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戏剧论丛(6)》为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之第六辑,共35万字,包括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的学者独立完成或与外单位学者合作完成的一系列研究戏剧、电影、电视的学术著作。收录二十四篇关于戏剧、电影、电视方面的学术论文。
图书 | 南大戏剧论丛(6)/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南大戏剧论丛(6)》为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之第六辑,共35万字,包括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的学者独立完成或与外单位学者合作完成的一系列研究戏剧、电影、电视的学术著作。收录二十四篇关于戏剧、电影、电视方面的学术论文。 目录 论六十年代“反修防修”文学 “现代戏曲”的三种美学趋向 三起三落的新中国戏剧——剧本出版五十年研究 论戏剧不可或缺的个人性、精神性和悲剧性与喜剧性——以京剧《廉吏于成龙》的平庸为例 依然是一座峰巅——再论现代京剧《曹操与杨修》 略论话剧研究中的民族化预设问题 现代传媒与话剧文体的发生 戏剧的“人学”转向与深化——论新时期现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 布莱希特在中国的影响与误读 元代杂剧在昆曲中的流存 南戏文本形态的特征及其演变 论臧懋循《元曲选》对元剧脚色之编改 天一阁蓝格抄本《录鬼簿》及续编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大辂椎轮,创始不易——中国近代学术的转型与王国维的戏曲研究 “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京剧班社财务特征初探 《西儒耳目资》中的声调符号与昆曲字腔 论昆曲曲牌在流传中的舛误——以《长生殿·惊变》[石榴花]为例 视觉感动的镜像表现——论电影艺术理论的重构 “目击”与纪录片的本性 时代的声音与女性的声音——论黄蜀芹导演的“女性题材”电影 不“可见的历史”与不“可见的人——中国当代电影的历史叙事与历史人物形象片论 电影互文性:以武侠电影为例 不可能的自由选择——存在主义哲学视角下的萨特戏剧《死无葬身之地》解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南大戏剧论丛(6)/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7800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0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3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