气现象中隐藏着许多等待我们去破解的课题。极光是美丽的,但青少年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极光的赞叹,还要动脑筋想一想极光产生的原因和为什么只有极地一带才能看到极光的问题。本书将通过对大气现象的理解和运用过程,培育青少年的“想象的力量”。 内容推荐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估计好多小朋友喜欢漫天飞舞的雪花,你看,那洁白如玉的雪花,是从天而降的小天使,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它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多么美丽啊!不愧是天气的杰作!有了雪,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小朋友们肯定会玩得很尽兴!可是,不知何时,我们的冬天,雪花越来越少了,因为全球气候在变暖,在短短的几个月问海水温度上升了好几度呢!为什么会这样呀?要想了解这背后的秘密,我们还是跟着宋恩永所著的《科里奥利讲的大气现象的故事》中伟大的法国科学家科里奥利来研究和天气有关的重大问题吧!让我们跟着《科里奥利讲的大气现象的故事》中的科里奥利一起走进“大气现象”的科学世界! 目录 第一课 地球大气与极光 第二课 大气循环与地球的偏向力 第三课 臭氧与温室效应 第四课 关于大气污染的几个问题 第五课 关于降雨的几个问题 第六课 台风 第七课 关于降雪的几个问题 第八课 厄尔尼诺与异常气候 第九课 关于大气安定的几个问题 第十课 关于天气预报的几个问题 附录 科学家简介 科学年代表 核心内容测试 现代科学辞典 试读章节 以讲解地球大气的知识为主题,科里奥利开始了他的第一课。 大气与大气层 宇宙空间有很多天体。其中有些天体上有气体,有些天体上则没有气体。比如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拥有非常丰富的气体,可作为地球卫星的月球上却几乎没有气体。我们把这种包围着天体的气体叫做大气。因此,我们说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而我们生活的地球却拥有非常丰富的大气。 好了,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上的大气。 我们把地球拥有的大气叫做地球大气,通常简称为大气,那么包住地球表面的大气也就统称为大气层。离地面约1000千米(km)以内的高空就是大气层的分布范围。 分布在如此高层空间的大气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形成大气的代表性元素及其分布比率如下: 此外还分布着微量的氦(He)、氪(Kr)、氙(Xe)、氡(Rn)等元素。地球大气的99%集中在离地面30km的高空范围内。 大气层的结构 在地球上空,高度不同,气温也不同,也就是说,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了一定的高度,气温就变得低了一些,又到了一定的高度气温就重新回升,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气温又回落。根据这种垂直方向的气温分布,地球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等。我们经常说的大气层实际上指的就是对流层,因为地球大气的75%都集中在对流层里。 在对流层里每上升1km,气温就要下降6.5℃,所以这里是越往上,空气就越冷,或者说上部的空气比下部的还要冷。下部的空气因受热变轻而向上升,而上部的空气却因又冷又重总想向下沉降,于是上部的空气和下部的空气经常交换位置,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大气对流的现象。正是有了这种冷空气和暖空气的对流,地球上才会产生降雨、降雪等大气现象。“对流层”的名字也是这么来的。 虽然随着地域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但平均而言,从陆地表面到12km的高空范围规定为对流层。极地和赤道一带有所不同,极地以10km高空为限,赤道一带以15km高空为限规定为对流层。 对流层的上部就是平流层。即从对流层开始到50km高空的范围是平流层,其中从25km高处开始是广阔的臭氧层带。臭氧层是我们地球的保护层,它在离我们50km远的高度上大量吸收对我们身体有害的紫外线。 紫外线大多在臭氧层的上部被吸收,越往下,紫外线的吸收量就越少。这说明在臭氧层里,上部的温度比下部的温度要高。 温度低空气就变冷变重,往下沉降,而在平流层里的空气本来就是冷空气在下暖空气在上,因此这里不会发生空气的对流现象。 平流层上面是中间层,分布在约50~80km的高空范围内。这里也跟对流层一样,越往上走,气温就越下降,而这里气温下降的幅度非常大,在整个大气层里是气温最低的地方。由于下部的空气热,上部的空气冷,因此这里也发生对流现象。可是由于这个地方的水蒸气极其稀少,不易出现降雨、降雪等大气现象。 过了中间层就是大气层最上面的空间暖层。暖层分布在离地球表面约1000km的高空范围内,也像平流层那样,高度越高,温度也就越高。这里几乎没有空气,因此别说是对流现象,就是气象变化也几乎等于零。 P3-8 序言 让我们跟着科里奥利一起走进“大气现象”的科学世界 听人说世上有两种类型的天才。 一种是具有奇思异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天才。由于他们的独创能力特别强,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根本无法和他们相比。另一种是只要孜孜不倦地努力,像我们普通人也都能当上的天才。 第一种类型的代表人物是爱因斯坦。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是千百年难得一遇、具有天才头脑的人物,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任何一个伟人都无法比拟的巨大贡献。他为人类的文明开启了革命性的新时代,而经过努力而成为天才的人们也紧跟其后,为人类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这些天才们区别于普通人的地方就是他们特有的“光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他们的这种“光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正是来自“想象的力量”。人类之所以创造和发展了今天的灿烂文化,全靠人类特有的“想象的力量”。而这一点恰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点。可以说人类所拥有的“想象的力量”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优点,怎么称赞都不过分。 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我们的青少年朋友培育和发扬人类这一伟大的优点。在这本书里,我想给大家讲一讲大气现象方面的知识。大气现象中隐藏着许多等待我们去破解的课题。极光是美丽的,但我们不要仅仅局限于对极光的赞叹,还要动脑筋想一想极光产生的原因和为什么只有极地一带才能看到极光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对大气现象的理解和运用过程,培育我们的“想象的力量”。 与读者朋友们的期望相比,我总觉得自己欠了大家很多。为此,我谨把这本书献给我的读者朋友们,并和你们一起分享这本书面世的喜悦。 宋恩永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套优秀的科普读物,对培养中小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科学真理,能起到引领的作用。 ——王乃彦(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 对于中小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这套书具有启发意义,而且深入浅出。这套书的写法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对我国的科学推广有现实意义。 ——肖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药用植物学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科里奥利讲的大气现象的故事/科学家讲的科学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宋恩永 |
译者 | 吴荣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5537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31 |
宽 | 172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23-2010-074 |
版权提供者 | JAEUM&MOEUM Co.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